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給全球格局帶來新的衝擊

西安檢察 2020-03-18 17:51:51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姜永斌 陳治治

進入2020年以來,沒有什麼比新冠肺炎疫情更能牽動世界各國民眾的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歐洲中部時間3月17日10時,159個國家和地區出現確診病例,累計確診18.5萬例。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多國封閉邊關併發布旅行禁令、美股兩週內三次觸發熔斷、能源等行業受到重創……專家學者認為,迅速蔓延的疫情不僅是對全人類衛生健康體系的重大考驗,也正給全球格局帶來新的衝擊。

共同維護國際衛生安全需要開放合作的實際行動

在此輪疫情中,中國最先陷入危險境地,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以舉國之力、付出巨大代價,率先迎來轉機。而中國付諸實踐的“唯一被事實證明有效”的大規模隔離、檢測、收治措施,卻受到個別國家的質疑。“對於中國的努力,嘲諷、汙名和政治化一直是一些西方國家政治空間的主流。就在西方國家本身也陷入重度疫情的當下,仍是如此。”美國文博大學政治學系教授於濱表示。

於濱認為,各國不同的應對措施,實際上是一場競賽,既是國力、治理和應變能力的綜合考量,又是各國之間糾錯能力的測試。就看誰能夠在困局和迷茫中,少犯錯、早糾錯,避免犯重大的、全局性的和長期的戰略性錯誤。

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海國圖智研究院院長陳定定認為,圍繞疫情的追溯與防治,國際社會出現了諸多針對不同國家的疫情謠言,這反映出世界秩序中仍然突出的各國意識形態矛盾。如何彌合世界各國的政治觀念分歧,在人類重大傳染病威脅面前同舟共濟,是擺在各國面前的難題。

如今,意大利最先效仿中國“封城”,其他國家也在不同程度採取了停課、停航、歇業、取消集會、強制隔離等措施。

“新冠病毒被一些國家用作攻擊中國的藉口,但現實卻表明中國的快速反應多麼難做、多麼重要、也多麼成功。反觀那些攻擊中國的國家自己,也無法控制國內越來越嚴重的危機。”來自瑞士的學者胡海文說,這一切有目可睹,全世界的民眾都會記得。

優化全球化方案、尋求全球化治理機制將成為下一階段世界政治的主題之一

全球化是21世紀人類社會發展的突出特點,與人類的共同價值一脈相連。近年來,雖然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等逆全球化思潮有抬頭之勢,多數國家依然相信全球化是解決全球性問題和加強全球治理的最好途徑。

在新冠肺炎疫情擴散過程中,飛機、高鐵、輪船和高速公路,這些便利的現代交通網,成了病毒傳播的重要工具。有外國學者研究認為,疫情揭示了全球化進程的一個突出問題:由於監管不足和不作為,一些國家對於他國的困難和危機,抱有一種滿不在乎的態度,使疫情迅速擴散到周邊其他國家。

“目前,已經成為疫情‘震中’的歐洲多國也關閉了邊界。這次疫情對全球化進程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傷害。”陳定定告訴記者,在世界經濟下行壓力上升,國家間意識形態衝突和政治鴻溝加大,全球治理機制亟待升級的當前,優化全球化方案、尋求全球化治理機制將成為下一階段世界政治的主題之一。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將贏得更多認同

走出最困難、最艱鉅階段的中國,正向世界伸出援手。在陳定定看來,重大傳染病的威脅並未遠去,而疫情治理的國際合作,仍然有較大的探索和進步空間。針對傳染病的國內治理機制和國際協調體系都需要不斷更新以適應新的挑戰,世界秩序也將因此受到深遠影響。

世界各國人民的命運從未像今天這樣緊緊相連。影響世界安寧的各種風險疊加,人類面臨的全球性挑戰更加嚴峻,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世界秩序正在被疫情改變。戰勝疫情的世界必將屬於那些勇於糾錯、有所作為的人民和國度。”於濱說。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李會明也認為,今後應對疫情的機制將類似應對氣候變化、能源危機等全球性問題,需要各國協同合作。李會明表示,中國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以及“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有望在世界範圍內獲得更廣泛的共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