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地方的疫情已經基本控制,作為農民,這場疫情中,感觸最深的是什麼呢?

三農之人


由於生活環境的問題,所以對於農民所生活的環境並非十分的瞭解,所以我們先從大環境的影響進行說明。

疫情爆發的時候,從我國對於疫情的防控措施中,我們可以看到容易讓普羅大眾恐慌的第一要素,就是糧食。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會出現對一些糧食的搶購。這時候,農民的存在,也就顯現出來了。一個是自己所種植的糧食在市場中價格升高,另一個是要保留足夠的糧食留給自己。這之間的比重,是基於農民自己對疫情的主觀看法決定的。

說實話,在這場疫情當中,由於糧食容易遭到瘋搶的原因,能保持糧食的基本供給,一個是我國人民的眾志成城,一個是國家的調控在起作用,其中無數個人冒著生命危險在保持著城市的基本運作,真的是不容易。

直到現在我國大部分地方的疫情已經基本控制,作為農民這個群體,就分成了兩種,一種是有症狀的,另一種是無症狀的。(通過是否有症狀來說明是否感染病毒,只是想通過最明顯的特徵,來說明分類)

其中有症狀的,就會被送去醫院,這對家庭裡的勞動力是一個損失,但這是在大群體疫情傷害下的正常損失。所以感觸最深的,就是即使疫情怎麼樣,他們一樣要像往常那樣堅持生活。若是地方上醫療資源上的不足,大概就是有種絕望吧。跟農民的社會地位無關,只是因為生存環境已經地方上的醫療條件,使得他們能得到的醫療資源不會太充足。甚至在一些醫療資源極度緊張的地方,他們所能感觸最深的,就是命就是這樣的,該到頭就到頭了,這是農民最為淳樸的環境下所能感觸的。而無症狀的,就是活下來了的感觸。

當然,我這個回答可能相對沒有看點,但是我認為疫情作為群體性事件,各個群體會有各個群體的感觸。但是在我心裡,點出農民這個群體,其實沒有必要。因為面對疫情,農民跟隨國家號召戴上口罩,對於他們來說,該為未來進行種植的還要種植,還要繼續為明天繼續努力。除了能儘自己的一分力氣,也使得人與人的空間距離上拉開了。這不論是在對於衛生習慣、人際關係上,都是有一定改變的。


瓜瓜胡話


感觸最深的就是作為最底層的勞苦大眾,沒啥不能沒錢,有啥千萬不能有病!


耕牛469


新疆七團農業大發展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544,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47f2bdb6370e472abb6b600accd6d653\

慶陽大蘋果是網紅


作為一個農民,通過疫情這件事,感觸最深的就是應該多存糧食 以備不時之需


用戶3302982682129


感觸最深的是一線的醫護人員爭分奪秒的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