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戰疫日記:與疫情拼速度,72小時4萬件"戰袍"背後的故事

交期就是命令,現場就是戰場,多生產一件隔離衣,多保護一個生命。2月17日下午5點,4輛滿載4萬件一次性醫用隔離衣的集裝箱貨車,連夜火速馳援武漢。這背後是紅豆黨員幹部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始終戰"疫"在一線,最終以72小時的神速向前線武漢發貨首批4萬件一次性醫用隔離衣,再次刷新了紅豆人的戰"疫"速度。

交期就是命令!紅豆運動"疫"不容辭。萬事開頭難,72小時要完成國家工信部收儲20萬件一次性醫用隔離衣的首批4萬件,這怎麼可能?正常這些服裝的生產週期需60天,面料輔料週期30天,生產工廠從面輔料檢驗,裁剪,車位縫製,成品檢驗到包裝裝運,還要30天的流水生產週期。這麼緊急的任務,交期就給3天,面輔料哪裡去採購?員工怎麼組織?

而且4萬件隔離衣需要6噸面料,9萬米符合要求的橡筋,1800個定製紙箱,4萬個定製膠袋,4萬份定製合格證明和4萬份定製使用說明書等等。平時這些可能都不是事情,但現在是特殊時期,每個省,每個城市,每個區域,每個路段都檢查得特別嚴格,面料在外地,是否有現貨?怎麼運回來?

對於企業來說,工廠近千名員工,80%為外地員工,新聞中感染新冠肺炎的人數不斷增加,外地工人回不來,一線員工從哪裡來?

面對重重困難,但紅豆運動不容辭,在公司黨委的帶領下,立即行動組織生產,並由成立應急小組,公司總經理任應急小組負責人,還臨時組建生產採購小組,加急進行採購。

有8年黨齡的優秀共產黨員王文娟,是這次生產採購的負責人,接到任務後,她第一時間帶領4人團隊前往3家不同的面料廠尋找面料。

第一天,組員王軍曄沒顧上吃晚飯,馬上動身,獨自連夜開車到南通,現場駐守在面料廠。王軍曄走的比較急,沒有帶充飢食品,而面料廠周圍的飯店不營業,直到夜裡12點,面料廠人員找出了一桶泡麵給他充飢。就這樣王軍曄一直守到第二天下午1點,跟車押貨返回了無錫。但車到江陰下高速時,貨車的牌照是外地車,按照當地防控疫情要求,不準下高速。公司立即派出無錫牌照的貨車,由公司員工吳曉東帶領到高速路口駁車。當時貨車上裝有6噸面料,每卷面料平均達90公斤。在高速路口駁車,找不到人幫忙,為了讓面料早一分鐘到工廠,他們選擇了靠自己。文質彬彬的王俊曄和瘦小的吳曉東,兩名紅豆人硬是把外地牌照車上的6噸面料,一卷卷卸裝到無錫牌照的貨車上。當貨車到達紅豆運動裝工廠後,又是王軍曄、吳曉東衝在前把6噸面料卸在了工廠指定檢驗區內。

紅豆戰疫日記:與疫情拼速度,72小時4萬件

紅豆戰疫日記:與疫情拼速度,72小時4萬件

在火速採購面料的同時,紅豆運動裝由廠長帶頭,現場召集技術人員,對廠房進行改造,調整安置機器設備,成立隔離衣生產專用車間,並做好消毒等工作。生產負責人陸健說,"我女兒在醫院一線堅守工作,我值守在後方。現在我負責為他們生產"戰袍",一定百分百保質保量完成任務!"

紅豆戰疫日記:與疫情拼速度,72小時4萬件

紅豆戰疫日記:與疫情拼速度,72小時4萬件

紅豆戰疫日記:與疫情拼速度,72小時4萬件

另外一邊,公司人力資源部逐個和本地員工聯繫,告知公司接到生產一次性醫用隔離服的緊急任務,動員他們趕快來上班,聽到消息後黨員幹部們立即挺身而出,帶頭趕赴一線,員工們也紛紛響應。

紅豆運動裝公司黨支部書記、總經理高品亞,從接到任務的當天,每天早上7點30分到現場,晚上11點才離開。她連續加班加點,中途從未休息。2月17日累得頭暈,同事們都勸她回去休息,她依舊選擇堅守。看到黨員幹部都這麼拼,員工們表示,我們身體都好好的,實在沒有理由選擇呆在家裡。公司外貿條線、財務條線,甚至房產商業、兄弟公司等員工也都主動請纓到車間一線義務工作。疫情面前,他們同樣是抗疫戰線上的英雄,是一道最美的風景線。

紅豆戰疫日記:與疫情拼速度,72小時4萬件

紅豆戰疫日記:與疫情拼速度,72小時4萬件

隔離衣生產出來了,還需要裝箱,但紙箱採購也是個大問題。臨時組建的採購小組,每個人開動自己的"小宇宙",把附近所有紙箱廠的白箱採購回來。自己動手做箱嘜,打印在牛皮紙上,再逐個的貼到紙箱上。足足1820個紙箱,四面需要貼7280個貼紙,如此大的工作量,臨時採購小組成員硬是通過加班加點趕製提前完成了任務。

紅豆戰疫日記:與疫情拼速度,72小時4萬件

紅豆戰疫日記:與疫情拼速度,72小時4萬件

最終,4萬件凝聚了紅豆運動裝公司全體員工心血和汗水的隔離衣,在經過與時間加速賽跑了72小時後,保質保量按時完成了黨組織交給的任務,並第一時間發往了戰疫最前線——武漢,為保護前線的醫護人員貢獻了紅豆人一份的力量,也彰顯了疫情發生以來,紅豆廣大黨員幹部始終衝鋒在前,以自己使命感和責任感,匯聚成最能戰鬥的"紅色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