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方案3+3和高考3+1+2在無法解決“棄考”物理的情況下,區別在哪裡?

高考改革第一線


首先現在的初中可以說是學校教育分水嶺階段,此時的成績可以說就已經決定了未來高考,而這對於十五六歲的孩子是不是太殘酷了,我們給了他們選擇的權利了嗎?所以降低學習難度而增加學習的廣度,讓他們真正地多角度瞭解各個學科,找到自己感興趣的興奮點,有充分探索的慾望。初中階段為高中選科做好準備。

接下來高中階段就自主選科了,請注意一定要取消人為設定主副科,而是按學生未來發展意願自已確定自已的主副科,簡單說,學生按自身所長和未來從業意願選擇主修哪幾科,如想學醫,那麼化學生物就是你的主科,美術、音樂、體育、計算機也可以是主科。而這需要一個基本前提:高考按專業選考。即學生不必參加所有科目考試,可以按自已所要報考專業選擇要參加的考試科目,所有科目卷面分都是一百分,當然內容要廣度,單道題分值要合理,如選擇一題最多2分。錄取時採用折分的方式,如醫學,化學生物兩科為主科卷面得分乘以150%,(其它與專業有關的科目按相關度大小乘以不同百分比,下面只是打個比方,本人不是學醫的)外語乘以100%,數學乘以80%,語文乘以60%,然後計算總分,當然這個折分率要專家們按學科相當度認真研究得出。不過一定要公之於眾明明白白,讓學們按自己所長選擇報考專業。大學各專業高考時最多要求6科成績。


傾聽34348


“3+1+2”方案,既沒有正式出臺,更沒有任何省份具體實施,所以無法得出不能解決“棄物理”的結論。“3+1+2”方案是“3+3”方案的改進版,有助於解決棄物理現象,但是又會引發新的問題。

一、物理很重要,但並不是人人都需要學!

以前文理分科時,也不是所有學生都學物理,並不是所有學生都想學物理,都適合學物理,雖然物理是科技之本。

給那些不適合學習或者不想學習物理的學生,提供其他選擇,滿足他們上大學或者上好大學的需要,是適合學生個性特長髮展的方案,而把物理設成必修,就阻止了學生的這種選擇,也並不是合理的。

二、“3+1+2”方案,有助於彌補學生“棄物理”現象。

“3+1+2”方案和“3+3”方案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把物理、歷史設為二選一,為必選科目,以原始分計入高考成績,成績可能是120分。

有人質疑:這會不會出現學生選歷史不選物理的情況?

原則上來說,是有可能的!但是,我認為具體實施時,這種可能性不太大!原因如下:

新高考“3+3”方案最大的問題就是等級賦分導致很多中等甚至優秀的學生不敢選擇物理,雖然他們想學物理。而“3+1+2”方案中,物理不採取賦分,而以原始分計入,而且在歷史和物理中進行二選一,這樣的話肯定會保證物理學習的人數,彌補了“3+3”方案的不足。

但是,“3+1+2”方案,因為物理和歷史不能同時選,保護了物理,很可能犧牲了歷史,因為成績中上游的學生很少會選歷史了,這又會造成新的矛盾,希望能夠改進方案,把物理和歷史能夠同時選擇。

我是“贏在高三”,致力於教育和教學工作,如果對你有幫助,請點擊右上角【關注】,獲得更多指導!


贏在高三


3+1+2方案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但3+1+2方案打破了原來固守的6選3方案是一個進步,3+1+2方案不能避免棄考物理,棄考化學;

物理、歷史還不能同時選;

如果兩個學生一個選物理、化學、生物,另一個選歷史、化學、生物,報考化學專業或生物專業,物理和歷史成績怎麼算?類似的問題物理和歷史成績怎麼算?

相比之下3+2+1方案更好一些,或者實行全國統一高中畢業考試,合格准予畢業,不合格發肄業證,轉年再考;高校各專業依據高中畢業成績按3+2或3+3模式錄取新生,這樣高考的問題、教育的問題都解決了。


王學森高中物理


新高考改革“3+1+2”方案目前還沒有省份發聲施行!呼籲聲音比“3+3”方案高,區別是有不大,該選擇物理的還是選擇,不選擇物理的還是不選擇,原因如下:

1.真學不會物理。

這樣的學生有很多,作為高中教育者來說,有些學生就是學不會,有時還可能打擊他的自尊心和學習熱情度,不妨棄選,選擇其他科目,以後也會成為經濟學家、音樂家。。。。。。

2.高考錄取模式。

高考錄取是已分數高低論成敗的。高分上高等學校,低分上一般學校。有些學生只是為了上個好學校,找份好工作,對於這一類學生來說高考中如何考高分是關鍵。並且這一類學生佔比還不小哦!

3.高校對人才設置剃度。

如果大學專業只要和物理沾親帶故的都設置成物理必選科目,估計物理選修比例又得上升20個百分點,現在大學給高考考生的選修科目列表中把物理一定必選的佔比較低,有些和物理沾親帶故的專業一般來說是2選1或3選1,有些學生對物理成績不理想又想學這個專業,這個專業還可以有其他選擇科目,學生們能不棄選嗎?

歡迎大家討論!2019有你一起同行!


左手清華右手北大


棄考物理原因在於物理的投入產出不成比例,選考物理不划算。

要解決這一問題就要讓選考物理變得跟其它科目一樣划算。

解決方案:一,降低物理高考試題難度。二,增加物理總分。

個人認為,像浙江那樣通過賦分的方式不能解決問題,實際也是這樣。而且浙江方案有漏洞。根據浙江方案,今年六月份物理考試賦分最低分好像是67,幾年十一月份賦分最低分76。也就是說,高中三年,只要你選考物理,一點都沒學,考了0分,照樣拿76。其它學科辛辛苦苦不一定能拿那麼多!所以,浙江方案可能導致物理很好的人和很差的人都選考物理。很差的人衝著保護性措施來選物理——像這一次至少76!


Tony150663978


我只記得,當年日本的神風特工隊,派上去開自殺式飛機和自殺式潛艇撞擊美國航母的都是學文科的,因為感覺這些人沒什麼用。而理工科學生甚至可以在當時日本極度缺乏兵源的情況下免除兵役。科技興國不是空話,咱們國家近幾十年的改變根本上還是科技的進步,而任何具有壓倒性優勢的事情必須有一定的基數存在的。

有人說科學家就那麼一點,沒必要有很多學物理的,但是沒人學,社會上教育機構和老師對於物理的研究就會放鬆,就算有天才,也會因為其他科目對自己有利而放棄學習物理,搞教育的會知道,民間的教育機構教材研發已經把很多物理規律現象用更好更容易理解的方式建立起來模型來供新學的學生快去進步,這是國家前些年重視科技帶來的影響。

說實話,文科的東西,讓一個理工科優秀學生拿出30%的精力就可以學得很好了,人都有惰性,一邊輕易得到一邊艱苦得到,兩邊收益差不多,誰還會去選擇艱苦的道路呢?

巴西足球為什麼厲害,因為全民都熱愛,都追捧。日本韓國都在追捧名師和科學家,我們全在追捧小鮮肉。所有孩子的夢想都是做明星。現在還有老一輩剩下的人支撐,等這一輩人老去,剩下一堆研究網紅的,百年後國家必定淪落到二三流甚至更嚴重。

個人觀點,勿噴!歡迎評論。


木瓜30369077


我上高中時,物理考試每次都第一,有一次考了個物理競賽試卷,全班沒有及格的,我一個夜裡12點蹲在公共廁所流淚半小時


加州銀行行長


就高改我想說一點我的想法。1,物理,化學,英語將會被邊緣化,這將是多麼恐怖的事情啊!科技還要不要發展啦?還要不要進步啊?2,高中階段文理不在分科更加重了孩子們的學業負擔,高三複習階段更要出現大泛圍的走課現象。誤工誤時啊!我就在想,既然怕孩子們在文史類有缺失,何不把高中的文史類課程壓到義務教育那九年中呢?在九年義教完成此類教育不更合適嗎?高中階段是非義務教育階段,說白了就在為國家選拔優秀人才的集中準備。先說這些吧


獨立寒秋9527


棄考物理根本就不是問題,也不需要解決!物理很重要,但是在前幾年分文理科的時候全國的物理平均分是多少你們知道嗎?經常不到40分!也就是說起碼有一半的學生三四十分的物理都拿不到,讓這樣的學生去花費大量時間學物理,對於國家對社會對個人有一毛錢的好處麼?而且以前文理分科有很多物理差但是化學生物好的學生也能混上好的物理類大學,3+3之後很多物理類的大學和專業都要求必選物理,頂尖大學招到物理好的學生的概率事實上是變大了,對於真正物理頂尖的學生來說,上好大學的概率也變大了。


qqttdfb


以前的文理分科挺好的,改個球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