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是高考改革組專家,在自選模式下,會採取什麼措施防止學生棄考物化?

玖抒教育


方案一,按各學科專業需要的總人次比例確定基數當分母。不限學科的每門科目都算,這樣總人次會超招錄的總人次的。因為不是一個專業只指定一門。但各學科對應的總人次能確定,按這個比例把報考總人數算出來,再乘以3當分母。

方案二,要求任何學校任何專業必須指定具體三門選考科目。而且要符合教育部要求,舉個例子,不能數學專業指定政史地。再是總人數的一半作為分母。浙江總人數的3/7作為分母。

這樣操作簡單,難學科目報名人少自然容易賦分高,社會及高校更需要人數多的科目可能報的人多,不利於高分,但畢竟上學機會多。

其實第一方案最科學合理。

估計好多網友看不懂我說的,或者不理解為什麼這樣處理最合理。有些人可能看不懂為什麼要乘以3或者一半人數或3/7人數做分母


新杏壇cc


目前的新高考有兩種模式:

1、3+3模式,除語數外3門課程沒得選擇,學生可以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政治6門課程中任選3門作為高考科目。

在這種模式下,剩餘的6門課程被學生選擇的概率是一樣的,有人擔心很多學生覺得物理難學,可能會棄考物理。

2、3+1+2模式,語數外不用選擇,1是指物理或者歷史任選其一,2是指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任選其二。

在這種模式下,選考物理的概率佔到50%,化學佔到25%。增加了選考物理的概率。

但是通過上海、浙江新高考運行情況和山東等省份的選考科目來看,物理並沒有所想的那麼不堪,反而選考物理的學生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都是上乘之選,這似乎有杞人憂天的意思了。

看看遼寧發佈的這份模考分數段情況,報考物理的都是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

國家層面早就想好了保住物理地位的措施

其實這樣的問題不用我們去操心的,國家層面早就想好了對策。

一是各高校的很多專業設置明確規定了物理為限考科目。如果不選物理的話,是沒有資格報考這些專業的。全國高校及專業屬於理工科的佔了大多數,理工科的院校專業對物理限考的又佔了絕大多數。

也就是說,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選考物理,很多好的院校及專業是沒有資格報考的,只能從剩餘的院校及專業進行選擇。

二是最近推出的強基計劃。為了培養高端芯片與軟件、智能科技等關鍵領域以及國家人才緊缺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有關高校要在數學、物理、化學等相關專業招生。根據我自己的理解,這個強基計劃與以前搞的自主招生、綜合評價招生相類似,只不過是明確了幾個重點學科而已。在強基計劃的引領下,物理、化學等基礎學科的作用在高中就得到了加強,選考物理、化學的學生會越來越多。

總之,在選考模式下學生棄考物理、化學的現象會變得非常少,不用擔心。


我是朗月寒雪,歡迎關注,一起聊教育。


朗月寒雪


採取措施防止棄考,足以說明疾病纏身,不可救藥了!《航天•追刺骨》全考方案發表幾十篇短文了,語言直白,甚至不客氣,足以使相關部門高位不爽。抱歉。提問所假設的專家,具有“水”的性格,《航天•追刺骨》具有“錐子”的性格,謝絕假設。


弧菱渠立交橋


物理是理工科的一個基礎學科,也是一個國家工業發展最重要的理工學科。如果要填報什麼大學的專業,就規定必須要考與這個專業相關的高中學科。


風起雲湧899


怎麼變化,選擇理科的同學肯定還是最多的,主要還是體現在理科的實用性,在大學的時候展業選擇的多樣性,包括就業就有很大的優勢,問我覺得這個就是最大的鼓勵。


數學通


目前官方出臺幾個方向的保障措施,從效果看還是比較明顯保考生基數的方法:

1,浙江省出臺的物理6.5萬保障機制,當物理選考科目某次考試賦分人數少於6.5萬,將以6.5萬為基數,按規定比例計算各等級人數,從高到低進行等級賦分。這樣能夠吸引一批“死馬當活馬醫”,如果沒有6.5萬人選考,就可以佔便宜的考生。

2,各大學,尤其是工科類型大學,重點院校在招生中明確要求了物理/化學科目,如果放棄物理,相當於放棄進入這些工科名牌院校的入場資格。從錄取情況看,選考物理的考生具有明顯優勢。選考物理的考生可報考的高校專業範圍最廣,在浙江省達到90%以上,遠高於排第二的科目。第一段錄取考生中,選考物理的考生約佔6成。在985、211高校錄取考生中,選考物理的人數達到70%以上 ,特別是選考物理考生本科錄取率突破70%,比不選考物理考生高20餘個百分點。選考物理考生的總錄取率也高於不選考物理考生。可見,無論是報考高水平大學,還是報考一般本科院校、高職院校,選考物理考生都有明顯優勢。

3,在中學階段推廣建設中學生生涯規劃。中學生排斥物理化學,是因為主觀上覺得學習難度比較大,害怕而躲避。因為中學生的生活環境閉塞,外界信息較少,他們較難知道該選哪些科目,哪些科目對將來的大學專業會有限制作用。這對高中學校來說,是需要下大力氣去推廣和傳播的知識,讓高中學生和家長了解大學的專業設置,選科對於將來填報專業有哪些影響,是否會耽誤孩子的前途等。

4,第三批改革的省份,採用的3+1+2模式,要求考生在物理和歷史之中先選,其實已經是強制分文理科,這有效的保障了物理的選科,但也有人詬病這是開改革的倒車,效果如何還需要繼續檢驗。

5,在中學學校內開展個體生涯規劃,採用生涯測評,興趣島測評,MBTI測評等方法,讓學生真正地瞭解自己的優勢,天賦,揚長避短。同時可以建立學生的個人生涯檔案庫,有數理邏輯天賦的同學可以在自我發覺的基礎上進行選科,這樣選考物理化學的概率也大大增加了。



爸媽充電社


其實自選模式下孩子會出現棄選物化生的根源是孩子對大學專業不清楚,如果他知道他要報考的專業必須要修物理化學,他會不選物理化學嗎?所以自選模式下加強高中生對大學專業及各專業未來就業等情況的瞭解才是重點,要讓孩子知道他所選專業對應的必修科目。我建議在高一舉報幾次講解這類問題的主題講座並配備至少一個學科選擇與專業指導的老師。在高中就開始瞭解專業就業情況並做好專業選擇再選擇科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