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一分錢存款沒有什麼體驗?

哈哈哈,我爸媽就是。

我媽屬於吃喝玩樂樣樣通的人,年輕的時候,檯球歌舞電影院,燙髮紋眉搞對象。結婚之後,冰箱彩電洗衣機,電話空調VCD,麻將旅遊大摩托,夏天冰糕不斷,飯菜要頓頓有肉……

要知道九幾年的十八線小城鎮,房價還不到一千元呢……

20年左右,我媽一個月一千左右的工資,我爸少則幾百,倆人加起來將近兩千了,就這麼霍霍完了。

不過我家也用二十年的時間,負債三次,添了一小塊宅基地,翻蓋了兩套二層小樓。

本來還挺美,可是誰曾想商品樓翻著倍的往上漲,現在我們這邊一平米7000左右了,家裡的三百多平的帶小院太陽能的二層小樓一年才租出去一萬塊錢。

我爸媽現在住著剩下的一個不到一百平的小門臉,做點小生意維持生活。

什麼?

存款?

沒有,這玩意是啥,蓋房子都靠借啊,他倆是超前消費的先鋒者,超過一萬的大事都靠借,然後慢慢還,蓋房子是,裝修房子也一樣,我結婚也是一樣。

記得14年的時候倆人攢了一萬,我畢業了結婚前,人家瞞著我買了雙開門大冰箱了……

一個冰箱5000左右吧,還又添了一個空調,那時候我在外實習,我家他倆兩口人,三個空調,其中一個立式櫃機零幾年一萬多買的……

15年我媽說心臟不好,我把實習攢的錢打回去一兩萬,然後人家轉頭買了一個二手車……

結婚的時候,我媽說要把我老公給的彩禮借了,六萬塊錢,用來堵我結婚前裝修房子的窟窿,我沒同意。

我說讓你們攢錢的時候,你們不是說,我是怕沒我的賠嫁麼?

我說別裝修的時候,你們不是說不用我管麼?


爸媽一分錢存款沒有什麼體驗?


他倆的超前消費習慣,直接導致的是,無論他們給予我怎樣豐厚的物質生活,我都窮怕了。

吃再多的肉,吹再多的空調,聽再好聽的音響,也改變不了我們沒有錢的現實,每一次和他們討要學費和生活費都能感受到他們的低氣壓,他們會為了錢財而爭吵,會在消費過後唉聲嘆氣。

所以,我成為了一個守財奴,最喜歡的也是錢……

我們前年新房買的空調才2000塊錢,是當時商場裡最低檔的那種,格力品牌的僅剩的一個定頻款,面對售貨員再多的推銷,我只有一句話,我窮。

我們這邊結婚新娘需要買十幾件新衣服,我所有衣服加起來,還沒有我閨蜜一件羊絨大衣值錢。

我和老公春夏秋冬的衣服,單件從來沒有超過三百元。我媽過生日,我給她打了三百元錢,人家轉身買了雙四百多的靴子……


媽是親媽,爸也是親的,沒有辦法,只能說是消費觀念真心不同,作為父母,他們已經給予了我自己最好的一切,為人子女,兒時沒有選擇的能力,長大了之後只能加以阻止和規勸。

現在父母已經改變很多,開始和我們一起為他們今後的生活規劃。

等我們長大,有了選擇的權力和奮鬥的能力,一切都會好的,不是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