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世缘、金种子酒的突围劫


疫情这只黑天鹅,让整个白酒市场按下暂停键。


能豪气说出“计划不变,任务不减”的,可能也只有大佬茅台。


问题在于,大佬只有一个,众多小弟又该如何渡劫呢?


先来看看二线品牌今世缘。

今世缘、金种子酒的突围劫


大手笔套现


首先映入眼帘的,即是第二大股东的减持动作。


2月24日晚间,今世缘发布公告,截止本公告披露日,上海铭大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铭大”)计划减持不超过3136.25万股,减持期内实际共减持2028.12万股,减持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1.62%,占本次减持计划的64.67%。

今世缘、金种子酒的突围劫


公告显示,上海铭大此次减持期间在2019年8月27日至2020年2月20日间,减持价格在28.712元/股至33.51元/股之间,减持套现约6.2亿元。

今世缘、金种子酒的突围劫


实际上,这并非是上海铭大第一次减持。


据媒体报道,从2016年12月至2019年6月,上海铭大陆续进行减持套现,累计金额达9.6亿元。


今世缘、金种子酒的突围劫


也就是说,加上此次减持套现,上海铭大共套现近16亿元。


除上海铭大外,今世缘的大股东、董监高也跟风操作,减持火力全开。


Wind数据显示,今世缘2019年三季报披露的前十大股东中,包括上海铭大、董事长总经理周素明、董事副总经理倪从春、副总经理羊栋、副董事长副总经理吴建峰、原监事会主席严汉忠均有减持,共计2633.8万股,占总股份的2.1%。


今世缘、金种子酒的突围劫


其中周素明、吴建峰等四位高管是上市以来的首次减持。


频频减持,自然引发了市场质疑。有损资本信心,也不利企业士气。要知道,2019年,今世缘曾喊出“奋斗新五年,实现翻两番”的口号。


结合这些减持行为,今世缘的新五年将表现如何呢?


利益输送?提款机质疑


值得注意的是,频繁减持不仅使上海铭大“暴富”,还为其增长了知名度。


然梳理之下,上海铭大的体量似乎撑不起其大振的名气。


据企查查显示,上海铭大注册资本仅5000万元,且只有四位自然人股东,分别是陈德华、江淼、徐艳和姜蔚,持股比例分别在50%、30%、10%和10%左右。


今世缘、金种子酒的突围劫


不仅自身资本有限,且入股今世缘的成本也不高。


据悉,今世缘上市前,上海铭大持股比例为13%,持股数量为5850万股,而其投入成本仅1254.1176万元,也就是说每股成本不到0.22元。


如此低成本的高量持股,连今世缘的辅导机构,兼其IPO保荐商国泰君安都做不到。想必,上海铭大的实力非凡过硬。


然事实,或再出意料。


有舆论指出,上海铭大入股今世缘,正是周素明担任今世缘董事长期间,双方很可能存在利益输送。


真相如何,有待时间作答。从目前看,今世缘似乎已成上海铭大的提款机。


业绩困境


结合今世缘的业绩表现,这种提款机质疑更为刺眼。


2019年三季报显示,今世缘的预收账款同比下降20.66%,这是自2016年6月13个季度以来的首次转负。同样,2019年,其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也首次负增。


今世缘、金种子酒的突围劫


表面看,2019年三季度公司营收、净利润双升,但与2019年第一季度和2018年上半年对比发现,其营收、净利润增速均已有所放缓。


众所周知,预收款和经营现金流净额是周期拐点的领先指标,领先股价3-7个月,而预收款增速转负和经营现金流净额增速负增长是周期即将结束的标志。


因此,今世缘业绩放缓趋势值得关注。随着疫情影响,经销商打款意愿下降,2020年今世缘的业绩或将面临更大考验。


考验还来自潜在的成本风险。


资料显示,今世缘产品成本主要包括原料成本、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


其中,原料为主要成本,2018年该部分成本占总成本的84.61%。


显然,一旦未来其原料价出现大幅波动,今世缘的业绩必会进一步受阻。


再来看产品结构,截止2018年,招商证券的调研数据显示,公司国缘系列营收占公司营收的65%,其余的今世缘系列和高沟则表现低迷,占比很小。


显然,今世缘如今面临的形式严峻。如董事长、总经理周素明所言,今世缘发展好的挑战越来越高,发展快的压力越来越大。


走不出的江苏?


放眼市场,这种压力挑战也有突出表现。


目前,今世缘的核心市场仍在江苏省内,营收占比超过九成。


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9年上半年,来自江苏省内的收入占比分别为94.71%、94.32%、94.05%、94.62%、94.63%和93.85%。


过分依赖省内市场,这种局限性隐忧不言而喻。


强敌环伺之下,江苏省内的存量竞争已日趋激烈。


券商调研数据显示,“茅五泸洋”和今世缘共占据江苏白酒市场的份额CR5达到64%,而今世缘的市场份额在10%左右。


对此,白酒专家蔡学飞表示,今世缘作为区域酒企主要在华东市场,而华东市场是竞争最激烈市场,这给今世缘的外投增加一定难度;其次,今世缘的品牌价值感依然较低;最后,今世缘以“缘文化”聚焦婚庆市场,而当前婚庆市场流量在持续下降,这都限制了今世缘是发展。


众多竞品中,威胁最大者是苏酒第一的洋河,该酒企乘借上市“东风”,已碾轧泸州,跃居行业“老三”。


显然,今世缘与洋河相比,无论营收体量、品牌影响力、产品层面及渠道控制力方面,均处弱势。


另一方面,今世缘省外市场的运营则显得“漫不经心”或“力不从心”。


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8年,今世缘省外营收占总营收比例分别为5%、6%、5.95%、5.38%、5.37%,几乎是裹足不前。


全国化步伐


客观而言,今世缘也付出了不少努力。比如瞄准山东景芝酒业。


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18年10月,今世缘发布《关于收购山东景芝酒业部分股份的议案》,拟收购山东景芝酒业股份有限公司34%—49%的股份。


不过,因双方就收购股份比例、收购后三年的业绩及期间双方的权利义务等分歧,收购一度搁浅。


2019年12月18日,今世缘决定通过设立产业并购基金的模式推进景芝项目,用自有资金2.45亿元参与发起设立产业并购基金,专门用于收购景芝酒业股份。同时,今世缘在合作期间还给予景芝不超6亿元委托贷款,间接完成收购景芝目标。


对此,白酒专家蔡学飞曾表示,采用这种收购方式,一方面今世缘作为区域型酒企,其希望不影响企业自身的经营性,另一方面这种方式更加灵活,可呈现双轮驱动的效果。


不过,对于此次收购,今世缘后又发布公告称,最终公司是否会选择收购产业基金所持有的景芝酒业股份、能否收购成功,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换言之,收购景芝仍存一定变数。


可以预见,对今世缘来说,全国化的第一步是一个重要分水岭。如最终无缘,今世缘的市场境遇或将更加窘迫。


不过,对地方酒来说,上述一波三折也是正常现象。全国化,是区域酒企的重要瓶颈。即便是强如清香龙头的山西汾酒,也进程缓慢。更不用说今世缘了。


今世缘、金种子酒的突围劫


沦为拖油瓶


与今世缘类似,金种子酒的烦恼也不少。


2020年1月23日,金种子酒发布2019年业绩快报显示,2019年全年净利润亏损1.65亿元到2.05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1.85亿元到2.25亿元。


对于亏损之态,金种子酒表示,一是因白酒销售收入较同期下降较大,销售毛利率也略有下降;二是本年发生亏损,公司冲回递延所得税费用金额较大,相应减少2019年度净利。


以2019年前三季度为例,金种子酒实现营收6.93亿元,同比下滑13.12%;归母净利润亏损0.72亿元,同比下滑4507.3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亏损0.78亿元,同比下滑473.58%,加权净资产收益率为-2.44%。


对比竞品,这份亏损答卷,足够刺眼。


数据显示,古井贡酒、口子窖、迎驾贡酒前三季度分别实现净利17.42亿元、12.96亿元、6.00亿元。


众所周知,白酒市场上,金种子酒与古井贡酒、口子窖、迎驾贡酒并称为徽酒“四朵金花”。


换言之,金种子酒已沦为拖油瓶,明显掉队。


正如白酒营销专家晋育峰所言,经过大浪淘沙,徽酒的竞争格局已被打破,金种子酒在业绩滑坡中被越甩越远,已跌出徽酒第一梯队。


此外,拉长时间轴来看,金种子酒的乏力表现更为直观。


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7年,金种子酒营收分别为20.8亿元、20.75亿元、17.28亿元、14.36亿元、12.9亿元;净利分别为1.33亿元、8856万元、5208万元、1702万元、819万元。


计算发现,其营收增速和利润增速均为负值,其中净利增速分别为-76.22%、-33.64%、-41.19%、-67.32%、-51.88%。


与之相应的,金种子酒的经营现金流也明显承压。


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82亿元、-2.48亿元、-1.84亿元和-1.73亿元,一直处于净流出状态。


何以有如此颓势表现呢?


专家表示,金种子是中国区域酒企的代表之一,自身也曾是精准价格带战略的成功案例,但伴随着中国整体消费升级,金种子品牌建设滞后,价值感较低,导致其整体产品结构升级艰难。


努力身影


曾经的区域优等生,如今沦为拖油瓶,金种子酒“内心”难免会有较大落差。为挽回颓势,其曾做过不少努力。


比如,2018年金种子酒曾力挽狂澜,实现盈利正增。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金种子实现营业总收入13.15亿元,同比增长1.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44.09%。


然而,这一成绩并非实力进步,而是卖地取得。


果然,2019年业绩再次打回原形。


再比如,金种子酒也试图压缩费用、节约成本以减缓业绩下滑。其中2014年的销售费用为7.97亿元,到2018年下降至3.14亿元,减少逾五成。


并且,2019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与去年同期相比都在下降,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则增长11797.28%。


不过,与“卖地”一样,“节流”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也只是暂时之举。事实上,在此期间其酒类产品的毛利率不断走低。


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8年,公司酒类产品的毛利率分别是68.32%、66.70%、64.66%、63.15%和61.42%,同比分别减少3.11%、1.62%、2.04%、1.51%和1.73%。


由此看来,一番努力之下,业绩没得到根本改善,盈利能力也持续下降。


此外,金种子酒业还曾寄希望于多元化发展,将触角逐渐伸向药业、地产、保健酒等领域,但最终成果有限。


内外夹击


与今世缘类似,激烈的市场竞争,是金种子颓势的重要考量。


白酒业向来有‘西不入川,东不入皖’的说法,意思是这两个省的竞争非常激烈。


不过,随着头部酒企的规模扩张,这种格局已被打破。


白酒行业专家、温和酒业总经理肖竹青表示,安徽市场的竞争很激烈,一个是省内酒企,如古井贡酒、口子窖、迎驾贡酒等与金种子酒间的竞争;另一个是省外的茅台、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等在下沉抢占安徽市场,所以金种子酒的压力很大。


众所周知,安徽是金种子酒的根据地,与今世缘一样,金种子酒也严重依赖省内市场。


据2018年年报显示,其省内一年销售收入7.27亿元,占全部销售收入的83.04%。


来看看金种子酒的市场份额。


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在250亿的安徽白酒市场,2018年金种子酒省内市占率仅4.23%,同期古井贡酒和口子窖的市占率分别为23.86%、14.24%。


2019年前三季度,金种子酒来自安徽省内和省外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13亿和0.71亿元,同比下滑分别为32%和29%左右。


显然,金种子酒的市场优势有限。


从省外酒企下沉竞争来说,一二线酒企从高端市场一直下沉到次高端及以下市场。在安徽省的高端与次高端市场上,到处是茅台、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剑南春等名酒的身影,就连30元以下的低端市场也被牛栏山、老村长等规模较大的外来品牌占领。


如此竞争态势,一旦省内品牌掉以轻心,省外品牌便会加快渗透速度。金种子酒的表现看,其品牌价值和市场份额正逐渐受到威胁。


对此,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金种子酒作为典型的区域型白酒企业,在头部企业以及二线强势品牌的压迫下,亏损是必然的。


随着整个白酒行业分化更明显,对于中小型的区域型白酒而言,受到的挤压会更厉害。如果2020年金种子酒业绩不能得到明显改善的话,后续不排除会被其他大型酒企并购的可能。”


上述言论,并非夸大。


换帅之举


面对各大对手的虎视眈眈,大本营市场受排挤,业绩掉队的尴尬局面,金种子酒的高层出现更替。


2020年2月28日,金种子酒发布第六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决议公告,宣布选举贾光明为公司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聘任张向阳为公司总经理;聘任金彪为公司董事会秘书;聘任陈兴杰、徐三能、李芳泽为公司副总经理,均任期三年,自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本届董事会届满为止。


实际上,早在2019年10月21日,金种子酒就发布通知,提名贾光明为金种子集团董事长、总经理人选,并履行相关程序。


任命之锤敲下,金种子酒正式进入“贾光明”时代。


公开资料显示,贾光明历任界首市政府副市长,颍州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阜阳市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


贾光明曾在与经销商的座谈会上表示,“公司与代理商是“一家人”,我非常赞同厂商命运共同体的说法,白酒是消费品行业,一定是以市场为重点,那么市场应相信谁?应相信我们的代理商,厂家始终是代理商的大本营,始终是为代理商服务的。”


业界猜测,渠道将会是贾光明发力的重点。


同时,贾光明还提出了四大导向的营销策略,一是以目标为导向;二是以问题为导向;三是以结果为导向;四是以价值为导向,精准落实公司各项营销动作,不折不扣坚定执行。


不过,对于更换董事长的做法,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并不看好,他认为换帅对于金种子酒业而言,并没有较大帮助。金种子酒业作为区域型中小型企业,当白酒行业进入大分化、大规模、大运作、大资金以及大战略的重要节点,金种子酒业的亏损成为必然。


今世缘、金种子酒的突围劫


分化洗牌 突围劫冷思


这种必然之态,拷问着今世缘、金种子酒的突围能力。


而当前的疫情,更提升了突围难度。


放眼白酒业,不可避免的错失了春节档的黄金时段。不少白酒囤积在消费者或经销商手中,市场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这必然会加大企业销售压力。


天风证券食品饮料行业首席分析师刘畅认为,疫情对区域酒企、地方酒企及中低端市场影响最大。


方正证券表示,疫情并不改变行业长期向上的趋势,不影响企业内在价值,行业价位升级和品牌集中趋势继续强化。今年的影响属于黑天鹅事件,不改变企业内在价值,疫情过去后,业绩趋势会持续。


换言之,行业分化、头部效应仍在加速进行。二八效益下,底部企业注定逃不过被收割的命运。


白酒营销专家、中原基金董事晋育锋也表示,“对省酒龙头以下的酒企而言,疫情过后都是水深火热。”


强者恒强、弱者恒弱。显然,留给今世缘、金种子酒的改变时间已不多。内外交困之际,如何突围,铑财将持续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