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好方法把某個歷史片段寫成有趣的故事?

許悅愛書法


有什麼方法把某個歷史片段寫成有趣的故事呢?回答這個問題,我想起讀過的一本書——《左傳》。我們不妨從《左傳》上得到一些啟發。

啟發一:敢於直書不諱,揭示真實面貌。作者 左丘明知識淵博,品德高尚,孔子言與其同恥。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太史司馬遷稱其為“魯之君子 ”。左丘明世代為史官,並與孔子一起“乘如周,觀書於周史”。因此,寫歷史故事,敢於秉筆而書,不論多大的官僚人物,都敢於評頭論足,不落窠臼,不落俗套,生動有趣。

啟發二:善於生動敘事,講究謀篇佈局。《左傳》重記事,全書有關戰爭的文字較多,但都翔實生動,如晉楚城濮之戰、秦晉郩之戰、齊晉鞌之戰、晉楚鄢陵之戰,敘述詳細生動。同時,善於通過側面描寫烘托戰場氛圍,不聞刀劍之聲,卻如親歷沙場,扣人心絃。

啟發三:語言精煉,文辭優美。唐劉知幾《史通》評論《左傳》時說:“其言簡而要,其事詳而博。”又評曰:“或腴詞潤簡牘,或美句入詠歌,跌宕而不群,縱橫而自得。”

啟發四:刻畫人物性格神形畢現,有立體感。《左傳》對人物刻畫傳神,將歷史人物從神的陰影下解放出來。齊桓晉文爭霸,楚莊公問鼎中原等都活靈活現,生動有趣。

讓我們一起去《左傳》中汲取寫歷史故事的營養吧!



武安歷史文化


首先吐槽下自己的小學語文是體育老師教的,然後我們具體談談怎麼寫故事吧;

我覺得滿足你的要求還是很容易的,我只說一點;

時間,歷史片段必將有發生的時間點,我們將此時的時間節點進行橫向和縱向的對比,這個大概就是說相聲中的插科打諢,但凡說一段相聲,必定是一個完好的故事,故事發生當中也許有這樣那樣的曲折故事,但是如果單單進行這一條線來講故事的話,那麼就會讓讀者/聽眾感覺不到一點興趣,逐漸失去閱讀的興趣,你看看這個歷史片段,在裡面出現的人物,這個事件發生的原因,裡面決定事件發生下去的人物性格特徵,發生在他身上的奇聞異事等等,都可以用來渲染你這個歷史片段的趣味性;

然後就是在上面說那方面沒啥說的,可以換種方式,換換相同時間,不同人物,相似事件,比如說康熙,沒什麼可以說的了,可以換和他同時代的彼得大帝;如果實在不行了,那麼也可以用不同時間點,相似人物來談,說武則天,你不順帶提提慈禧太后?

最後,我要說的是這樣的唯一缺點就是需要歷史是歷史老師教的,而且你的歷史水平是頂尖的,還要同時擁有極為雄厚的知識儲備,不過好東西是不容易出的,慢慢來,糊塗的歷史糊塗的話,別當真。


糊塗的歷史


可以借鑑當前明月《明朝那些事》的寫法,把看似很枯燥的歷史事件寫的有趣、好玩,但又邏輯嚴謹,符合史實,也可以運用易中天老師的劍走偏鋒法,從眾多的歷史人物和事件發掘中引人入勝,從而達到漸入佳境的效果。


我是北斗星亮


我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也借鑑了《明朝那些事》等等一些書籍,估計歷史領域的創作者都在探尋思索嘗試這個問題,閱讀交流,有時候別人的一段文字,一句話也可能會令人茅塞頓開,靈感乍現。把一段歷史故事或片段或人物,用新穎的表達方式,不斷嘗試,每個人的角度不同,如何去寫,每人的認識也不盡相同,有自己的特色,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多嘗試,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般若自在


可以參考《明朝那些事兒》,用一種談心的口語化創作方式,用詼諧的語句,隨性的表達,讓讀者輕鬆閱讀。


石墨大叔


首先要先研究歷史,理解前因後果。再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好這件事。最後我們通過歷史唯物主義不能苛求歷史人物。他們是有趣的。


歷史旁觀者系列


誰有文才能寫出社會人群的內心意識形態,是文學的貿量!


用戶101611628502


好的歷史片段本就是編輯者依據事物本身故事編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