不同尋常的“空中畢業季”|以中國美院為例,看看今年的藝術畢業生在忙些啥?

不同尋常的“空中畢業季”|以中國美院為例,看看今年的藝術畢業生在忙些啥?

記者 孫樂怡


據統計,2020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將達到874萬人,同比增加40萬。工作不好找,學校回不去,畢業被推遲,這是今年應屆畢業生會遇到的三大難題。今年的畢業生們究竟難在哪裡?疫情當下的2020畢業季,中國美術學院的師生們又是如何積極應對的呢?

不同尋常的“空中畢業季”|以中國美院為例,看看今年的藝術畢業生在忙些啥?

中國美術學院自2月17日開始網上教學,以四級教學組織構架統籌整體教學,各學院實行每日一報、每週小結,學校也及時掌握教學動態,每週召開教學總結,重點談問題與舉措,及時調整教學方案、分享教學經驗。尤其對於即將畢業的學生,學校根據專業特色,發揮導師制、工作室制等小班化優勢,對畢業論文、畢業創作、就業、時事形式等展開線上教學,強調一對一指導、點對點解決問題。同時,學校還針對疫情期間居家學習帶來的實踐上手的難題,特此增加教學經費,支持此階段課程的開展與學生學習材料的保障,盡力協助學生渡過這段人生中關鍵的時期。

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強調,藝術學科最大的特點是直觀教學、在場教學、個性教學,作為一個以“上手”為根本的藝術院校,面對以個體藝術經驗的開啟、技藝與方法的養成為基本目標的專業教學,我們做在線教學很不容易。本階段網絡教學中實行三課並行,雙線互動,注意四個強調。一方面,要有調整有創新地開展好本階段教學,並做好返校後課程的銜接。另一方面,要思考教學創新與課堂創新,探索線上藝術教學的模式與經驗。主管教學的副院長高世民要求網絡在線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習為中心、以作業為驅動”,強調“自主學習、獨立研究、群體分享”。要轉危為機,利用“網絡時空的雙向延展”挖掘網絡課程優勢,創新教學模式,以“在線社區”的理念打造藝術創作與社會美育的國美共同體,推動新文科語境下的藝術教育改革。

不同尋常的“空中畢業季”|以中國美院為例,看看今年的藝術畢業生在忙些啥?

此階段的線上課堂中,國美老師們紛紛化身“主播”,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度與積極性,以線上直播教學與示範講解、學習資源共享、線上指導作業、開展主題性在線互動討論等多種形式,一場場國美特色的雲端課堂應運而生。在中國美術學院教務處處長曹曉陽看來,線上畢業創作與論文的直播教學與指導,是積極的應對方案,而非被動之舉。“網絡教學對於大家而言都是陌生的,尤其對於注重實踐性創作的美術類院校。每天,我們各學院每位課程老師都要線上通報每天課程的開展情況,通過每日一報、每週一小結這樣的方式來保障課程進度與常態化教學管理。藝術類在線教學,要求我們在方法與內容上必須進行調整,從‘教’的方面講,重點是從我校注重學理講授與示範引導並重的教學傳統中,更加深化專業通識與藝術家的切身經驗;從‘學’的角度說,關鍵在於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獨立研究能力的培養。由此,教師雖然失去了常態課堂那種面對面保持課堂紀律和課程進度的條件,但提供了更多如何幫助畢業生建立個性化學習空間與研習方案,更有效地擴展學習資源、開展主題化研究、進行相關文獻精讀。”

為了切實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畢業生就業的影響,切實保障畢業生身體健康和就業權益,持續推進美院畢業生更充分和更高質量就業,日前,美院學生處就業指導中心組織召開線上畢業生就業座談會,推出畢業生就業工作的十項系列舉措,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擇業觀,鼓勵學生積極就業、主動就業。此外,美院已啟動線上宣講招聘和就業指導服務,優化和簡化就業手續辦理,為急需的就業事項提供遠程協助服務,針對重點畢業生人群開展分類指導,做好精準幫扶。同時,依託校企合作單位、校友資源和專業教師力量努力開拓就業市場,全力保障畢業生畢業就業工作順利推進。


在畢業設計中融入當下社會生活的探討

中國美術學院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自2015年起開始嘗試將單一的技能知識點教學轉向以“社會問題”為課題的學期項目制教學,專業負責人、設計藝術學院副院長陳正達提出“視覺治癒”的教學新方向,教學內容回應新時代社會關懷,特別是社會民生問題和媒體聚焦事件,形成醫療改善、健康關懷、弱勢群體、城市生活四個方面的社會課題,學生們真正貼近生活,以設計的視角觀察和感受社會,探究如何把所學的設計技能用於社會問題的改善和解決。育人為本是教育的生命和靈魂,重視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心,用設計的思維和方法去改善和治癒。

不同尋常的“空中畢業季”|以中國美院為例,看看今年的藝術畢業生在忙些啥?

不同尋常的“空中畢業季”|以中國美院為例,看看今年的藝術畢業生在忙些啥?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對“危險”和“機遇”並存的當下,為誰設計?為什麼設計?這是2020年設計藝術學院畢業設計主題——“危機設計·設計危機”。 這是繼2019年6月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畢業設計展,以“社會之聲”為主題,突出“以設計之名、聚青年之銳、應當下之問、發社會之聲”的理念的再一次延續。圍繞危機與設計的主題,視覺傳達設計系畢業班師生們正走在藝術設計探索的道路上,這不僅是對當下抗疫戰鬥的有力聲援與支持,也是對以新冠肺炎病毒蔓延為例的各類危機的深入反思。

不同尋常的“空中畢業季”|以中國美院為例,看看今年的藝術畢業生在忙些啥?

不同尋常的“空中畢業季”|以中國美院為例,看看今年的藝術畢業生在忙些啥?

2月17日中國美術學院全面開展線上教學以來,陳正達組織各個專業系主任及教學秘書商討藝術設計專業線上教學模式,在評估教師和學生在疫情期間的學習環境和條件,測試線上直播教學工具平臺,適度調整教學計劃和安排,做好線上教學的管理預案,通過線上教學週報監控教學質量。通過第一階段的線上教學,學生們很好地適應了這樣的教學節奏,在趕赴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的感染下,也激發了同學們的學習熱情,增強了社會責任感。正如美國知名設計學家、社會學家維克多·帕帕奈克在 《為真實的世界設計》中談到設計應該跳出物品範疇,設計師應肩負為改變世界而設計的社會責任,使人類社會變得更美好。

不同尋常的“空中畢業季”|以中國美院為例,看看今年的藝術畢業生在忙些啥?

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社會變遷和全球化進程速度的加快,今天的社會呈現出高度的複雜性和多變性,危機現象愈來愈成為當今社會的普遍現象、成為人類面臨的重要發展困境。無論是今天源發於武漢的冠狀病毒,還是中國四川、海地和智利的地震,乃至南亞海嘯,澳洲的大火,卡特里娜和艾克颶風,這些災害造成的破壞讓我們措手不及,甚至和我們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疫情就是現實生活的教科書。反思設計能否推動社會進步的價值和作用的同時,也反映出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歷來在設計理論和實踐研究方面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同時更是設計對於人類發展敏銳的前瞻性和行動力的積極體現。正如本屆畢業班指導老師徐振庭所說,“我希望畢業生們真誠面對危機,發揮設計的專業特長,反思危機問題。以靈感為火,以視覺為表,無論是何種方式,這是他們以設計書寫的未來。望早日轉危為安,未來如你我所願。”

不同尋常的“空中畢業季”|以中國美院為例,看看今年的藝術畢業生在忙些啥?


導師通過網絡方式加強學生論文輔導

對許多即將本科畢業的學生來說,畢業論文是人生中第一次獨立完成一篇學術論文,原本就頗具難度,不能在圖書館收集資料,遠離了學術的氛圍讓畢業論文的寫作更加具有挑戰性。此時,導師的線上指導就顯得非常的關鍵和必要。

不同尋常的“空中畢業季”|以中國美院為例,看看今年的藝術畢業生在忙些啥?

今年,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纖維藝術系本科畢業班的畢業論文改為畢業創作報告,在原來畢業論文的基本內容要求上,新增了創作說明。許嘉是纖維藝術系今年畢業創作報告的指導教師,她採取一週一次、一對一線上指導的方式答疑解難。“我是欣然接受帶這屆畢業班的畢業創作報告任務的。”許嘉說,“我對這個班的學生都很有信心,認為他們都有能力做好創作並寫好論文,因為在創作課中他們所表現出來的學習激情和多向思考讓我印象深刻。”

不同尋常的“空中畢業季”|以中國美院為例,看看今年的藝術畢業生在忙些啥?

第一次論文寫作,少部分同學對論文的寫作規範不熟悉。在上學期論文開題的時候,許嘉便整理了一個關於論文寫作規範的詳盡文件,發到班級群供大家參考。關於報告所討論的學術內容,許嘉非常認真地跟同學們進行深入地討論。在完成每一篇報告的批閱和與每位同學單獨溝通後,許嘉都會在群裡反饋大家的情況。在她看來,這反倒不失為一個好的論文交流方式:“我甚至覺得,直接在Word文檔上用審閱模式修改並提出問題,然後通過微信與學生交流溝通,這些由於文字的方式而記錄下來的討論過程,比面對面交流更加能讓學生印象深刻,因為可以隨時查閱。”

目前,全班同學線上的畢業創作報告初稿都已完成。對學生上傳的報告,她細心加上批註,就連標點符號和“的、地、得”、錯別字和用詞用語等如此細微的問題,也會用word的審閱功能進行修改。“我一直堅信的,就是老師付出了多少,學生都會看在眼裡。老師的負責,換來的是學生的認真。我很高興這些學生都能跟上進度,希望疫情結束,他們的論文寫作也能告一段落。”許嘉感慨道。

不同尋常的“空中畢業季”|以中國美院為例,看看今年的藝術畢業生在忙些啥?


因材施教 開啟專業教學新模式

通過利用疫情防控所帶來的線上教學實戰機會,運用辦公軟件在線“打卡”、直播軟件視頻教學,發展多樣化的教學模式,美院師生共同從學習需求的細節中尋找機遇。“作為藝術類院校,我們除了理論授課以外,更多地採用一問一答的課堂交流形式,教師通過學生自定的方案進行評定後再做集體討論,這樣的形式更加直觀、全面。”

據曹曉陽介紹,在中國美院目前的教學課程中共分為多個門類,在專業理論課程線上指導的同時,還優選出人文、歷史、哲學、自然科學等150門平臺選修課程,向所有的學生免費開放。此外,在抗疫期間將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結合起來,培養學生戰勝疫情的信心和正確的人生觀,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曹曉陽表示,“我們美院的課程大部分都是需要上手的實踐課程,但是因為目前學生都是居家學習,任課老師根據學生不同的居家情況,為每個學生生成‘一對一’的教學方案。”同時,中國美術學院在院長許江的倡導下,已開始籌備“眾志讚歌——致敬抗疫英雄暨中國美術學院線上教學展”,將在學生正式返校復學後舉辦,此展覽,一方面展現國美師生致敬抗疫英雄的主題創作,另一方面,以展覽促教學,檢驗疫情期間線上教學的質量,體現國美“停課不停學”的“線上教學戰疫”。

不同尋常的“空中畢業季”|以中國美院為例,看看今年的藝術畢業生在忙些啥?

2017級陶瓷專業畢業班有39位學生,由4位老師分成四組進行指導本階段論文指導和畢業設計的課程,目前已部署畢業創作時間節點,開學後將進行論文檢測、定稿審核、實物製作、論文答辯、展示推優等一系列工作。中國美術學院教務處副處長兼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主任胡敏便是4位指導老師的其中之一,據他介紹,“目前已經進行第二階段8周網課規劃,第一階段線上的教學主要以專業理論、專業通識為主進行網課教學,運用多種形式疊加與學生溝通。學生們可以通過線上視頻向老師具體介紹怎麼做作品,包括創作草圖或照片、用什麼手法和材料、是否上釉,具體的釉料、燒成溫度等。學生與老師在課程的互動不斷加強,在線教學也與專業有了很好的契合度。”

不同尋常的“空中畢業季”|以中國美院為例,看看今年的藝術畢業生在忙些啥?

“當然,我們一方面落實教學進度與質量,一方面需考慮我校藝術專業實踐類課程本身特色,還要兼顧疫情期間的各專業因材料、技術、設備、空間等受制因素。教務處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在非常時期的教學,通過視頻方式組織學院的‘網紅’教師,在不同階段從不同角度對線上教學的手段和方法與全院老師相互分享教學經驗。”胡敏說,“受客觀條件所限,原先的課程實踐環節以草圖和小模型製作來代替,目前的指導與學習以圍繞開學返校後第一時間著手實踐創作展開。我們4位指導教師緊密聯繫畢業班同學,按計劃進程推進,針對每位同學進行具體指導。每週一彙報畢業論文與創作草圖的進度及階段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