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仙:下面高乡的向阳花

赤脚医生向阳花,全乡农民人人夸。

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暖万家。

出诊愿翻几道梁,采药敢登数丈崖。

西医临床赛专家,行医路上铺彩霞。

洪涛山下把根扎,马营河畔献年华。

古稀乔仙为大家,下面高乡不忘她。

远离城镇地势偏,缺衣少药看病难。

身背药箱行千里,为民服务赤脚仙。

还记得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赤脚医生吗?那个时代,国家贫穷,医科专家缺少,一群仅仅经过简单培训、没有编制的赤脚医生,凭着极其简陋的医药设施和对治病救人的极大热情,担负起了数亿中国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并在人们心中积攒下永远的温暖。他们身背药箱走遍千家万户为老百姓看病送药、排忧解难。


乔仙:下面高乡的向阳花

乔仙,中共党员,现年69岁,平鲁区下面高乡赵家窑村人,她是一名乡村女赤脚医生。1969年,她因为表现优秀被公社选拔为赤脚医生,到平鲁县办卫校接受全科医学培训一年。培训结束后,她回村开始担任赤脚医生,为村民们治疗头痛脑热、擦伤碰破等日常疾病。在当时那个医疗资源极度匮乏的年代里,这既节省了村民的看病时间,又减轻了村民的看病负担。当时,山区乡村贫穷落后,卫生条件恶劣,医疗设备简陋。除了一个药箱,几片普通药片,一支针筒,几块纱布外,别的卫生器具几乎没有。年轻时,她背着沉重的红十字药箱,穿着白褂,一年四季不论风吹雨打,总是走家串户看病救人。


乔仙:下面高乡的向阳花

乔仙在她近50年的医疗生涯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仅医德高尚,而且医术精湛。多年来,她一直深受全体村民的一致爱戴与敬重。村里谁有个头疼脑热发烧的,都去卫生室找她。在给孩子看病时,她一边耐心地抚慰哭闹的孩子,一边观察孩子的状态、症状,然后仔细地开药,耐心地嘱咐大人给孩子的吃法和用量,几乎是药到病除。平日里只要村民有需要,不管什么时候,不管天气多恶劣,乔大夫立马起身,即刻赶往有患者的村民家里,毫无怨言。在1978年8月的一个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晚上,乔大夫为了给上面高一名妇女接生,险些被马营河上游咆哮而来的洪水卷走。

由于她丰富的工作经验、高超的医术,崇高的医德,成为了下面高乡赤脚医生行列中的佼佼者。经乡卫生院推荐,多次去平鲁县卫生局县医院培训、学习临床救治。后经卫生主管部门严格考核,乔仙获得乡村医生医疗证书、妇幼保健证书、中医行医证书等。乔仙作为一名优秀的乡村医疗工作者,并非浪得虚名。特别是在我国计划生育年代,多次被下面高乡卫生院计划生育执行组推选为主力队员。其间,乔仙大夫不仅对医疗工作尽职尽责,而且对党的计划生育政策深入传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下面高乡历年出色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生育指标作出了巨大贡献。在80年代初,乔仙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兼职红崖村妇联主任和赵家窑党支部书记。


乔仙:下面高乡的向阳花

如今,她即将进入古稀之年。多年来,因为她一直心系群众,酷爱医术,全家人对她也是意见颇多,尤其是因为她工作繁忙,孩子10岁才入学,使得丈夫既当爹又当娘。但是乔仙并不后悔,她说治病救人是她的本分,为此她乐此不疲,为此她甘愿奉献一切。

乔仙就是下面高乡的向阳花,“不眠之夜守望着病人、春夏秋冬顾不上家人”是她的真实写照,“崎岖山路上疾步如飞、冰天雪地里治病救人”是她的工作常态,她用用仁心呵护了孱弱的乡亲,用妙手换来了生命之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