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素分泌過多血糖還是高,這是為什麼?

隨風132317166


胰島素分泌【過多】,血糖還高!為什麼?

一個問題兩個症狀!

正常情況下,人進食後血糖會升高,大約30~60分鐘血糖達到高峰後下降。由於進食後【血糖升高】,蛋白質的攝入後【血中氨基酸的升高】以及【胃腸道激素的增加】,刺激血漿胰島素分泌水平也在30~60分鐘上升至高峰,為基礎值的5~10倍,隨後隨血糖的下降而降低,3~4小時恢復到基礎水平。因此,正常人進餐後血糖雖然升高,但波動於一定範圍之內。

造成胰島素分泌過多的多於:

①在糖耐量異常期或糖尿病初期,由於【胰島部分功能下降】,為滿足機體的需要,降低過高的血糖,剩餘的胰島功能只能加倍努力工作,分泌更多的胰島素,結果導致胰島素分泌過多。

2、不受食物影響,持續性分泌胰島素的胰島細胞內腫瘤胰島細胞瘤。

3、藥源性胰島素分泌過多,如刺激胰島素分泌的降糖藥的服用、注射胰島素過多等。

4、慢性腎功能不全導致胰島素在體內蓄積性增多。

造成胰島素分泌過多最常見的原因,是糖耐量異常的糖尿病前期病人或糖尿病初期的患者!

以上病人,均可以做胰島功能檢查!

胰島素分泌增多型:患者【空腹血漿胰島素】水平【正常】或【高於正常】。進食含75g葡萄糖的糖水250mL或進食100g的饅頭後抽血觀察,刺激後曲線上升遲緩,高峰在2小時或3小時出現,其峰值高於正常(但仍低於無糖尿病而體重相似的單純肥胖者),提示患者胰島素相對不足,多見於2型糖尿病患者,應嚴格控制飲食,增加運動,積極減輕體重。

進食後胰島素分泌高峰後延(2~3小時)是2型糖尿病的特徵。但是,此現象出現,並不代表就一定是糖尿病患者!

【胰島素抵抗】是指各種原因使胰島素促進葡萄糖攝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機體代償性的分泌過多胰島素產生【高胰島素血癥】,以維持血糖的穩定。

大多數的糖尿病患者既有胰島素抵抗(胰島素在餐後2到3小時出現分泌高峰)又有胰島素分泌不足(基礎胰島素分泌及餐後1到2小時內)。

為了確診是糖尿病前期病人還是糖尿病病人,需要檢測空腹血糖和餐後2小時血糖。

如果您的情況是【肥胖】或做糖耐量實驗屬於【糖尿病前期病人】,胰島功能檢查:空腹胰島素水平正常或高於正常,餐後2到3小時胰島素水平明顯高於正常,屬於胰島素抵抗(高胰島素血癥)。

如果是Ⅱ型糖尿病病人:

①2型糖尿病早期:空腹血漿胰島素水平【高於正常】,口服葡萄糖後【1.5小時達高峰】,胰島素值為正常人為基礎值的5-10倍,2型糖尿病早期為基礎值的【10倍以上】(高胰島素血癥)。

由於空腹和餐後胰島素分泌量遠遠高於正常人,但數量多質量差,胰島素作用的效應差,所以不能發揮及時降血糖的作用。

②2型糖尿病中期(空腹血糖8-12mmol/L):空腹胰島素水平【高於正常或正常】,口服葡萄糖後【2小時達分泌高峰】,較正常者【明顯升高】。

此時患者胰島B細胞已不能維持正常血糖水平,部分胰島B細胞已耗損,胰島素分泌既有不足也有延遲。由於胰島B細胞【延遲】分泌胰島素,【下一餐前】又容易出現【低血糖】。

③Ⅱ型糖尿病晚期(空腹血糖多在12mmol/L)或Ⅰ型糖尿病:空腹胰島素水平【低於正常】,口服葡萄糖後胰島素分泌【1~2小時】才【出現高峰】,但【低於正常】,呈低平曲線。

餐後2小時到3小時胰島素分泌水平達高峰,這屬於胰島素分泌延時現象!

只要出現餐後2到3小時胰島素分泌才出現高峰,那就要,警惕低血糖的發生!患者出現皮膚蒼白、冷汗、心慌、脈速、飢餓感、四肢震顫、麻木、暈厥,就是低血糖症狀!



大內科馮醫生


胰島素分泌過量而血糖還高是典型的胰島素抵抗!

胰島素抵抗在二型糖尿病中普遍存在,正是因為胰島素抵抗的存在,從而導致二型糖尿病初期胰島素大量分泌,卻並不能有效降低血糖。然後胰腺功能衰退導致胰島素分泌逐漸減少。

胰島素抵抗終結了二型糖尿病源自胰島素相對不足的錯誤理論。


糖耐量實驗可以看出胰島素分泌狀況和血糖變化狀況,只要血糖高而胰島素分泌增加就可以看出明顯的胰島素抵抗。這並不是胰腺功能下降,而是指二型糖尿病初期,最容易逆轉的關鍵時期。

三種主要情況導致了胰島素抵抗,下面我逐一說明。
一,長期大量攝入糖類食物,又沒有相應的能量消耗。

糖類食物被小腸吸收升高血糖,胰島素隨之分泌,與細胞表面的胰島素受體結合,將血糖輸送進細胞內,通過細胞線粒體轉化成能量或者以脂肪形式儲存。

如果長期大量進食糖類食物,又沒有大量能量消耗的去路,細胞就會因為儲存大量脂肪,體積不斷增大,變得越來越難以儲存脂肪,細胞會通過減少細胞表面胰島素受體的方式來拒絕血糖。嚴重時,胰島素受體數量會減少90%!血糖不能被降低,胰島素又在血糖刺激下大量分泌。
二,嚴重高血脂引發的胰島素效率低下。

高血脂會影響胰島素與受體結合,導致胰島素輸送血糖的效率大幅降低,血糖不能及時下降,胰島素被迫大量分泌。

我們知道肥胖人群胰島素敏感度下降,其實關鍵就在於血脂干擾了胰島素與受體結合。
三,多種升糖激素分泌抑制了胰島素作用!

焦慮、緊張引起兒茶酚胺分泌增加血糖升高;壓力、恐懼引起腎上腺素分泌增加血糖升高;妊娠期、更年期甲狀腺素分泌增加血糖升高;飢餓、低血糖使胰高糖素分泌增加血糖升高。

壓力、緊張、熬夜、酗酒、低血糖、負面情緒等應激因素會導致應激反應,應激狀態下,身體對能量需求大幅增加,人體最強升糖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加,多種升糖激素同時分泌,胰島素失效,肝糖釋放出血糖,脂肪蛋白質通過糖異生作用轉化為血糖,血糖迅速升高為大腦供能!


病理學中對胰島素抵抗的原因歸結為遺傳因素、肥胖、高遊離脂肪酸和腫瘤壞死因子a增加等。

需要提醒醫生注意的是:高遊離脂肪酸是脂肪糖異生作用時脂肪通過淋巴循環釋放進入血液的形式,腫瘤壞死因子a增加是蛋白質參與糖異生時,巨噬細胞通過吞食細胞獲取蛋白質的表現,並不是疾病,正是應激導致糖異生的臨床表現。

或許,應激才是導致胰島素抵抗甚至引發糖尿病的主要原因!

當前,由於壓力、高負荷工作等應激導致的血糖高情況異常普遍,必須引起足夠重視。


應對胰島素抵抗

你需要控制糖類食物攝入,需要控制血脂,需要適量運動為血糖轉化提供出路、需要管理壓力、緊張、負面情緒,最重要的,避免多種應激刺激引發應激反應的發生。

應激頻繁發生,會導致一種特殊類型糖尿病——應激性糖尿病!應激性糖尿病歸入糖尿病除一型二型之外的八個亞種之一,以前僅僅特指外傷燒傷等少數情況,但是現在發現,大部分糖尿病都有明顯的應激特徵!

關注應激,讓我們越來越接近糖尿病真相!


順便說一句,沒有藥物能夠消除胰島素抵抗,現代醫學常用方法是注射胰島素、二甲雙胍以及胰島素增敏劑羅格列酮等,其實都是通過不同方式降低血糖,並沒有真正解決胰島素抵抗。藥物胰島素越用越多,抵抗越來越嚴重,血糖越來越難以控制。

關於如何消除胰島素抵抗的詳細調理、低碳飲食、應激反應等內容,以及高血脂、高血壓、高尿酸等多種慢病的調理方法,可查看我的悟空問答。本文是Vista在悟空問答的第533個回答。感謝點贊歡迎轉發!
vista專注非藥物調理,給你的全是乾貨!


vista說養生


營養師小糖來為大家解答。胰島素分泌過多血糖還是高,這就是典型的發生了胰島素抵抗的表現。當我們發生了胰島素抵抗的時候,我們進食的食物在體內被消化分解為了葡萄糖,但是卻積存在血液中,無法被身體的組織細胞吸收利用,這就導致了血糖升高。

臨床上,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2型糖尿病患者,其胰島素分泌量是正常的,甚至比正常量還要高,但卻無法降低血糖,哪怕再給患者注射更多的胰島素,也起不到什麼作用。所以說,胰島素抵抗還是很可怕的。

胰島素抵抗是導致2型糖尿病的一個重要因素,它與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等有密切聯繫。如果已經出現了胰島素抵抗,必須採取干預措施,否則會漸漸地發展為2型糖尿病。

如何改善胰島素抵抗?

1.加強鍛鍊,每週堅持至少150分鐘的有效運動。

2.限制高碳水化合物、反式脂肪的攝入,比如各種甜食、油炸食物。

3.適量補充不飽和脂肪酸,如橄欖油、各種堅果、深海魚類等。

4.補充蛋白質,如瘦肉、奶蛋類,提升肌肉和骨骼含量。

5.保證足夠的膳食纖維,每日吃夠至少500克的綠葉蔬菜。

希望小糖的回答能夠幫到糖友們,更多糖尿病百科知識歡迎關注糖人健康網!


糖人健康網


胰島素分泌的多少是與血糖有著關係的,但是要看胰島素的敏感性,也就是降糖能力。如果胰島素的降糖能力變差了,同樣的血糖就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島素。

血糖高,身體會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來降血糖。如果長期的血糖高,高胰島素,週而復始,胰島素的敏感性就會下降,慢慢的就會出現,胰島素比較多,但血糖依舊高的情況。出現這樣的情況,說明你的胰島素降糖能力比較差了,離糖尿病也就不遠了。


輕雲育兒知識


這得問西醫的專家。


老翁56


答覆:主要是體內產生了胰島素抵抗所致。


昆明滇御堂


胰島素抵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