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文旅:利津名人(一)

為積極應對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利津縣文化和旅遊局全新推出“利津文旅”專欄,整合全縣旅遊景區、歷史文化、非遺民俗、文藝創作等資源,讓市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優質文化旅遊資源。

利津名人:一代鴻儒李佐賢

利津文旅:利津名人(一)

清代著名金石學家李佐賢(1807年—1876年),字仲敏,號竹朋,嘉慶十二年(1807年)生於利津縣左家莊,是清代著名錢幣學家、金石學家、鑑賞家。他七歲始啟蒙於父親李文桂,十四歲後就學家塾和濱州書院,師從濟北名儒範蘇山,這一時期,他刻苦學習西漢和唐宋八大家的著作,打下了深厚的文學功底。他的“制藝”文章,在學壇名噪一時,應試科舉的人求索不絕。

利津文旅:利津名人(一)

李氏祠堂

利津文旅:利津名人(一)

李氏故宅一角

利津文旅:利津名人(一)

李氏故宅南北衚衕

李佐賢出身於一個詩書盈庫、累世為官的家庭。其先祖李登仙清初任鴻臚寺序班,據傳有“神機妙算”的特異功能,時人稱之“李神仙”。清代小說家薄松齡曾在《戲術》一文中對其有過描述。李佐賢的祖父李華任過湖北京山縣令,父親李文桂,先後任過雲南他郎廳通判、廣東德慶知州等官,宦跡四十年,勤政廉潔,剛直不阿。李家幾代做官,家有藏書三萬多冊。李佐賢在《石泉書屋藏書記》中寫道:“雖未敢雲坐擁百城,居然富有,然在海蝕僻壤,亦幾乎少有焉。”在這樣的家庭環境裡,李佐賢自幼耳濡目染,受到良好薰陶,養成了好學上進的習慣, 這對他後來的求學、做官、治學都產生了很深的影響。

道光八年(1828年),李佐賢21歲鄉試奪魁中解元,道光十五年(1835年)參加會試考中進士,選為庶吉士,就學庶常館。庶吉士是個介於官與非官之間的學銜,沒有俸祿,等於候補翰林官。在庶常館三年才得到殿試。李佐賢雖然出身仕宦之家,但家境並不富裕,所以常常請假出京謀事,以補充學習的費用。他求學十分刻苦,在京都庶常館認真聽取侍讀、侍講授課。在外謀事的時候,就自習貼詩、律賦、小楷等應試科目。道光十八年參加殿試成績優異,被授予翰林院編修,擔任國史館總纂。這一時期,他有機會抄錄了大量的書籍,為研究金石書畫積累了大量的資料。此後直到他39歲時出守福建汀州知府,一直在京任職。咸豐二年,也就是公元1852年,李佐賢隱居故里,時年45歲,從此專心致志開始了古錢幣及金石書畫的研究。

李佐賢《古泉匯》手稿

利津文旅:利津名人(一)

1858年,51歲的李佐賢又回到京都,開始編著《古泉匯》。他治學十分嚴謹,終日身處陋室,整理拓片,註釋文字,每遇到新異品種必定與同好反覆驗證。李佐賢對於編入書中的古錢非常審慎,對於刀幣從不臆斷年代,也不強分先後。他經常為一枚古錢的劃代及辨別真假與同好爭論不休。鮑康在《觀古閣叢稿》中寫道:“竹朋對所載古泉,慎之又慎,僅見拓本,未經審定原泉者不載”。

利津文旅:利津名人(一)

利津文旅:利津名人(一)

經過三十七年的辛勤勞動,到同治三年(1864年),《古泉匯》終於編輯成書(手稿為二級文物,部分存於利津博物館)。全書共六十四卷,十七冊,是一部集錢學著作大成的書。全書收入古錢拓本6000餘種,錢範75個,分元、亨、利、貞四集。該書對春秋戰國時繁多的刀幣、布幣首次加以考校分類,著錄了農民軍及地方割劇勢力的錢幣,同時收入了受中國錢法影響的日本、朝鮮、越南歷朝錢幣,將錢範及錢母列入錢譜中。該書著重記述了錢幣的出處,鑄造方法和文字變化及流通手段,在古錢學研究中堪稱創舉。

李佐賢

《書畫鑑影》手稿

利津文旅:利津名人(一)

利津文旅:利津名人(一)

李佐賢晚年著作甚豐,繼《古泉匯》成書後,編輯《武定府詩續鈔》、《書畫鑑影》、《石泉書屋制藝》、《石泉書屋類稿》、《石泉書屋詩鈔》、《吾廬筆談》、《觀古閣泉續說》、《得壺山房印寄》等著作。 其中,他編纂的《書畫鑑影》一書,其手稿為一級文物,現存利津縣博物館。《書畫鑑影》以特有的形式,反映了清代在書畫方面研究的成果,它對於書畫的鑑別,以及書畫史論的研究都有很大的參考作用,一直受到書畫研究者的推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