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無悔入華夏,清朝最忠心的藩屬,到了民國時期還不忘前來進貢


清朝有個藩屬國,一直把清朝奉為宗主國,每年都要向其進貢,表達忠心。

即便是清朝滅亡後,它對中國仍然不離不棄,堅持向民國政府進貢,沒有停止。

一直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這個國家依舊保持了這個習慣,誰勸也不行,非要這麼做,因為他們只認得中國政府,誰都不認。

此生無悔入華夏,清朝最忠心的藩屬,到了民國時期還不忘前來進貢

中國歷史悠久,是“天下”的中心,四海嚮往的國家,一千多年以來,中國一直被周圍的小國敬仰,從未間斷。

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國泰民安,文化燦爛,是公認的疆域廣大的"天朝上國"。

所以歷朝歷代,都有許多小國甘心來朝賀中國,把中國當做他們的保護傘,願意俯首稱臣,向中國進貢,比如高麗、越南、緬甸、爪哇等。

尤其是在明朝永樂年間,鄭和數下西洋之後,中國向周邊國家展示了雄厚的國力,給大家帶來了很多商機,很多國家爭先恐後跟中國保持友好關係。

此生無悔入華夏,清朝最忠心的藩屬,到了民國時期還不忘前來進貢

那個在民國期間依舊向中國進貢的小國,在這個群體中並不顯眼,是一個我們被遺忘的前屬地,但是他們沒有把中國遺忘,依舊痴痴地迷戀著中國,他們現在仍然對外界聲稱,他們願意跟中國交往,即使是子孫後代也不會改變對中國的友好態度,義無反顧地跟著中國。

中國曾經有那麼多的屬國,但是由於清朝時期實行閉關鎖國政策,被歐洲列強洞開了國門,開始了百年屈辱捱打的歷史,開始了無休止割地賠款,國力受到削弱。先後被英、法和俄國入侵,後來又被東鄰小國日本蹂躪,欺負的慘不忍睹。

中國曾經的20多個藩屬國,一見中國被欺辱到朝不保夕,自顧不暇,全然沒有了天朝上國的威嚴,加上自己也被列強環伺滲透,不得已之下為求自保,都先後離開了中國,被列強納入他們的勢力範圍乃至被直接吞併,比如朝鮮、比如琉球。

此生無悔入華夏,清朝最忠心的藩屬,到了民國時期還不忘前來進貢

但是,患難見真情,有一個國家對中國一直保持執著,始終沒有選擇離開,這個小屬國的名字鮮為人知,它叫坎巨提。

坎巨提是個非常小的地方,小到在地圖上幾乎找不到,像螞蟻一樣,但是它的戰略位置非常重要,向西北是中國通往阿富汗的必經之路瓦罕走廊,它是連接在中國和中亞的紐帶。

坎巨提也是通向帕米爾高原的交通要道;向南則扼守著從興都庫什山通向印度的咽喉。向東北則可以到自己夢寐以求的祖國——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色勒庫爾。

此生無悔入華夏,清朝最忠心的藩屬,到了民國時期還不忘前來進貢

坎巨提是鑲嵌在喀喇崑崙山大峽谷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它的縱向也就是東西寬約10公里左右,橫向也就是南北長約300公里。兩邊高山林立疊彩峰嶺,中間一條大河潺潺流過,兩岸牛歡馬叫,羊兒放歌。有幾座山谷堰塞湖,湖水清澈見底,風光秀美。

此生無悔入華夏,清朝最忠心的藩屬,到了民國時期還不忘前來進貢


這裡有村莊25個,清朝時期城中的居民有兩千多人,周圍的村民有5000多人,各級頭領百餘人。

如果有外敵入侵,他們便全民皆兵,利用險要地勢跟敵人拼死決戰。

但畢竟他們人數太少,勢單力薄,在如狼似虎的侵略者面前就是弱者,因此他們深知背靠大樹好乘涼的道理,於是他們就把強大的中國作為靠山,主動申請成為中國的屬國,得到清朝政府批准後,他們態度誠懇,堅持每年向朝廷進貢,千里迢迢,不辭辛勞,風雨無阻。

由於坎巨提執意要進貢,朝廷也不好拒絕,但念及他們人少,經濟條件不好,收入不多,就象徵性地讓他們每三年向中國政府交貢砂金一兩五錢。朝廷也不虧待,回賞大緞兩疋。

此生無悔入華夏,清朝最忠心的藩屬,到了民國時期還不忘前來進貢

每年進貢的使者要進京的時候,皇帝都要早早地安排最好的賓館接待,讓外交官預備豐盛的美酒佳餚招待,最後皇帝還可能要親自接見,並設宴款待。

最後進貢使者回去的時候,朝廷還要賞賜若干綾羅綢緞,回贈奇珍異寶。

並且朝廷還會派專人一路護送,沿途驛站好吃好喝招待,直至使者安全回國。

1891年後,坎巨提被英國人侵佔。

由於坎巨提戰略位置,物產豐富,所以在列強眼裡就是一塊肥肉,他們對這裡垂涎三尺,虎視眈眈。

道光年間,克什米爾國王熱吉苦羅普散曾經命令自己的戰將布甫山率5000精兵侵犯坎巨提,被當地軍民齊心協力殺退。

此生無悔入華夏,清朝最忠心的藩屬,到了民國時期還不忘前來進貢

光緒年間,貪婪的俄熊入侵帕米爾,英國人得知後派兵進入坎巨提,用花言巧語說服當地人允許他們修路以抗擊俄國入侵者。

不久之後,英國印度總督每年都向坎巨提撥出鉅款,以坎巨提富國強兵抵禦俄羅斯入侵為名,企圖漸漸把坎巨提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

不過坎巨提人民一直堅持反抗英國的控制,始終不承認英國對這裡的佔領,他們對中國擁有深厚的感情,雖遊走於各方勢力之間,但依舊把中國當做自己的宗主國。英國對坎巨提統治期間,那裡的人民的反抗從來就沒有停止過,他們以各種形式進行反抗,讓英國人不勝其煩,他們不得不尊重坎巨提人民的感情,允許他們繼續向中國政府進貢,清朝代表與英方代表達成協議,坎巨提算是某種形式上的中英兩屬狀態。

一直到民國時期,坎巨提還在按照舊習前往中國新疆地區政府陸陸續續進貢、走動。1947年印巴分治之後,此地歸屬克什米爾巴方控制區境內。

此生無悔入華夏,清朝最忠心的藩屬,到了民國時期還不忘前來進貢

嚴格說來,1891年英國就佔領了坎巨提,並實施了有效管轄,而且這裡本來就不是中國領土,只是屬地而已,清政府和繼之的民國政府也都沒有對這裡實施過有效管轄,事實上,民國時期的地圖上,坎巨提也一直被標註於國境之外。

1963年中巴簽訂邊界協定之前,坎巨提一直屬於巴方管轄。正式劃界後,我們也尊重並沿襲了現狀,且收穫了巴方控制的喀喇崑崙走廊,以及一個牢不可破的鐵桿兄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