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流行太極拳?早在民國就有了

引言

幾年前比較火的一部電影《太極俠》當中有這樣一個片段:師傅對徒弟的所作所為十分憤怒,在比試的時候將全身的氣力運至手掌,全力對著徒弟的腹部揮去。這一掌雖然沒有接觸到肉體,但是卻把向前衝鋒的徒弟給推了回去,徒弟也深受內傷。

太極拳不僅僅存在於電影當中,清晨的廣場,大學生的課表,比賽等等這些地方都能看見太極拳的身影。可以說,太極拳已經深入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實,太極拳的市場化,大眾化早在民國時期就有了。那麼,到底是什麼樣的因素讓這樣一個在當時比較冷門的武術成為後來這麼多人推崇的對象呢?

我們今天就圍繞著太極拳,結合民國時期一個十分有名的拳社——致柔拳社,來講講民國時期太極拳的發展。

現在流行太極拳?早在民國就有了



1 環境是一切的根本

歐文曾說:“環境決定著人們的語言、宗教、修養、習慣、意識形態和行為性質。”所以說,環境能對一切產生十分強大的影響。太極拳的市場發展,正是民國那個時代的產物。

1.1 市場經濟的萌芽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是若要談到市場經濟,追溯到的可不是幾十年前的改革開放,而是幾百年前的封建社會。

早在明朝末年,資本主義的萌芽就開始發展了。到了清朝末年,20世紀初的時候,市場經濟的萌芽也開始蓬勃發展。

晚清政府為了維護自身的統治,不得不揭開“清末新政”的大幕。在光緒二十九年,也就是1903年,清政府設立一個專門管理商業的部門——商部,同時也頒佈一系列政策來鼓勵工商業的發展。這一些政策,就是中國從封建踏入資本的標誌。

封建社會是不可能把商業作為重點發展對象的,而清末新政一展開,商業的發展比以往任何一個時期都快。

後來中華民國時期,已經完全是一個資本主義社會了。在1927年-1937年這十年國共戰爭期間。中華民國政府大力發展工商業,這一個時期在歷史上也被稱為“黃金十年”。

前面有清朝政府的鋪墊,後面有國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在1925年,陳微明的致柔拳社正式成立,座標上海。在當時,這可不是一家普通的拳社,而是政府眼中的“工商業”,因此,拳社的發展有很大一部分支持來自政府。

1.2 太極拳體系的完備

我們現在所熟知的太極拳,基本上就是清朝和民國時期才得以完備的。在那以前,作為一門武術,太極拳的教學十分簡單,而且基本上不存在“教科書”一類的東西。所以在那個年代想要練拳可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

在清代和民國時期,關於太極拳的論著大量出現。其中有代表意義的有這幾種:

陳鑫《陳氏太極拳圖說》、王宗嶽《太極拳論》等等。

郝和也有過這樣一段論述:“自初發悟,至於有成,走架之境凡三變:初若身立水中,隨水波之推蕩;稍進,則如善遊者與水相忘,故走架時有足不履地、任意浮沉之概;又進,則步愈輕靈,若自忘其身,有如行於水面、飄然為凌雲之遊也。”

這段話明確了太極拳的推手以“粘、粘、連、隨不丟頂”為基準,練習皮膚觸覺和本體感覺的靈敏性。

同時,這些著作還有一個十分顯著的特點:著書者都將太極拳和現代科學理論相結合,給太極拳當中的動作加上了很合理的解釋,讓人們更容易理解太極拳。

這樣的發展,終於讓太極拳在民國時期形成了一個系統化的學科,傳授的方法也更加科學。

再加上陳微明本人的研究和彙總,最終形成可以讓普通人學習的一門課程。

1.3 社會環境的影響

我國在抗日戰爭勝利之前的一百年是極其屈辱的一百年,因此在二十世紀初很多人都在謀求中國的發展。

其中有一部分人就開始在國民身體素質上下文章,從而出現很多原本習武之人,開始追求武術的大眾化道路。其中比較有名的就是霍元甲的上海精武體操學校。

而且根據歷史文獻記載,在1915年,當時的國家教育部將武術納入學生的課程範圍。學生在學校裡都要學習武術。

所以說,那是一個全民學武的時代,一個全民愛武的時代。陳微明也是趁著這樣的一個浪潮,開辦太極拳社,並且取得成功。

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到陳微明拳社開辦的地點——上海。

在民國時期,上海雖然不及現在這麼發達,但是還是一個大都市。再加上民國時期大量的農村人口來到城市居住,使得像上海這樣的大城市人口激增。從而給拳社帶來了很多潛在客戶。

現在流行太極拳?早在民國就有了


2 致柔拳社的發展

我們前面分析了為什麼會產生這樣一個拳社,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樣一個拳社在我國商業剛剛起步的時候是怎麼發展的吧。

2.1 將太極拳大眾化

系統思維是指以系統論為思維基本模式的思維形態,它不同於創造思維或形象思維等本能思維形態。系統思維能極大地簡化人們對事物的認知,給我們帶來整體觀。

——系統思維的概述

我們現在有很多人都喜歡梳理,都喜歡做思維導圖,做結構圖等等。這些行為的本質就是幫助我們形成一個系統的思維,從而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

這一點在致柔拳社的運營當中同樣適用。為了讓太極拳成為大眾化的武術,陳微明先生將前人研究的成果進行再發展,最終形成一套可以系統化學習的產品。

而且,致柔拳社所用的教材是自編教材,他們也基本上是歷史上第一個把太極拳變成系統教材的。這樣一來,太極拳的受眾就十分廣泛了。

2.2 將太極拳市場化

致柔拳社的教育並不是無償的,不像以前那種跟著師傅學,平時幫著師傅幹一點事情就行。在這樣一個類似學校的場所當中,想要學拳,是必須要先交學費的。

根據當時的拳社規定,收費細則如下:“甲種學員:每月學費十元,第二年每月納學費八元,第三年每月納學費六元。乙種學員:每月納學費六元,第三年每月納學費五元,第四年以後每月納學費四元。丙種學員:每星期內來學二次者,每月納學費四元,第四年以後每月納學費三月,以為有恆者勸。如果在未卒業內甲種改為乙丙丁種,乙改為丙丁,丙改為丁者,不適用逐年減費之例。丁種學員,逢星期日來學者,或每星期內來學一次者,每月納學費二元。甲種學員以到社之日計算,滿三年卒業。乙丙丁三種學員,到社之日計算,滿三年卒業(每 年除休息日以三百日計算)。”

這一段的收費細則裡面體現出許多現代社會的收費特點:老客戶減價,辦年卡,辦會員卡打折。要知道,在那個年代擁有這樣的思想可是非常不容易的。

同時,拳社的宣傳工作做的非常好。他們以張三丰前輩作為太極拳的祖師爺,同時也是拳社的代言人。當時的社會上對張三丰瞭解的人還是比較高的,所以這樣的宣傳手段有很好的效果。

既然是市場化,單純的進行上面的改革還是遠遠不夠的。陳微明先生還進行了一項重大革新——將太極拳認為是養生之道。

這一點我們現在深有體會,天天清晨都能看見小區裡面的老爺爺們在那邊一邊聽著舒緩的音樂,一邊打太極拳。

正是這樣的改革,使得太極拳的受眾從原來的年輕人,擴展到了老年人。在民國時期,很多地主家的老人也會時不時去打打太極,消遣消遣,權當鍛鍊身體了。

2.3 市場化之後的工作

思想超前的人,才能把握社會的發展。

而陳微明正是這樣一個人。他親手組建致柔拳社,同時也有著一個十分先進的意識——品牌意識。在陳微明的《致柔拳社簡章》當中有這樣一段話:“未卒業,及未經本社考驗合格,不得在外教授及表演本社所授拳術,以敗壞本社榮譽。”

這句話意思就是說,如果你沒有畢業,不能在公開的場合表演你沒有學成的武術,以免敗壞拳社的榮譽。

能擁有這個思想,可真謂是先進的思想家。他不僅僅是開一個拳社,而是把這個當成一個事業來做,而且不允許有敗壞拳社前途的人。這一點值得我們現在很多大小公司借鑑。

現在流行太極拳?早在民國就有了



結語

民國時期是一個包羅萬象的時期,有很多人都在搞改革,搞創新。我們現在看見的世界,有很多都是發源於那個年代的。

如果沒有像陳微明那樣的創新創業家,我們現在又怎麼可能看見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太極拳呢?人家的經營思路對於現在很多企業來說都是有很大啟發的。


本文資料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本人將立刻刪除。

參考文獻:

[1]周慶傑.清代和民國時期太極拳論著概述及其評價[J].體育文化導刊,2007(02):85-88.

[2]李通國.致柔拳社:民國太極拳市場化的一個典型案例[J].武術研究,2019,4(12):46-50.

向以上兩位作者表示敬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