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陽:打通渠道解“賣難”滯銷農產品熱銷


本報訊 人勤春來早,地勤土生金。16日一早,建陽區將口建生合作社負責人陳建平來到地裡,翻土、換基肥、栽種……“第一批的白菜採收已接近尾聲,最近我們又忙著翻地,準備種下第二批菜了。”陳建平話語中滿是欣喜,而前不久他還望著地裡的白菜發愁。

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的影響,將口建生合作社100噸白菜滯銷。“省外的訂單因為疫情交通管控的影響,大量積壓,我們壓低價格在本地批發銷售,每天只能賣個幾百斤,那時候可真是愁壞了。”陳建平嘆道。

面對農副產品滯銷的情況,建陽區委、區政府積極協調創新,及時建立了以區鄉村三級聯動、產銷精準對接的農產品對口支援機制,全面摸排和統計需要上市的主要種植者品種和數量,聯繫福州樸樸超市、優野蔬菜等商超與農戶進行產銷對接,打通農產品銷售的“最後一公里”。

“如果不是政府及時牽線,我們的菜就要爛在地裡了。”陳建平說,在建陽區委、區政府的努力下,福州樸樸超市、優野蔬菜與合作社開展產銷對接,“他們每天下訂單,專車運輸,第一天就拉走了5噸左右的白菜,而且單價還從原來的0.6元/斤,提升到1.2元/斤。”

陳建平告訴記者,截至3月13日,合作社滯銷的100噸白菜全部銷空,下一步他打算在保障產量的基礎上,增加現代農業設施投入,改變傳統種植模式,“我們的菜在福州受到了好評,我們還會進一步把控安全,提升質量,賣出更好的價格來。”陳建平信心滿滿。

與陳建平一樣成功解決“賣難”的,還有麻沙德農林業專業合作社。

16日下午,麻沙德農林業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林崇琪忙著清點和搬運淮山,“今天要供貨給永輝超市20噸淮山,優野蔬菜5噸淮山,滯銷的1500噸淮山到現在賣出了百分之七十了……”林崇琪認真地盤算起來。

“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加上雨季來臨,淮山滯銷。”林崇琪介紹,在政府有關部門的幫助下,原與合作社對接的永輝超市等商超增加了合作門店,加大了訂單量,此外,優野蔬菜、樸樸超市等蔬菜銷售企業也與合作社建立了產銷合作關係,“我們淮山的價格從原來的4.2元/斤,漲到現在的6.5元/斤,銷售量還在持續增加。”林崇琪說,最近他還接到了一些投資商的合作電話,準備洽談下一步的合作發展計劃。

打通供需“橋樑”,紓解產銷“堵點”。建陽區農業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了幫助滯銷農產品產銷準確匹配外,建陽區還積極拓寬內銷渠道,動員機關、企事業單位和超市開展獻愛心購買活動,尤其是針對貧困戶滯銷的農副產品,建立點對點團購活動,及時做好產業扶貧、消費扶貧、就業扶貧等工作,確保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下一步,建陽區將持續加大與商超的對接力度,建立長期合作機制,同時進一步深化科技特派員制度,拓展科技特派員服務領域和服務內涵,推進“科技特派員+營銷”服務模式,建立農產品生產、質量管控、銷售、金融服務等全產業鏈體系,全面推動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

(湯文娟 鄧雪 劉源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