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钓”一种全天候全能型钓法,不用打窝不用鱼漂,随时可钓

它是最省力最节时的民间经典钓法之一,如今快要失传,详解野钓利器:长江钓

钓鱼发展到今天,钓鱼装备越来越复杂,特别是近年来兴起的台钓,路亚等垂钓方式,不管是鱼漂,鱼饵还是钓具都是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可以说现代钓鱼的工具和方法都越来越先进和现代化,但是随之而来的是,需要各位长时间盯住鱼漂,需要消耗各位大量体力和大量的时间,那么有什么方式既可以钓鱼,又可以避免这些缺点呢?

“长江钓”一种全天候全能型钓法,不用打窝不用鱼漂,随时可钓


​今天笔者给大家介绍一种老一辈的民间钓鱼方式,此法不仅钓鱼方式十分简单,而且十分节省体力,十分节约垂钓时间,不管是什么水域,什么地形,什么水位,都可以用此法垂钓,是一种全天候的全能型钓法,这就是所谓的“长江钓”。

之所以笔者将“长江钓”介绍给大家,就是因为这个钓鱼方法正在逐步失传,这是老一辈钓鱼人留给年轻人的钓鱼文化财产,这些经典的传统钓是不应该被遗忘的,就像民间非物质文化一般,学会它更是一种钓鱼文化的传承

大家想要了解和学习关于“长江钓”的知识,我们还得从什么是”长江钓”,钓组如何制作装配、使用此种钓法的使用要点、实施作钓过程中的细节等4各方面

来逐一阐述。

一什么是“长江钓”

“长江钓”对于大部分钓鱼人来说非常的陌生,网上也没有任何资料可以参考。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采用这种方式钓鱼,且无法考证“长江钓”具体是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因为官方钓鱼字典里面没有这种钓法的记载,也许它是一种不被承认的钓鱼方式,因为这种方法钓鱼,根本用不着鱼竿,用不着鱼漂,不用打窝,但是这确实是一种曾经被老一辈钓鱼人广泛使用的钓鱼方式

“长江钓”一种全天候全能型钓法,不用打窝不用鱼漂,随时可钓

至于为什么叫做“长江钓”,因为这种钓鱼方式曾经被长江沿岸的老钓鱼人在长江支流等水域广泛使用,特别是四川,重庆一带的老前辈们,所以民间就用“长江钓”来命名此种特殊钓鱼方式。该方法只需要一条主鱼线,若干废旧矿泉水瓶子,子线,鱼钩即可,然后按照顺序依次连接起来,挂上鱼饵,放入水面垂钓即可。

该方法其实并没有严格的作钓区域,可以推广到任何水域,如果推广到湖泊,水库或者小河垂钓,那么我们可以“葫芦画瓢的方式”分别定义为湖泊钓,水库钓,小河钓。

二是“长江钓”的组装方法

1材料选择是关键。”长江钓”需要的材料非常简单,但是选择过程中要把握两个原则:一是材料品质要好;二是子

线鱼钩型号大小一定要与目标鱼匹配

主鱼线的选择,因为这个是整个垂钓的核心组成构件,一般来说,对主鱼线的要求是坚固结实,弹性较好,直径稍大,可以用鱼线中的尼龙线即可,主鱼线号数可用2.0-4.0之间。对于瓶子的选择,可以选用废旧的矿泉水瓶子即可,它的主要作用是靠浮力将整个主鱼线和装备托在水面上,同时一旦有鱼上钩,因为瓶子一直在水面沉不下去,所以鱼没法逃脱。子线型号和鱼钩大小根据所垂钓的对象鱼种类进行选择,一般情况下,子线0.5到1号即可,鱼钩选择3到8号之间。

2瓶子间距把控是前提。关于瓶子之间的间距,这个没有特殊的规定是多少,一般控制在2米到4米之间。瓶子之间的间距决定了子线之间的间距,它们是同等的。换句话说,在主线一定的情况下,瓶子间隔越小,子线和鱼钩的数量越多,鱼获数量的概率会因此增加。

但是不能盲目缩减间距,因为要考虑子线的相互干扰,目标鱼种类,目标鱼大小等因素

“长江钓”一种全天候全能型钓法,不用打窝不用鱼漂,随时可钓


如果垂钓中上层大型鱼类,比如白鲢鱼,那么间距就要稍微大一点,因为这种个体一般比较大,如果间距过短,一旦鱼上钩,势必会左右颤动,拉动主线和瓶子,很容易造成

缠线打结,从而影响整条的主鱼线和子线,造成垂钓效果不佳

3子线长短有依据

子线长短直接决定了你垂钓的鱼货数量和鱼的种类,同时还要根据水的深度来决定,这几个因素是相互影响的。

如果垂钓上层白鲢鱼,那么不管水深是多少,我们子线长度可以在1米左右甚至更短就可以

“长江钓”一种全天候全能型钓法,不用打窝不用鱼漂,随时可钓


如果垂钓的是鲫鱼,黄辣丁等底层鱼,那么我们就要加长子线,这里面要分两种情况:一是如果水深没有超过子线之间的间距,我们可以直接以水深定子线长度;二是如果水深超过了子线之间的间距,那么我们最好以接近子线之间的间距来定子线长度。

4一定要标好记号

这一点是很多老一辈钓鱼人运用这种方式钓鱼也没有注意的问题,大家可以用方形纸片,双面按序号写好阿拉伯数字,按照1,2,3的顺序依次写好,再按照顺序,依次投入到对应的瓶子里面,这样不管是放线或者收线都可以有一个参考,防止缠线绕线。

小结:”长江钓”虽然形式简单,但是一定要把握好材料,瓶子间距,子线长短,同时做好标记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垂钓的效率,增加鱼获的几率。

三“长江钓”的使用要点

“长江钓”是一种广泛适用于各种水域的传统钓法,不受时间,不受地形,不受水位影响的钓法,灵活方便的全能型钓法,但是使用过程中依然有几个关键要点需要各位掌握,主要有以下两点:

1选位水流稍缓区域是关键。同台钓,传统七星漂垂钓方式一样,选择垂钓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水流缓慢流动处垂钓,因为一旦水流过大,会造成两方面的不利影响。一是很容易造成鱼饵脱钩;二是很容易造成一条主鱼线上的子线鱼钩产生相互缠绕的现象。这两方面中的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会极大影响垂钓的效果,导致鱼获不佳。

“长江钓”一种全天候全能型钓法,不用打窝不用鱼漂,随时可钓


2鱼饵用活饵是首选。“长江钓”的垂钓时间长,中途是不会更换饵料的,不像台钓或者竞技钓可以随时更换,因为这种垂钓方式一旦收线,再放下去花的时间长,所以一般都是一天收线一次或者半天收线一次,根据这种垂钓特点,饵料肯定是首要考虑活体饵,比如蚯蚓或者红虫之类的,如果选用商品饵料是非常不现实的。


“长江钓”一种全天候全能型钓法,不用打窝不用鱼漂,随时可钓


小结:“长江钓”虽然是一个不同于现在钓鱼模式的钓鱼方法,但是也要注意选择好的水面区域,鱼饵用法上同台钓不一样,一定要选择活体饵作钓,才能保证中鱼率。

四是施钓过程中的细节

1是放线过程防缠绕。放线过程中,最容易发生的就是子线鱼钩的缠绕,因为一般“长江钓”的主鱼线长度在100到200米左右,每个间隔2-4米就是一根子线和鱼钩,一旦垂钓的深度较深,或者垂钓的对象鱼是底层鱼,那么子线的长度就会比较长,所以放的时候就比较容易缠绕,所以防止子线之间的缠绕是垂钓环节的重中之重.

那么如何防止缠绕了?

最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施钓的时候,一定要按照顺序,就是上面提到的编号顺序,依次放入水中,切不可图放线速度,像撒网一样抛洒出去,如果这样做,肯定会缠绕在一起,因为子线众多,想要解开这些死结,就非常困难了。

2是鱼饵挂钩的方式很关键。就如上面所说,我们一般选择蚯蚓或者红虫作钓,红虫这里我们暂不做讨论,因为本身它的特殊性,挂钩方式只有那么几种,不做强制规定。

“长江钓”一种全天候全能型钓法,不用打窝不用鱼漂,随时可钓

对于蚯蚓的挂钩,这里一定要采用缠绕挂的方式:任取一整条蚯蚓用钩尖横向从蚯蚓五分之二的位置穿过,然后,将蚯蚓在钩上缠绕一圈,又用钩尖横向穿过,如此反复三到四次,使蚯蚓缠绕在鱼钩上,但要注意保持蚯蚓的头尾都能蠕动,这样做的目的是迎合这种垂钓法,可以避免蚯蚓在遭受小鱼吃食,水体波动等情况下的脱钩。

3是收线节奏把控好

正如上面所说这种钓法是不用打窝的,上鱼的速度比较慢,所以一旦放好线,人就可以自行离开,一般半天或者一天后才能过来收线查看鱼获,这是垂钓的特点所决定的,但是收线的节奏一定要把握好,这个过程好比中鱼提竿溜鱼的环节,一旦中了个体较大的鱼,收线速度一定要放缓,收线可以用手拉动主线,测试一下阻力大小,如果阻力较大,说明鱼获较多或者鱼的个体较大,这个时候就要动作缓慢

,眼睛直接盯住水面的一举一动,一旦有大的波动,或者感觉有大鱼被钩住,就要缓慢收线,缓慢拉动主线,这样依次将子线,瓶子收上来,按顺序放好,防止缠绕,以备下次再用。

小结:“长江钓”虽然操作简单方便,但是垂钓的细节不可少,施钓放线和收线的时候动作一定要慢,按照序号依次放线收线,鱼饵挂钩的方式一定要用缠绕挂的方式保证鱼饵不容易脱钩。

写在最后:

上文详细介绍了什么是长江钓”法,长江钓”如何装配,使用“长江钓”法的要点,以及施钓过程的细节,通过此文章我们知道,“长江钓”是老一辈遗留下来的经典传统钓鱼方法,非常节省体力和时间,是一种全天候的全能型钓法,也是一种丰富的钓鱼物质文化遗产,彰显了我国老一辈钓鱼人的聪明智慧,再次充分说明了,钓无定律,

钓鱼没有固定的形式,钓鱼也无需多么复杂的装备,当然本文知识粗浅谈了一下“长江钓”,欢迎大家能够留言交流探讨。

友情提醒:

虽然此钓鱼法简单有效,节省体力,但是中国渔政最近公布的执法方案是严厉打击利用长线多钩等生产性垂钓作业行为,所以建议各位再使用这种“长江钓”法的时候,尽量不要一条主线上捆绑多个鱼钩,做到娱乐垂钓,休闲垂钓,保护我们的渔业资源。

“声明: 本文图片来源于“IC photo”或“图虫创意”,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公司、组织、个人未经IC photo或图虫创意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