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原因導致中國男足如今在亞洲淪為二三流球隊?

體育正能量夢劇場


先亮明我的觀點,我對目前中國男足在亞洲的定位是二流偏下。

在亞洲伊朗、韓國、日本、澳大利亞、沙特這些近些年常進世界盃的球隊為亞洲一流。

烏茲別克斯坦、阿聯酋、伊拉克、卡塔爾、敘利亞、阿曼、泰國、巴林、中國等球隊為亞洲二流。

而中國在對陣這些亞洲二流球隊都沒有必勝的把握,客場甚至難以保平,所以中國男足在亞洲在二流偏下。

那是什麼原因導致中國男足從鼎盛時期亞洲準一流淪落到現在亞洲二流偏下呢?

  • 中國足球政策朝令夕改

回首過去,足協為了所謂的發展中國足球推出的政策沒有最荒唐,只有更荒唐。我們來看看就知道了:85年的聯賽裡推出“頭球進球算兩分”、猜單雙來定99年中乙升級、02年用撲克牌比大小來定聯賽亞軍,都是拍腦袋決定的。包括近幾年的U23政策、外援政策也每年一變,而現在多出了外籍迴歸球員政策,這些政策不停變化,中國足球並沒有得到好的發展,反而還不斷退步。這些政策實際乃違背足球發展客觀規律,中國足球何談進步。

  • 中國足球是富人的遊戲

現在中國的青訓基本以足校為準,而目前足校年收費都在萬元以上。以經濟狀況一般的瀋陽地區為例,在足校集中吃住訓練的學員的平均費用在12000元到15000元之間。而父母花費大量金錢供孩子踢球,有著很大的負擔,一旦踢不出來,將無法找到工作。孩子只有興趣驅使下,才有踢下去的動力。所以家境一般的家庭都不會讓孩子去踢球,只有富人的孩子才有機會去踢球。踢球的孩子越來越少,中國足球如何選材?

  • 中國職業聯賽不職業

近些年的中國職業聯賽發展的如火如荼,大量的房地產巨鱷投資足球,如恆大、萬達、富力等,隨著中國聯賽的關注度越來越高,足球運動員也隨之水漲船高,一名普通球員動不動幾百萬的年薪,收入水平與球員的球場表現不成正比,很多球員都安於現狀不肯努力,在如此的安逸的狀態下,怎麼會出優秀的運動員呢?

結語:

中國足球讓我又愛又恨,每次看到國足比賽踢的毫無章法,都氣的只想關掉電視表示再也不看國足比賽了,但下次國足比賽開打,又會默默地守在電視機旁為國足加油!

不管中國足球現在什麼水平,讓我們一起支持中國隊吧,因為我們只有一個主隊!

我是 ,關注我,帶你領略更多足球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