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劉邦明明無才無能,但是為何能夠駕馭各種有才人士?

在亂世之中,滅秦、定天下的一介布衣劉邦,最終還是成功的在亂世中脫穎而出,創立了中國歷史上延續時間最長的漢王朝。然而,身份低微的劉邦並不怎麼出眾,運籌帷幄他本不是張良的對手,帶兵打仗更難以匹敵兵仙韓信。

歷史上的劉邦明明無才無能,但是為何能夠駕馭各種有才人士?

但是為何圍繞在劉邦身邊的有才之人,更是一抓一大把。這就不禁讓人感到疑惑,既然劉邦既無出身,又無才能,他為何又能駕馭很多比自己厲害的人呢?

歷史上的劉邦明明無才無能,但是為何能夠駕馭各種有才人士?

第一:劉邦懂得知人善任

歷史上的劉邦明明無才無能,但是為何能夠駕馭各種有才人士?

在一個團隊中,只有把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位置上,這些人才能夠發揮自己的最大優勢。劉邦也許沒有他手下的專才,可是,他能夠準確地掌握每位下屬的能力素質,比如在攻打魏國之前,劉邦會特地打聽魏國大將的名字、能力,隨後他得出結論,這些人都比不上他所向的韓信、曹參等人。

歷史上的劉邦明明無才無能,但是為何能夠駕馭各種有才人士?

漢軍攻打魏國必然能夠獲勝。還有流傳於世的“蕭規曹隨”的佳話,就是因為劉邦在臨死前叮囑呂后,讓曹參接任丞相必然能夠延續蕭何調養生息的政策。從這些事上,能夠看到劉邦“知人善任”的特點。

第二:劉邦用人不拘一格,敢於放權

歷史上的劉邦明明無才無能,但是為何能夠駕馭各種有才人士?

在劉邦的這支人才隊伍中,有身為貴族的張良,也有當過縣吏的蕭何,還有屠夫樊噲、車伕婁敬、強盜彭越,這樣的一支人才隊伍,在外人眼裡看來似乎就是一隻雜牌軍。可是,本來就是草根出身的劉邦,卻毫不在乎這些人的出身地位,反而對這些人才加以重用,敢於放權。

歷史上的劉邦明明無才無能,但是為何能夠駕馭各種有才人士?

劉邦不拘一格找到這一些合適的下屬以後,他會給自己的部下足夠的權力、空間,讓他們獨立完成工作,他自己只需要做一個決策者。長此以往,劉備屬下的能力水平既得到了極大發揮,也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第三:劉邦用人做到了坦誠相待和用人不疑

歷史上的劉邦明明無才無能,但是為何能夠駕馭各種有才人士?

劉邦的身邊能夠彙集如此多的人才,他們也心甘情願為劉邦賣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劉邦這裡得到了尊重和坦誠相待。有些團隊的領導者會以高高在上的姿態,對於下屬動輒打罵,絲毫不尊重他們,甚至對下屬多加猜忌,這樣的人才隊伍遲早都要面臨解散的問題。

歷史上的劉邦明明無才無能,但是為何能夠駕馭各種有才人士?

而劉邦也深知自己的優缺點,將自己善於用人的這一點發展到極致,他憑藉著高超的領導藝術,將當時天下傑出的人才聚攏在自己身旁,充分調動屬下的積極性,建立了漢朝天下。就連劉邦自己都說過:“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歷史上的劉邦明明無才無能,但是為何能夠駕馭各種有才人士?

由此可見,劉邦善於識人、用人的才華,才是他能夠駕馭這些在專業領域比自己厲害百倍之人的原因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