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高育良提到“万历十五年”,那一年究竟发生什么?


《人民的名义》高育良提到“万历十五年”,那一年究竟发生什么?

影视取代了一个与我们愿望更融洽的世界

漫长的宅家假期有无数种打开方式:

躺床上追我们安利的剧影、在厨房默默修炼成大神、撸猫撸狗撸孩子、围着客厅—阳台的路线短跑……

又或者——跟着枫叶的步伐,来一场沙发上的云旅行。

《人民的名义》中汉东省高育良,他是一位博学多识的学者型公务员,他早年是汉东大学法学教授,甚是儒雅。高育良作为学者,对历史很是喜爱。

他最喜爱的一本书就是《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不仅成功的让高育良,中了赵瑞龙精心设计的“美人计”,也让高育良收获了一位红颜知己高小凤。这本书究竟有什么魔力?万历十五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人民的名义》高育良提到“万历十五年”,那一年究竟发生什么?

高育良最开始是不愿意与赵立春之子赵瑞龙同流合污的,他本人不爱财。赵瑞龙攻其七寸,得知其喜读《万历十五年》,就将高小凤包装成一个历史学领域的高手,成功捕获高育良。

高育良本人,也因为赵瑞龙的精心布局,被强拉硬拽的上了赵瑞龙的“贼船”。撇开剧情不说,《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确实是很有深度的一本书。

《人民的名义》高育良提到“万历十五年”,那一年究竟发生什么?

《万历十五年》是由美籍华人黄仁宇,精心研读《明史》,写就的一本史学专著。这本书深入浅出地为我们呈现了,明朝走向灭亡的前夜。明朝灭亡一直流传着几种说法,比较主流的是“亡于嘉靖说”与“亡于万历说”,其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本书着重从万历十五年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为我们讲述明朝为何会走向灭亡?万历十五年这个时间节点确实是有其特殊之处,主要在于明朝整体发生了质变。

首先,张居正领衔主导的“万历新政”因其去世而被搁置,万历十五年张居正已经去世五年。万历偏执的性格暴露无遗,开始对昔日恩师张先生反攻倒算,剥夺其爵号、荣誉,将其家人发配充军,授意官员攻讦张居正的跟随者。

《人民的名义》高育良提到“万历十五年”,那一年究竟发生什么?

其次,这一年另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海瑞去世。这是个硬茬,是明代万历年间的楷模。除了海瑞,明朝的抗倭名将戚继光去世。他生前一直镇守蓟辽,能够对尚在弱小的后金前身女真形成震慑。这一年,后金的开国皇帝努尔哈赤时年29岁。最后,西方工业革命的萌芽日渐出现。

“汉东省”高育良多次提到《万历十五年》,那一年都发生了什么?最为重要的一点,万历皇帝在这一年身体突然不好了,开始身居后宫,明朝数十年间处于“无政府”状态。种种不利的因素汇聚在一块,明朝积重难返正式走向了下坡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