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到“世界睡眠日”了,今天睡好了嗎?


很快到“世界睡眠日”了,今天睡好了嗎?

很快到世界睡眠日了,今天睡好了嗎?

睡眠,是我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成年人按平均每天睡眠8小時來計算,一天就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睡覺,一輩子有20—30年在睡覺。睡眠是我們恢復精力,保持健康的重要前提,我們經常把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飲食,適當的運動並稱為維持人體健康的三要素。

如果長期失眠,勢必會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重大的不良影響。幾千年前的醫書《十問》中就講:“一日不臥,百日不復。”更何況是長期失眠呢?中醫學認為長期失眠首先傷陰損腎,進一步會傷心及其他臟腑,導致人體陰陽失衡,引發更多的疾病。現代醫學也認為長期失眠容易造成人體精神緊張、焦慮、煩躁,擾亂內分泌,與冠心病、高血壓等疾病的發生有密切的關係。

而我們現代社會,失眠這種現象有顯著增加的趨勢。據有關數據顯示,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大城市成人經常失眠者高達20﹪以上,尤其是對於中老年人而言。這種現象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事實上,失眠在世界上很多國家普遍存在,特別是在一些發達國家如英國、日本等。

正是基於這個事實,國際精神衛生和神經科學基金會在2001年發起,把每年3月21日定為“世界睡眠日”,以引起人們對睡眠的重視,對睡眠危害健康的事實予以警惕。並且每年的“世界睡眠日”都有不同的主題。

很快到“世界睡眠日”了,今天睡好了嗎?

每年“世界睡眠日”的主題:

2001年,睜開眼睛睡

2002年,開啟心靈之窗,共同關注睡眠

2003年,睡出健康來

2004年,睡眠,健康的選擇

2005年,睡眠與女性

2006年,健康睡眠進社區

2007年,科學的睡眠消費

2008年,健康生活,良好睡眠

2009年,科學管理睡眠

2010年,良好睡眠有益健康

2011年,關注中老年睡眠

2012年,科學管理睡眠

2013年,關注睡眠,關愛心臟

2014年,健康睡眠,平安出行

2015年,健康心理,良好睡眠

2016年,美好睡眠,放飛夢想

2017年,健康睡眠 遠離慢病

2018年,規律作息 健康睡眠

2019年,規律睡眠 益智護腦

祖國醫學自古就認為充足的睡眠對於維持人體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常稱睡眠為“眠食”,為日常養生之關鍵要素。

很快到“世界睡眠日”了,今天睡好了嗎?

為什麼會失眠?

那麼人們為什麼會失眠呢?引起失眠的原因是非常多的,我們總結如下:

其一,心理因素。長期精神緊張或壓抑,生活和工作的壓力,人際關係緊張等因素是造成人們失眠的一個重要原因。

其二,起居失常。現代生活的一個重要變化,就是所謂的“夜生活”豐富了,尤其是在一些大中城市。往往在該睡覺的時候,還在看電視、上網,與朋友一起宵夜、跳舞、KTV等。

古語常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中醫養生的角度來看,這句話還是有現實意義的。中醫學認為,夜晚屬陰,白晝屬陽。夜晚陰氣漸盛,陽氣漸消,人們就應該儘早去睡覺,來充分的養陰;旭日東昇,陽氣漸長,陰氣漸消,人們就應該及時起床活動、工作來充分養陽。這樣才能保證我們人體的陰陽平衡,身體無恙。長期熬夜,人體的陰陽必然失調,就很容易造成失眠,並且會進一步損害人體健康。現代醫學也認為,長期熬夜很容易使人體內分泌失調,“生物鐘”紊亂,而致失眠。

其三,身體因素。由於身體的一些疾病而影響睡眠,例如風溼性關節炎、胃病、痛經、咳嗽、心臟病,以及女性生理期等因素都會影響睡眠,導致失眠。

其四,環境因素。如噪音、過冷、過熱、蚊蟲叮咬等等均會影響睡眠。尤其值得大家注意的是,一些城市夜晚燈光照明過多過強,也會造成所謂的“光汙染”,影響睡眠。

其五,一些食物、藥物因素。例如白天喝濃茶、咖啡過多,其內所含的茶鹼、咖啡因等成分容易讓人興奮而造成失眠。

其六,其他因素。如年齡因素,一些老年人因年老體衰,氣血不足而致失眠,正如中醫學所言:“年老人陽衰不寐”。睡前劇烈運動、過飢、過飽等原因,都有可能造成失眠。

很快到“世界睡眠日”了,今天睡好了嗎?

失眠的日常養生

祖國醫學認為,失眠是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人體心神逆亂所致,也與肝、脾、腎等內臟功能失調有關。故,中醫養生調理失眠,多從養心寧神為核心的一整套方案進行,其效顯著。在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些調理失眠的較簡單易行的養生方法,供大家參考使用。

中成藥調理:由於失眠的病因複雜,且對應的中成藥較多。我們把失眠分成三種最常見的類型分別進行調理,以貫徹“不一樣的身體,不一樣的養生”的主旨,提高療效。

1、心腎不交型:失眠,並伴有舌紅苔少或無苔,口乾嗜飲,耳鳴頭暈,手足心熱,腰膝痠軟,心中煩躁,盜汗,小便黃,大便乾等。可用中成藥:天王補心丹。

2、肝氣鬱結型:失眠,並伴有煩躁易怒,悶悶不樂,胸悶,兩脅脹痛,眼睛乾澀,女性可伴有乳腺增生、月經不調等。可用中成藥:加味逍遙丸,瀉肝安神丸。

3、心脾兩虛型:失眠,並伴有健忘,乏力,食慾不振,頭暈目眩,面色發黃或蒼白等。可用中成藥:歸脾丸+複方阿膠漿。

藥膳養生:失眠者可以多食蓮子、藕、銀耳、黑米、黑芝麻、黑豆、大棗、小米、山藥等。

食療方一:小米養心粥

取小米100克、蓮子(去芯)20克、枸杞子15克,共煮粥飲。

功效與適用人群:養心寧神,補肝腎。可用於睡眠質量差,失眠者,尤其是心腎不交型失眠者。

食療方二:雞心青皮湯

取新鮮雞心100克、青皮10克、百合10克,姜、蔥、鹽、糖等各少許,先把雞心切成片在開水裡汆一下以去其腥味,然後與青皮、百合等共煲湯食之。

功效與適用人群:養心安神、理氣,可用於睡眠質量差、失眠者的日常保健,尤其是肝氣鬱結型失眠者。

食療方三:黑米大棗粥

取黑米100克、大棗10枚、花生30克、銀耳30克、糯米30克,共煮粥飲。

功效與適用人群:養血安神,可用於氣血虧虛、身體虛弱伴有失眠多夢者,尤其是心脾兩虛型失眠者。

經絡養生:早晚用掌根向下推足手少陰心經(上肢段)30~50遍,向上推足少陰腎經(下肢段)30—50遍,分別揉按內關、神門、太沖、湧泉等穴位,每穴3~5分鐘。

很快到“世界睡眠日”了,今天睡好了嗎?

手少陰心經圖

很快到“世界睡眠日”了,今天睡好了嗎?

足少陰腎經圖

很快到“世界睡眠日”了,今天睡好了嗎?

內關、神門穴位圖

很快到“世界睡眠日”了,今天睡好了嗎?

太沖穴位圖

很快到“世界睡眠日”了,今天睡好了嗎?

湧泉穴位圖

中藥泡足:益母棗仁安神湯

取益母草15克、酸棗仁30克、丹參10克、夜交藤10克、遠志15克、陳皮15克、黃柏10克共煎水泡足。每次泡足15—20分鐘,期間可以不斷添加熱水,以維持水溫在40℃左右。注意:心臟病、高血壓患者需謹慎,如需泡足,其時間要短一些,如有胸悶、頭暈等不適立刻停止,平臥休息,並密切觀察。此法對於睡眠質量差、失眠多夢者均有效。

其他:失眠者平時注意調控情緒,保持心情愉快也有利於睡眠。可以多聽聽輕音樂,睡前可做適當運動,晚飯不要過晚、不要過飽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