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文縣第一書記陳麒麟:戰“疫”不忘抓扶貧

四川新聞網宜賓3月18日訊(曾理)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後,興文縣麒麟苗族鄉德應村第一書記陳麒麟堅持早佈置、早過問,積極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同時統籌抓好脫貧攻堅各項工作,做到“戰疫”和“扶貧”兩不誤。

3月17日上午,在德應村看到,第一書記陳麒麟正在貧困戶王俊龍家中瞭解肉牛養殖產業發展情況,併為他的產業發展提供一些思路。“王俊龍這一戶主要是因病致貧,我們主要通過異地扶貧搬遷、產業的扶持、技術培訓、安排公益性崗位等措施,來幫助他脫貧。”陳麒麟介紹說。

兴文县第一书记陈麒麟:战“疫”不忘抓扶贫

興文縣第一書記陳麒麟(左一)查看蠶桑長勢

如今,王俊龍家的日子日漸改善,也更加堅定了戰勝困難的信心。“現在養了牛和豬,還有一輛小貨車拉點零散的貨源。這幾年,在得到了政府和村黨委的幫助下,我的生活確實一步步好了,我也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把生活過的更好。”

離開貧困戶王俊龍家後,陳麒麟又急忙組織駐村幹部、村兩委班子成員一起到村上的蠶桑產業基地,查看蠶桑的長勢情況。蠶桑產業是德應村2016年發展的產業項目,全村種植面積達1000餘畝,進入旺產期後,畝產值將達到1000元以上。

“蠶桑產業引進來之後,村民的生產積極性是非常高的,因為它是當年栽培,當年就能帶來效益,蠶桑產業解決了村上閒置勞動力問題,讓村民們人人有事幹。”陳麒麟介紹說。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陳麒麟在做好自我防護的同時,按照興文縣委、縣政府要求,針對村裡實際情況,從大年初三就成立了一支12人的專職防控隊伍,宣傳防控知識、排查返鄉人員,共排查出外出返鄉人員133人,現已全部解除隔離。

為抓好復工復產,村上給村民搭建了平臺,通過已經務工的人為還沒有就業的人介紹工作,目前已就業414人,還有236人沒有就業,其中有貧困戶14戶。

“針對這14戶貧困戶,我們準備採取‘四個一批’措施,即臨港招工一批、外出務工一批、分散就業一批、工勤崗位安排一批,爭取在三月底以前,完成他們的就業。”陳麒麟告訴記者。

目前,德應村疫情防控工作正有序開展,春耕生產穩步推進,對德應村下一步的發展,陳麒麟充滿了信心。“下一步,我們村要發展好產業,發展好鄉村旅遊,進行村集體經濟改革,根據市場來調整一下方向,完善管理之後,做大做強做優集體經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