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元謀:金沙江水提灌澆出脫貧幸福花

“站在村口的山崗上就能看見金沙江,但夠不著、用不上,天不下雨吃不上水,地裡的莊稼都被烤焦了,可江水就這麼白嘩嘩從家門口流走了。”回憶過去的日子,元謀縣姜驛鄉姜驛村黨支部書記羅正富感慨萬千。

“江畔之北,赤地百里,金沙江滾滾東流過,不見兩岸風吹稻花香。”長久以來,姜驛鄉都是“看天吃水,看天用水”,資源型缺水和工程型缺水導致的乾旱,已長期阻礙當地產業發展和民生保障的“痛點”。

云南元谋:金沙江水提灌浇出脱贫幸福花

金沙江水提灌澆出脫貧幸福花

2016年,投資5007.25萬元的金沙江提水工程開始建設,通過金沙江上規模最大的光伏水泵系統,將江水經三級抽取至相應儲水點後,再通過架設管道把水輸送到村到戶。

兩年後,項目完工,每天可抽水1440m³,年供水量達52.08萬m³,有效解決了姜驛鄉13672人和近7萬畝林地農田的生活生產用水難題。

在貢茶村貧困戶李進學家,擰開院子裡的水龍頭,只見清涼潔淨的自來水噴湧而出。“以前吃水困難,人背馬馱,來回一個多小時,喝了還會拉肚子。”說起以前吃水難的苦日子,貢茶村貧困戶李進學不禁感嘆連連:“現在不僅人有水吃了,牲口、果樹這些都能吃上水了,還有人經常檢測水質,天再旱吃水也不愁了。”

昔日赤地百里,今日瓜果飄香。通過實施提水工程,如今的姜驛鄉“水源—大水池—小水池—水窖—農戶”的供水體系已基本形成,“靠天吃飯”的狀況逐步得到改善,產業得到

云南元谋:金沙江水提灌浇出脱贫幸福花

金沙江水提灌澆出脫貧幸福花

快速發展。在清涼甘甜的金沙江水滋潤下,全鄉通過發展蜜桃、甜杏、櫻桃、芒果等特色經濟林果種植和肉牛、黑山羊、土雞等養殖業,已逐步構建起“一村一品”產業發展格局,產值不斷增加,貧困群眾穩定增收,正一步步向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邁進。

據統計,姜驛鄉現已脫貧1400戶4831人,8個深度貧困村退出,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的36.9%降至2019年底的0.17%。

“提水工程的實施,解決的不只是生產生活用水問題,更改變了群眾的生活習慣,更提升了大家的精神面貌,鞏固了姜驛的脫貧成效。”鄉黨委副書記、鄉長蔡順軍說。

雲南網記者 饒勇 通訊員 杞樹超 崔麗洪 攝影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