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地流暢使用,憑什麼有些手機能賣4000元,有些卻只賣1000元?

近年來,手機產業迅猛發展,業內一片混戰。

為滿足不同層次消費者的需求,手機價位從600塊錢到10000塊錢應有盡有,為消費者提供了足夠的選擇空間。

事實上,手機發展到今天已經逐漸進入瓶頸期。

隨著處理器等芯片的快速更迭,2020年手機上的低端處理器也能輕鬆戰勝5年前最優秀的旗艦處理器。

同樣地流暢使用,憑什麼有些手機能賣4000元,有些卻只賣1000元?

手機品牌多,陷入“混戰”

在性能和續航的表現上,1000元的手機和4000元的手機體驗類似,相差不大。對於普通用戶而言,1000元的低端手機日常使用綽綽有餘。

但手機仍然在進行著一年一度的更新換代,各種黑科技層出不窮,價位也在逐步提高。

同樣地流暢使用,憑什麼有些手機能賣4000元,有些卻只賣1000元?

手機黑科技不斷

那麼,既然價格相差3000元,這3000元到哪兒去了?

1、外觀顏色

4000元的旗艦機外觀顏色會由設計師精心設計,手機尺寸、重量、外觀調色、圓角弧度、攝像頭位置、指紋解鎖面積位置等各個方面都需要佈局精妙,方便用戶使用。

同樣地流暢使用,憑什麼有些手機能賣4000元,有些卻只賣1000元?

優秀的後蓋設計

近幾年,部分旗艦機手機背板會採用陶瓷製作,手感、紋理更佳。

1000元入門機型不以外觀作為賣點,沿用老舊設計、塑料背板、配色比較單一,一眼看去絕談不上“賞心悅目”。

2、網絡設備

網速是一個很“玄幻”的東西,同樣的一家運營商,同樣的位置,4000元的手機4G信號滿格無壓力,1000元的手機也許只有零星信號。

更別提目前支持5G的機型絕大部分都是4000元以上的旗艦機了。

同樣地流暢使用,憑什麼有些手機能賣4000元,有些卻只賣1000元?

支持5G的旗艦機型

這是因為手機內部的射頻芯片(基帶)與內置天線的質量不同導致的。

旗艦機面向高消費人群,不計成本,只求最優。

低端機為了在可見參數上吸引人,如處理器、電池容量等,選擇性壓低部分消費者感知較差的配置 。

3、充電速度

手機圈裡一直流傳著一句話,“一分錢,一分貨;三分錢,兩分貨;十分錢,三分貨。”

最頂尖的技術會被首先放在4000元以上的旗艦機使用,因為新技術量產初期成本較高,不會下放到1000元價位的手機上。

同樣地流暢使用,憑什麼有些手機能賣4000元,有些卻只賣1000元?

越來越快的充電速度

業內黑科技,最強快充已達到65W,這一配置目前只在4000元價位的手機上才能看到。1000元的手機標配一般為10W、18W的充電功率。

4、屏幕

很多人認為一塊兒屏幕能正常顯示就行,日常使用感知不到差距。

其實不然,一塊屏幕的評價指標是多方面的,包括分辨率、最大亮度、動態範圍、色準、耐久度等多個維度。

同樣地流暢使用,憑什麼有些手機能賣4000元,有些卻只賣1000元?

旗艦機的屏幕素質更好

更高的分辨率能讓手機畫面更通透、清晰。

更大的最大亮度能保證在強光下正常使用,優秀的動態範圍、色準能使手機顯示更貼近真實。

經過防藍光認證的屏幕護眼能力更強。

4000元的手機在屏幕方面大幅優於1000元的手機。


運行流暢度和使用壽命長短並不是一款優秀手機的評價標準,更重要的是,它能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