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豆浆违法广告案,被罚30万

永和豆浆违法广告案,被罚30万

文 | Rita Zeng

近期,上海公布2020年第一批虚假违法广告典型案例,共12起。

12家违反广告法案的公司为:

玫丽盼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被罚50万元)上海林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被罚35万元)永和食品(中国)股份有限公司(被罚30万元)上海江城皮肤病医院有限公司(被罚25万元)上海赢领眼镜有限公司(被罚22万元)上海中智国际教育培训中心(被罚12.12万元)上海智美颜和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公司(被罚12万元)上海云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罚款(被罚10万元)上海信仁中药制药有限公司罚款(被罚10万元)上海蓝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被罚10万元)

元向(上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被罚7.88万元)上海松郡实业有限公司(被罚4.9万元)

12家共计罚款228.9万元。这些公司涉及违反的内容,主要为广告词与产品功效不符,虚假承诺,混淆概念,以及使用“最先进”、“唯一”等“绝对”用语,或者用虚假图片欺骗消费者。其中上海赢领眼镜有限公司在广告宣传中使用低俗内容来吸引消费者眼球。

玫丽盼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则使用了错误的中国版图。在其官方网站的广告中,出现的“玫丽盼全球化分布”地图上,“香港”、“台湾”两地被单独列出,被绘入全球地图,同时地图中将中国大陆以红线标出,未包括台湾岛和海南岛,并以不同颜色将台湾岛和海南岛与大陆地区进行显著区分。

永和食品(中国)股份有限公司的某微信公众号中发布了含有“永和豆浆的产品作为国礼走进各国驻华大使馆”的内容进行广告宣传。但事实上,永和豆浆是在非正式场合向个别使馆工作人员赠送,与广告宣称严重不符,最终被罚款30万元。

此次,上海披露违反广告法案的公司,目的主要在于加强广告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加曝光力度,让消费者来监督品牌,同时提高消费者识别违法广告的能力。

近期李湘在直播向消费者介绍羊肚菌时的内容,也被指出涉嫌违反法律。北京市第十届律师协会副会长邱宝昌表示,李湘的直播内容违反了《广告法》第九条,使用了“国家级”、“最高级”绝对性语言。同时在描述羊肚菌的功效时没有区分其药用和食用,容易误导消费者。并且食品广告内容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第73条。

永和豆浆违法广告案,被罚30万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品牌宣传渠道越来越多,政府加强监督和审查,以及及时披露违反公司信息,在增强消费者警惕感的同时,能够对品牌进行震慑,打着虚假宣传的品牌终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而直播平台的快速崛起,让网红带货成为驱动品牌销量的重要阵地,但如何保障消费者权益,和一旦违规,网红和平台又该承担怎样的责任,也值得深思。

问卷调查

永和豆浆违法广告案,被罚30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