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實施五大主題教育,探索“隔空”教學新機遇

疫情期間,我市在上好“空中課堂”實現“停課不停學”的基礎上,充分利用雲校家網絡平臺開展線上評選活動,實施習慣養成、生命教育、思政課程、創新素養、家校共育五大主題教育,不斷探索“隔空”教學育人新機遇,為復學工作的有效銜接、全年教育重點工作的順利推進奠好基、起好步。

我市实施五大主题教育,探索“隔空”教学新机遇

近日,歌曲《中國精神》和《別出門》火遍了我市各中小學的師生微信群。這兩首歌曲節奏輕快、朗朗上口,充分表達了對抗疫一線醫務工作人員在疫情防控期間無畏付出的感謝之情,歌頌了這些最美的“逆行者”。這兩首“網紅”歌曲均出自我市職教中心老師趙彬和的他的妻子雍娜之手。

趙彬說:“2月11日早晨六點多,看到微信群裡發了一張採訪鍾南山院士的照片,鍾南山院士說的話很樸實、真切,然後自己的腦海裡面突然就有了一段旋律,用了兩個小時創作出了這首歌曲,想通過這首歌召號大家為社會做點貢獻,儘量不出門。”

我市实施五大主题教育,探索“隔空”教学新机遇

受疫情影響,我市各所學校均延遲了開學時間,通過家校互動,實施五大主題教育,將戰“疫”先進事蹟、防疫知識、習慣養成、生命教育、公共安全、心理健康等作為重點學習內容,引導學生尊重客觀世界,科學理性行事,同時培養學生愛黨愛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的思想情感。

在抗疫英雄事蹟的鼓舞下,市五小四年級學生楊子涵用她手中的畫筆勾勒出了一幅戰“疫”作品,謳歌奮戰在疫情一線的“逆行者”,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

楊子涵說:“我看到那些防疫一線的醫生、護士們穿著防護服,十二個小時不吃不喝,我感覺很難受,然後就想為他們畫一幅畫,為他們加油。”

楊子涵的家長張淑鴿說:“疫情期間,每次看到電視、手機、網絡上疫情防控工作的報道,我就給孩子說,雖然我們不能出門,但在家裡也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來表達我們對一線醫務工作者的敬意。然後孩子就想到了要畫一幅《最美逆行者》的畫,想為防控疫情貢獻一份力量”。

我市实施五大主题教育,探索“隔空”教学新机遇

疫情當下,我市各中小學校充分挖掘“空中課堂”名師課程優勢,組織開展線上教學活動,發揮課堂互補、資源共享、全面覆蓋“遠程”教學作用,實現了“停課不停學”“離校不離教”的工作目標。

市教體局工作人員王波說:“市教體局按照國家教育部、自治區教育廳“停課不停學,離校不離學”的工作方針,想方設法地幫助學生上好‘空中課堂’,並做好內容補充,通過豐富的教研活動,讓孩子在家能夠待的住、學的好。”

據瞭解,五大主題教育的實施將分四個階段進行,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可通過“讀”“寫”“畫”“創”聽”“說”“演”“唱”等形式進行創作。在疫情全面解除後,我市將對全市41所中小學作品進行打分、評選、展播,為“互聯網+教育”創新素養試點縣市工作提供優秀的教學成果。目前,市級上傳繪畫作品共386幅,初步推選優秀作品190餘幅。

我市实施五大主题教育,探索“隔空”教学新机遇
我市实施五大主题教育,探索“隔空”教学新机遇

記者:王思睿 陳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