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選擇性“閉關”還能發揮一體化的優勢嗎?

歐盟選擇性“閉關”還能發揮一體化的優勢嗎?

歐盟及其成員國領導人17日召開視頻峰會,同意採取對歐盟以外人員入境實施旅行限制等多項措施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圖為當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歐盟總部,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左)和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在視頻峰會後出席記者會。(圖片來源:新華社)

【歐洲時報3月18日秋狸編譯】死亡超過2000人,歐洲已成為新冠肺炎疫情新的“震中”。面對病毒的進一步流行,歐洲多國切斷了與非歐盟國家的“不必要”聯繫,也決定在歐洲內部“自我隔離”。

外部:“封盟”30天

綜合法新社、法國《世界報》、《巴黎人報》報道,為了遏制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在歐洲多國決定關閉本國邊界後,3月17日,27國領導人舉行會議,批准了歐盟委員會(下稱歐委會)關於加強歐盟及申根區外部邊境管控的提案:17日中午12時起,歐盟成員國將對來歐“非必要旅行”實施為期30天的限制。據報道,這是歐盟首次對外大規模關閉歐洲外部邊境。

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與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共同宣佈,歐盟的長期居民和在歐盟成員國轉機的旅客不受限制,參與抗擊新冠病毒疫情的醫護人員、醫學專家和研究員也能夠進入歐洲。為了不破壞供應鏈,貨運公司也在豁免範圍內。此外,申根區的跨區域工作者也可入內。

歐委會還發布了一些旨在協調成員國間邊境管控的指南。重點是既可以關閉邊界,又不阻礙歐盟內部市場正常運轉,以免妨礙醫療設備的生產與貨物運輸。“這是防止醫療設備或食物短缺的唯一方法,”馮德萊恩堅稱:“這不只是經濟問題,保證單一市場是歐洲團結重要組成部分。我正在與成員國討論,要作為一個聯盟共同應對這一挑戰。”

為了避免拖延過境速度,歐委會決定健康檢查應該只在兩國邊境的一側協調進行。如果過境歐盟居民有感染跡象,不應該簡單地拒絕其入境,而是兩國協商,將其轉向適當的衛生服務機構。也就是說,所有成員國都應與接壤國互相協商合適的政策。

歐委會還提議,為了食品、醫療與防護用品甚至牲畜能夠自由運輸,邊境地區應當開闢供緊急運輸的“綠色通道”。

此外,決定關閉本國邊界的國家必須公開透明地向所有成員國宣佈其決定。限制手段不能歧視也不能過度,特別是不能妨礙貨運司機、飛行員和海員等職業人員的工作。

馮德萊恩強調,歐盟內部必須協調行動,“歐盟公民既不能被困國外,也不能被困在歐洲。”

法國總統馬克龍稱,27國必須“協調一致,嚴格並快速行動”。報道稱,此番言論透露出他對一些迅速封閉本國邊界成員國的不滿。

內部:歐洲各國“閉關”尺度不同

據報道,截至目前,已有10餘個歐盟及申根區國家選擇部分或全部關閉邊界。波蘭、立陶宛、丹麥、斯洛伐克、塞浦路斯和捷克等國已經宣佈完全禁止外國遊客進入;西班牙宣佈關閉其陸地邊境;德國宣佈對法國、奧地利、瑞士、丹麥和盧森堡等部分國家進行邊境管制;奧地利與匈牙利禁止意大利人入境,葡萄牙關閉了與西班牙的邊界;幾乎“與世隔絕”的意大利尚未出臺對外限制措施,但幾乎沒有人會進入其國境。

目前,法國已經宣佈加強對德國、瑞士與西班牙的邊境管制,但對全面關閉邊界的問題持謹慎態度。

儘管歐洲大陸大部分國家對在邊境進行了封鎖措施,但英國政府仍然堅持“群體免疫”路線,不採取嚴格管控措施。與英國一樣選擇這種策略的目前還有荷蘭與丹麥。

法國國家災難醫學會(SFMC)主席亨利·朱利安(Henri Julien)認為:“關閉邊界比起醫學,更是政治決定。這個措施是為了表明國家做出了反應,可能能夠緩解民眾焦慮,但在醫學上毫無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