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學今注:儒學怎樣登上了中國思想大殿的寶座?


近年來,中國社會對傳統文化的熱情大增,傳統文化經典的學習需求非常強烈。大家想追求瞭解國學,一定得從讀聖賢書開始。那麼古書浩瀚如汪洋大海,古籍汗牛充棟,生命有限,書卷無窮,如何選讀國學經典名著?在這兒宣明使建議,主攻儒學,兼讀百家。

為什麼要主攻儒學呢,因為他是中國的自漢代以來的正統文化,是主流思想。要了解中華文明,就得先以解儒學,先秦時期,具體是春秋戰國時期,是屬於百家爭鳴的朝代,各種的思想迸發,等到了漢代,儒學逐漸成為學術正統。今天我們先說一下儒家思想怎樣成了中國二千多年社會的正統思想呢?儒學怎樣登上了中國思想大殿的寶座?


儒學今注:儒學怎樣登上了中國思想大殿的寶座?


(一)首先是歷史背景:封建王朝成型,社會穩定發展之後,推動長治久安的最有效的思想武器

一種思想理論,它若要佔據社會,必定有它的土壤,一定是切合了社會的政治、經濟、民生的需要。儒家學說能夠紮根中國封建社會二千多年,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

西漢建立初期,因連年戰爭,秦末農民戰爭,六國復國、楚漢相爭5年(前206-202),國家的政治、經濟完全陷入一種困境。漢初在政治格局上施行的是黃老之治(黃老之學,為黃帝之學和老子之學的合稱,是華夏道學之淵藪sou。黃老學派思想尚陽重剛)。黃老之學本身包也就含有法家的思想,它在漢初發揮了比較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上社會經濟發展方面漢初時期的首要任務就是恢復,因此有"休養生息"政策出臺。

"休養生息"政策具體包括以下舉措:

一軍隊解甲歸田:凡退役歸農的軍吏卒,按軍功大小,分配田宅分配田宅或免除若干年徭役。劉邦鼓勵士兵回鄉生產一方面減輕了國家的負擔,又增加了社會勞動力,促進了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二是召民還鄉:因戰亂逃亡山澤的民眾,歸還故里領取原有的田宅,戰爭期間流亡山澤沒有登記戶籍的人,令各歸其縣,登記戶籍,恢復原有田宅,這樣及增加了社會勞動力,又增加了繳納賦稅的人數,增加了國家財政收入,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三是釋奴為民:因飢餓賣身為奴隸的釋放為平民,提高了他們的生產積極性,增加了社會勞動力。

四是十五稅一:減輕了人民的負擔,有利於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此後,漢高祖劉邦繼任者文帝和景帝繼承了漢高祖的既定方針,繼續推行一系列治國的休養生息政策,使社會生產進一步發展,休養生息政策推行六、七十年,農民在比較安定的環境中生活和生產。人口增殖了,社會經濟發展了,國家也富強了。歷史上把文帝、景帝統治時期出現的繁盛局面稱“文景之治”。

不過,當國力強盛之後,就需要一種更為強有力的思想武器來加強思想統治。這樣,儒學應運由晦而顯,從此登上了歷史與政治舞臺。不過,在這樣的大勢之下,儒學出鏡還需要有一個強力的代表人物,歷史已經為此預備了一個非常合適的人選。因為已有這樣的前奏,董仲舒才得以登上了歷史的前臺,成為了西漢著名的倫理思想家。


儒學今注:儒學怎樣登上了中國思想大殿的寶座?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04年),從小學習十分刻苦專心,因一心鑽研儒學經典,三年之中連自己的庭園都沒有去過一次,史稱"三年不庭園",可見董仲舒為經傳所吸引的程度有多大。

董仲書對《春秋》很有研究,這春秋是怎樣的一本書呢?是孔子寫了一部史書,名曰《春秋》!這是目前我們所能見到的最早的一部編年體的史書,孔子用了一萬六千字,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到魯哀公十四年這二百四十二年的歷史。那麼,這本書為什麼會被叫作《春秋》呢?有人說是因為,孔子春天開始動手寫,秋天完成了。也有人說,孔子用春秋兩季,就可以囊括一年四季了。到底是哪個 意思,沒有標準答案。但他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的歷史,這個在學術界沒有異議,董仲舒不僅是熟讀春秋,面且相當深人地掌握了儒學思想的精髓,故而當時的人甚至被後人尊稱為"漢代孔子"。

董仲舒在30歲時,開始招收了大批學生,精心講授。講授《公羊春秋》(《公羊春秋》,是專門解釋《春秋》的一部典籍,其釋史十分簡略,而著重闡釋《春秋》所謂的“微言大義”,用問答的方式解經。)他經常外出講學,從者甚眾,很多人跟他學了多年,甚至沒有跟他見過面。通過講學,董仲舒為漢王朝培養了一批人才,他的學生後來有的當了諸侯王國的國相,有的成了長吏。由於董仲舒廣招門生,宣揚儒家經典,他的聲譽也日益擴大,在漢景帝時當了博士,然後當了劉非、劉端二王的國相,54歲以後,董仲舒居家著書,朝廷每有重要事議,都令使者及廷尉就其家而面問之,可見其仍受漢武帝尊重。

董仲舒對儒學歷史產生決定性影響還是在漢武帝的時候。西漢歷史發展到漢武帝時,由於有前幾代的積澱,百姓的休養生息作基礎,國力逐漸強大起來了,思想統一的需要也就變得迫切了。

公元前134年,漢武帝下詔,讓各地推薦賢良文學之士上書對策,以備朝廷諮諏(zī zōu釋義:訪問商酌任用。)一時間,一百多個讀書人都聚集到京都長安,都想通過金殿對策取得皇帝的賞識,得個一官半職。金殿對策的方法是皇帝下詔書,由對策士子們作答,最後交由皇帝閱覽。

漢武帝下了第一道制書,士子們凝神細思,揮筆成文。漢武帝對幾百篇賢良對策逐份閱讀,覺得也很平常,但當看到董仲舒的文章之時,就被那精闢而有光彩的議論所深深吸引,嘆為奇文。隨即漢武帝又接連兩次召董仲舒上殿策問(就是面試,古代以對答形式考試的一種形式,內容以經義、政事為主,與今之論文答辯略有類似之處。)由於這次策問基本內容都是關於天人關係問題,所以後人稱之為"天人三策"。第一次策問,漢武帝問的主要是鞏固統治的根本道理(這是戰略性的問題),第二次策問,武帝主要是問治理國家的政術(戰術性問題,具體施政的舉措),第三次策問主要是天人感應的問題(原理性的問題)。


儒學今注:儒學怎樣登上了中國思想大殿的寶座?


後來,董仲舒根據《公羊春秋》的大一統精神,進一步提出了思想統治的問題,要求廢止不合於六藝、孔子之道的學說。同時,董仲舒對傳統儒學重新作了解釋,這些都為西漢統治者利用儒學加強思想統治提高了理論基礎。這就是歷史上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是主張就是董仲舒公元前134年,也就是漢武帝登基第一年的事情,漢武帝便照章推行。《董仲舒傳》中記載了董仲舒提議的原話為“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在《武帝紀贊》中,記載了漢武帝的做法是“罷黜百家,表章六經”。董仲舒的思想,並不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儒家思想原貌。而是摻雜道家、法家、陰陽五行家的一些思想,體現了儒家思想的“兼容”與“發展”特性,是一種與時俱進的新思想。這一主張有力地維護了封建統治秩序,通過“大一統”理論把封建專制王權置於形而上的神聖背景,因而受到中國古代封建統治者推崇,成為兩千多年來中國傳統文化的正統和主流思想。

“儒學今注”是宣明使近期要推出的一檔國學音頻專輯,旨在通過和大家讀儒家經典,汲取古籍養分,締造內心平安,共享喜樂人生。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