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加速在线医疗,BAT纷纷布局大健康领域

大健康行业

疫情加速在线医疗,BAT纷纷布局大健康领域

随着国家卫健委陆续下达《关于加强信息化支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医疗健康行业趋向“互联网化”逐渐成为共识,BAT们也开始了各自的动作。

百度:发挥“入口”优势,布局内容与服务双端

近日,百度“医疗健康中心”小程序升级为“百度健康”,未来将继续夯实其在权威医疗知识及个人健康服务这两方面的优势。一是打造以百度健康医典为核心的知识科普生态,通过百度移动生态内的搜索、信息流、百科、智能小程序等多个流量入口,满足用户获取专业权威的医疗信息与健康知识的诉求。二是强化服务能力,以“问医生”为核心功能,覆盖用户在线上医疗咨询、购药上门、医疗保险等各类健康相关服务的服务生态。


一周康养 Vol.2 | ​疫情加速在线医疗,BAT纷纷布局大健康领域


阿里:以电商为核心,打造健康服务平台

近日,阿里健康作出人事调整,阿里健康董事会委任朱顺炎担任首席执行官、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公告称,这将为阿里健康的下一步发展带去更多创新思维,形成更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而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阿里所打造的是一款以家庭为核心的健康服务平台。

腾讯:以云为核心,打造一站式医疗服务平台

腾讯在医疗健康行业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医疗科技、移动医疗和线下医疗服务这三个细分领域,其在医疗科技领域已经形成了从数据入口到医疗大数据集成再到技术解决方案的产业链条。移动医疗的细分赛道的完整覆盖与线下医疗服务机构为其提供了场景化支撑,从而形成了线上与线下、B端和C端行业生态闭环。


后疫情时代,康养地产将成新风口

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几乎波及了所有行业。“潜在需求”成为了对各行业后续发展的评判标准。目前,养老资源匮乏,疫情的冲击使得人们对于“健康”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养生必须提上日程。除了传统养老之外,健康社区、康养小镇等也在这次危机中看到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周康养 Vol.2 | ​疫情加速在线医疗,BAT纷纷布局大健康领域

疫情的爆发再次让房企看到了康养产业的发展前景,百亿级项目或接连上马布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80多家房企和外资企业布局康养地产板块,在梳理后发现,国内的许多大型康养小镇、度假区项目有不少都是由房企“跨界”投资的。


养老行业

新业态提上日程!我国将支持发展社区虚拟养老院

日前,国家发改委等23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大力发展“互联网+社会服务”消费模式,支持发展社区居家“虚拟养老院”。

一周康养 Vol.2 | ​疫情加速在线医疗,BAT纷纷布局大健康领域

具体来看,《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互联网+社会服务”的消费模式,促进养老、托育、家政、等服务消费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拓展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覆盖面。探索建立家庭医生电子化签约等制度,支持发展社区居家“虚拟养老院”。鼓励以高水平社会服务机构为核心,建立面向基层地区、欠发达地区、边远地区的远程在线服务体系。与此同时,《意见》还提出要尽快完善服务业标准体系,推动养老、家政、托育、文化和旅游、体育、健康等领域服务标准制修订与试点示范。

山东省出台

《关于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养老服务行业发展的若干措施》

山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紧急出台《关于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养老服务行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了资金补助、信贷融资、税费减免、物资供应、备案服务等11条扶持措施。其中,省财政对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和依法登记备案的民办、公建民营养老服务机构,根据疫情防控期间实际收住老年人床位数量,分别按照自理床位每张100元、半自理床位每张200元、完全不能自理床位每张4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运营补助,补助资金总额2460万元。


文旅动态

撬动文旅消费,国家扶持的“三个区”怎么建?

疫情防控期间,国家密集出台支持政策,多措并举扶持文旅产业。日前,发改委等23部门联合出台《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其中有三个举措承接了之前的更新消费和文旅消费等政策导向,值得旅游目的地关注,即:国家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

一周康养 Vol.2 | ​疫情加速在线医疗,BAT纷纷布局大健康领域

这也是2019年8月相关机构《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中提到的重要抓手,并规定了2022年需要达到的可量化指标,即:建设30个示范城市、100个试点城市,示范城市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支出占消费支出比例超过6%,旅游收入增速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建设200个以上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夜间文旅消费规模持续扩大;建设30个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产业融合水平进一步提升,新型文化和旅游消费业态不断丰富。

有观点认为,引流增量与加项消费的二者叠加成为旅游目的地疫后振兴的核心内容,需要根据当地实情,聚焦重点,直击痛点,形成突破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振兴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