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濮阳·王安石与濮阳之二:孙子王棣奋勇抗金殒命濮阳

厚重濮阳·王安石与濮阳之二:孙子王棣奋勇抗金殒命濮阳

(厚重濮阳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王杰 题写)


厚重濮阳·王安石与濮阳之二:孙子王棣奋勇抗金殒命濮阳

王安石画像

王安石与濮阳之二:

孙子王棣奋勇抗金 为国捐躯殒命濮阳

白驹过隙,时光荏苒。过澶州濮阳六十八年后,王安石的孙子王棣又在濮阳奋勇守城,带领军民抗击金兀术,最后为国捐躯殒命濮阳。

南宋初年,金国铁骑南侵,在开德府(今河南濮阳)遭到知府王棣的强力抗击,血战金军的王棣不仅是南宋著名的抗金英雄,还有一个更出名的身份:北宋名相王安石的嗣孙!

王安石长子王雱于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去世,没有留下子嗣,宋徽宗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王棣被过继给王雱为继子,成为王安石的嗣孙,此时,距离王雱已经去世已经34年了。

王棣,字促仪,是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之孙,父亲为王旉(音夫),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八月,赐进士出身,九月,被任命为显谟阁待制、提举万寿宫观,王棣之子珌也于同年被任命为宣义郎。

康王赵构登基后,王棣被授予显谟阁学士,并被任命为开德府经略安抚使兼知开德府。

宋建炎二年(1128年)八月,金军分兵三路,第四次大举南侵,中路军和东路军在濮州会师。金军统帅完颜宗翰(粘罕)率主力攻打濮州,同时派遣完颜宗弼(兀术)率领一支兵马进犯开德府。

王棣率领开德府军民誓死抵抗,挫败金军多次进攻,“四太子”完颜宗弼恼羞成怒,亲自督师猛攻,依然徒劳无功,开德府仿佛铜墙铁壁,始终屹立不倒。

久攻不下,完颜宗弼领军返回濮州,王棣取得了第一次开德府保卫战的胜利。

完颜宗翰在濮州遭到两个强硬的对手:知州杨粹中和守将姚端,作战也不顺利,甚至被姚端夜袭,光着脚狼狈逃命,完颜宗弼返回后,两人合兵,最终攻破了濮州,并屠城泄愤。

占领濮州后,完颜宗翰率领大军,再次进犯开德府,这一次,中、东两路金军倾巢而出,势在必得!

王棣知道孤城无法固守,派人向朝廷和东京留守司求援,早已跑到扬州的宋高宗,对议和抱有极大的希望,任命李邺为“祈请使”,第四次出使金国,请求息兵议和,因此,根本不派人增援。

东京留守杜充则畏敌如虎,不敢增援,还派人掘开了黄河,放水阻挡金军西进,泛滥的河水不仅阻挡了金军西进之路,也断绝了留守司救援山东州县之路,而金军统帅完颜宗翰再也不用担心东京的宋军从背后发动袭击,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全力南侵,消灭南宋政权!

得不到援兵,开德府只能孤军奋战!王棣以忠义鼓舞军民与敌人血战到底!

完颜宗翰试图招降王棣,被一口回绝,于是又想出一个很损的办法,伪造了一封王棣向金军投降的书信,派人拿到城下喊话:“王棣都已经投降了,你们怎么还敢抗拒我大金国呢?”

开德府军民闻言,又看到书信,怒火中烧,认为王棣真在背地里向敌人投降了,根本没往敌人诡计这方面去想,失去理智军民纷纷拿着武器去找王棣,要杀死这个“伪君子”。

王棣知道士兵和百姓中了敌人诡计,但百口莫辩,只好跑到南门躲避,却被一拥而上的人踩踏而死,一位抗金英雄,没能战死沙场,却倒在自己人手里!

王棣死后,开德府被金军攻破,经略司主管机宜文字郑建古也死于乱兵之中,开德府的抵抗,让完颜宗翰愤怒不已,下令屠城。此时,距离金军在濮州屠城还不足半个月!

宋高宗追赠王棣资政殿学士,追赠郑建古朝请大夫。王棣之子王珌不在开德府,幸免于难。

王棣死后葬在了开德府(濮阳城)的金沙山,由于资料有误,明嘉靖《开州志》将王棣误写成杨棣。明嘉靖《开州志》山川条目载:“金沙山在州城东门内迤北。宋建炎间,杨棣守开德,棣出,弟彭年代领,金人攻降之。棣归,殆其守卒,婴城固守,金兵复大至屠其城,兄弟皆死。人为瘗骨立塚如山,因以金沙名。”

而到了清光绪年间,修撰者经过认真考证,纠正了这一错误之处。清光绪《开州志》,凡例中讲到:艺文载有杨棣墓碑。查宋守臣殉难为王棣,并无杨棣其人。旧志已经辨明,碑文留在志中转兹疑义。兹删之。意思是说杨棣应是王棣,而文中旧志是指清嘉庆《开州志》。时任知州李符清在此志序文中讲到:“于旧志之缺者补之,讹者正之。如辨王棣之姓,表董琬之忠……。”

在该志金沙山条目中又载:金沙山在州治学宫迤东。按《宋史·高宗本纪》建炎二年,金人陷开德府,守臣王棣死之。《续资治通鉴》载:建炎二年十一月,金人攻澶渊,显谟阁学士知开德府王棣率军民固守。金人为伪书至城下曰:“王显谟已归,汝百姓何敢拒师?”军民闻之欲杀棣。棣走至南门,为军民践死。城遂破,事闻,赠棣资政殿学士。是城亡与亡者乃王棣,非杨棣也。数百年来,姓氏混淆几于淹没。旧志正前志之误,允足传信,今亟从之。又载:王棣墓在州东门内金沙山。在人物王棣词条中再次引用了《续资治通鉴》中的原文介绍王棣其人。

以上史料中记载了王棣守开州城死亡的基本事实。当时金兵宗翰所部自黎阳攻来,至澶渊遇王棣固守,久攻不下,转攻濮州后再攻澶渊。使诡计破城。史料中王棣之名却记录清晰,而杨棣之名只见开州旧志,明显有误。守开当为王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