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與悲哀》背後的虛無:川端康成為何覺得"死"才是"生"?

《美麗與悲哀》背後的虛無:川端康成為何覺得

作為日本文壇一代巨擘,川端康成無疑是一個高產的作家,在1914年開始寫《十六歲的日記》後,他幾乎每年都有產出,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積極寫作的作家,卻在自己的文學作品中不斷提到“死”和“自殺”這兩個概念。

川端康成曾在《川端康成文集·文學自傳》裡說過:“我沒有孩子,亦不能成為守財奴;同時,也看見成名後的空虛。我所有的,只是戀情。那是我至關重要的生命之綱。”

在川端康成的心中,愛情才是至高無上的,而他緊接著又說,“我的戀愛是剃頭挑子一頭熱,……我無法使僅有的妻子幸福抑或不幸。我只能突然地令其喪失生活能力,成為空虛、絕望的女人。”他對於在自己心中僅剩下的,讓他至關重要的愛情也心生無望。

《美麗與悲哀》發表於1961年,文中著重描寫了男主人公大木年雄年輕時期的情人上野音子這一形象。川端康成通過這一形象闡述了他心目中的戀情與純潔,但同時通過對音子與男主情感的描寫又表現了他內心的虛無與悲哀。

要具體解釋帶有川端康成個人特色的虛無主義還需先從虛無主義的意義及川端康成的生平說起。

一、川端康成在虛無主義中找到慰藉

1.虛無主義地提出

虛無主義”起源於拉丁文“nihil”,表示什麼都沒有,最早是由弗里德里希·海因裡希·雅各比引入哲學領域。在這時,虛無主義有很多種含義,比如,有的認為人是從神性世界流落的異鄉人,而神是充滿了裂痕與矛盾的,人必須要將上帝殺死才能得救,這種思想被稱為諾斯替主義。

《美麗與悲哀》背後的虛無:川端康成為何覺得

又比如尼采的柏拉圖主義,認為人們感官所體會到的“現實世界”是虛無的,他只是真實存在的“理念世界”的微弱投影。這些都屬於虛無主義的主流含義,但川端康成所持虛無主義又與這些主流情況有所不同。

2.川端康成與虛無主義

川端康成生活在一個戰亂頻發的年代,雖然他因為文壇大師的身份被社會所尊崇,從而未受到太多戰火波及。但他看著國內每天都有無數貧困弱小的人類在因為戰火而流離失所,國外無數的年輕生命因為無情戰爭而隕落。

甚至在最後,這些人的努力並沒有得到好結果,日本在1945年8月21日正式宣告投降。那一瞬間,川端康成內心是受到了極大衝擊的,早年間,他雖然因為國內政治形態雜亂,國民生活痛苦而滿心從各種宗教裡頭尋找慰藉,最後在糅合了西方虛無主義,老子的“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莊子的“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等道家虛無思想後,形成了一套 “即使對生活的興味越來越淡薄了,我的精神自覺和願望也更為堅定。” 這種還能讓自己保持積極態度的虛無主義。但這種積極態度在日本戰敗和好友接連死去後逐漸轉為消極。

二:《美麗與悲哀》中隱藏的虛無主義

1.《美麗與悲哀》講述了什麼?

《美麗與悲哀》是以一個有妻有子的男人大木年雄出軌了一個十六歲學生上野音子的故事開始講述的,在故事的開始,五十五歲的大木突然想起了自己在二十四年前愛上的情人上野音子,他希望能到京都去和上野音子一起聽一次除夕的鐘聲。

《美麗與悲哀》背後的虛無:川端康成為何覺得

在遇見上野音子後,大木認識了音子的女弟子坂見慶子,為坂見慶子所誘惑,兩人發生了婚外情。然而實際上,坂見慶子與上野音子之間有著不一樣的關係,上野音子因為對大木的深沉愛戀,下意識將情感寄託在了坂見慶子身上。

坂見慶子憤怒於大木的花心與音子的痴心憤而報復,先是引誘大木與其發生關係,隨後又引誘大木的兒子太一郎與其在一起,最後太一郎在慶子強烈建議的遊湖一事中溺死。

2.為什麼從《美麗與悲哀》中能看到川端康成的虛無思想?

川端康成在《美麗與悲哀》中對於音子的畫有這樣一番描寫:“那是一朵正面牡丹,花朵比真花還大。花葉很少,下方有一個白色的蓓蕾。……那大大的紅色牡丹奇特地從深處閃著孤獨的光。”這朵奇異的牡丹花指代的正是對於愛情忠貞不渝且奉獻一生的上野音子,也是指代的川端康成心目中的愛情。

上野音子為大木獻出了自己的第一次,為了大木打胎,甚至在大木離開她二十四年後依然深愛著大木,可以說,她的一生自見到大木開始就成了與大木愛情中的囚徒。

然而這位川端康成心目中“忠貞愛情”的代表在故事的最後什麼也沒有得到,空餘虛無。

三:川端康成命運多舛,認為“死亡”才是“永生”

1.川端康成命途多舛的身世。

《美麗與悲哀》背後的虛無:川端康成為何覺得

川端康成兩歲喪父,三歲喪母,十歲時姐姐患病死亡,十五歲時祖父離世,小小年紀的他只能去往舅舅家裡,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

親人接連離世為川端康成的虛無主義提供了誘因,他在《獨影自命》中寫道,“親近的人去世了,隨心靈空虛而來的痛苦是必然的。”

接著隨著時間流逝,他的朋友們也接連歸天,他感嘆,“對他們的死也沒有充分的悲哀。我到底為什麼喪失了這種愛的幸福和悲傷的幸福!”這句話不由得讓人想到《局外人》裡的的莫爾索的“今天,媽媽死了。也許是昨天,我不知道。”

然而,莫爾索並不是真的對一切漠不在乎,在他冷漠的外表下是一種“執著而深沉的激情。”

對於親情缺乏的川端康成來說,十七歲時的初戀是無比美好的。他在《美麗與悲哀》一書中寫到的大木年雄出版的描述他與上野音子情愛故事的書籍《十六七歲的少女》應當也與這件事有關。然而讓川端康成心悸不已的初戀以對方匆匆留下一紙訣別信而告終,信中甚至都沒有寫明他們分手的緣由。

這件事讓川端康成

對於愛情有種先得後失的特殊感情,他在《文學自傳》中寫道,“姑娘棄我而去,但十年之後,她卻來到我的家中,看見我那欣喜若狂的神態,內人氣得哭罵。”

這裡就表現了他對於初愛始終戀戀不忘,但後來他又說“但卻僅此而已。女人如今身心兩敗。”因此,他對於美好愛情的嚮往最終就停留在了少女的十六七歲。

《美麗與悲哀》背後的虛無:川端康成為何覺得

然而,在《美麗與悲哀》中,為了愛情先是“十七歲和大木分離時,音子已經有了終生不嫁的念頭”,後又在知道了大木與慶子一事後仍舊愛著大木的上野音子,被川端康成改成40歲時風韻猶存且一直忠貞於愛情的上野音子,最終還是一無所得。

從這裡能看出他在憧憬愛情背後的虛無思想。正是虛無思想的引領,讓他有了死即生的想法。

2.經受兩次世界大戰的精神折磨。

在希特勒自殺後,許多忠心跟隨他的德國士兵都選擇了自殺,他們不敢相信自己無比相信的理念竟然是錯的,有那麼多無辜的生命竟然因為自己的錯誤而消逝,於是在承受不住巨大打擊的情況下憤而選擇自殺。

這種情況和二戰後日本的情況有某種類似,當時,川端康成雖然悲哀於日本國內因為戰亂而民生凋敝的情況,但對於日本天皇的理念是信服的,否則也不會在日本戰敗後久久不能釋懷。這一點從他的徒弟兼好友三島由紀夫創建

試圖復辟天皇制度的“盾會”可見一斑,當三島由紀夫因為“盾會”兵變失敗而在1970年11月25日自殺,過後不久,川端康成便在1972年4月自殺身亡。

3.希望在各類宗教中尋求寄託。

深受各類情感折磨的川端康成曾迫切的從各類宗教中尋求寄託。早期,他試圖信仰基督教,然而這樣並沒能給他空虛的心靈帶來半點慰藉,後來他接觸到了道家“有無”的思想和佛教“輪迴”的思想,這些思想可能讓他覺得那些因戰亂死去的人並沒有死,他們去向了“永生”。

同時,這種思想也讓受到西方“虛無主義”影響的他看到了希望。道家講究一切皆從“無”中來,“無”即為“有”,“無”是“萬物之始”。他認為自己能在虛無中找到“有”,找到精神慰藉,並以此保持積極態度。

《美麗與悲哀》背後的虛無:川端康成為何覺得

川端康成晚年對於佛教尤為喜歡,佛教講究輪迴,靈魂不滅,因此他對於死亡並不害怕,但他也不崇尚為死而死,他希望自己能平順地接納死亡到來。

四:積極虛無主義轉為消極虛無主義

讓川端康成相信“死”即是“生”的原因是他內心的虛無思想,而虛無思想的成因是他苦難的童年和深受日本戰火戕害的日本國內混亂的生活情況。他缺乏親情連失親人以及初嘗情愛滋味卻又被迅速拋棄的經歷讓他的內心敏感,也讓他對於愛情有了“十六七歲的少女”這種執念。

但當時的他通過糅雜了各種虛無思想讓自己活了下來。可是在晚年,經受了日本戰敗,好友接連辭世後,他的虛無思想逐漸由積極轉向消極,雖然他在自己的作品中經常寫道“我討厭自殺”,但他的討厭不是不喜歡自殺這種行為,而是不喜歡為了死而死這一做法。

最後在好友三島由紀夫死去後,他便再承受不住這種虛無的悲涼,自殺離世。

參考文獻:

《美麗與悲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