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相亲中,非要有房有车吗?还是选择门当户对?

这让我想起了五六年前一位男性朋友给我的建议:你应该向某某学习,多做一些自拍,少发表意见,他半开玩笑地说,我没有认真对待她。但从男性的角度来看,这个建议并非不合理。发表声明会给人一种深刻的印象,即女孩在现实生活中过于自信,不够温柔。坚持自己的原则、热爱说话的女性将被为"坚强",事实上我是一个更加可爱和有趣的类型,对恋人非常宽容,就像一个人每天只想见到他一样


中国式相亲中,非要有房有车吗?还是选择门当户对?

没有房间,没有车,所以我找不到另一半?

一位35岁的男性朋友曾对我说:"每次我和一个女人好好聊天,一听到我没有房或汽车,我就没有以下短信。30岁快出头的不止一个男性朋友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如果你没有房子或汽车,你根本找不到伴侣。"如果我想结婚,我女朋友让我买房子,作为一个女权主义者,这听起来还是有点不可思议。为什么这些女孩认为男人应该买房子和车是理所当然的呢?可能是因为我身边没有一个女性朋友让男人买房子和车,甚至那个女孩也说:"我买了一栋房子,当我遇到我喜欢的男人时,我可以向他求婚,但这些独立的、自主的、有创造力的女孩,或博士级的女孩,并不是男人结婚的首选,即使她们很有吸引力,而且能吸引很多异性。

中国式相亲中,非要有房有车吗?还是选择门当户对?

如果你看看周围的情况,不难发现,在择偶市场上,拥有良好学历、收入和职业条件的女性,PK不过年轻,工作稳定的女性,真的漂亮才是其次呀!在需要一座房子和一辆汽车的背后,是中国妇女生存和发展的两难境地。房子是中国人安全感所在。在疫情爆发时,一些房客被拒之门外,让年轻人意识到买房的重要性。对于那些没有信心通过股票、资金、投资等手段致富的普通人来说,买房仍然是对抗通胀的最有效方法,也是对结婚生子的严格要求。

中国式相亲中,非要有房有车吗?还是选择门当户对?

当我刚毕业的时候,我不明白为什么每个人都要买房子。当我深深地意识到租房的不便时,我就明白,我在一个大约10平方米的空间里住了两年多。我想在租期到来之前换房子,开始像火锅上的蚂蚁一样四处张望,一直挣扎到续约的头两天,但对于我大约1500人来说,要在公司5公里范围内找到一间两居室实在太难了。此时,我特别想把当时的男友同居,因为我认为1000租一间漂亮的卧室也很不错,五年前当我父母来苏州看房子的时候,房地产经纪人说了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话:我做房地产经纪人六年了,而你是我带来给女儿买房子的第三位父母。这样,虽然我周围的许多妇女都是在家人的支持下买房,但抚养女儿的父母很少在苏州买房。其他朋友说,她的父母不想支持她买房子,不是没有钱,而是觉得没有必要为她的女儿买房子,反正女儿迟早要结婚的。必须承认,对于90后的人来说,完全靠自己的积蓄在二线城市买房太难了。如果没有家庭支持,她们可能要在35岁后独立买房。女性还会担心,如果结婚和离婚,她们将失去购买第一套公寓的资格,而第二套房子的定金则必须支付70%。

中国式相亲中,非要有房有车吗?还是选择门当户对?

太多的中国家庭不支持他们的女儿买房子,这导致女人要求男人有房子。然而并不是每个家庭都有能力为子女买房,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更好的生活,但根源在于父母对女儿的态度。如果家庭不支持女性的职业追求,建议(或强迫)她的女儿留在一个收入稳定但工资低的岗位上,那么她就没有多少机会改变自己的生活,除非嫁给一个有房子的男人,在一定年龄之后,如果她想换工作,就会在就业方面面临性别歧视。更糟糕的是,许多家庭甚至不愿意投资女儿的教育。他们只是想让她早点结婚。

中国式相亲中,非要有房有车吗?还是选择门当户对?

在重男轻女的社会里,如果没有家庭的支持,一个女人只有非常努力地工作,用12分的努力去追求她想要的东西,才能获得和同阶层男人一样的机会。追求舒适是人性,大多数人仍然会选择走一条更容易的道路,在"拥有房子和汽车"这一要求的背后,是中国女性缺乏生存权和发展权。根据"2020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Global Gender Gap Report 2020),中国的性别平等指数排在第100位往后,在153个国家中排名第106位。缺乏安全感促使更多女性寻找经济状况良好的男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