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被人們追捧的收藏品你還記得幾樣

三十年來,收藏門類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很多以前熱衷的收藏,也慢慢淡出人們的視線。慢慢變得無人關注。但是冷門的東西不代表沒有收藏價值,恰恰相反,還是很有收藏價值,有些還是很值錢!您還記得幾樣呢?

一、國庫券

國庫券曾經是我國的重要憑證之一,從1981年我國恢復發行國債,推出第一張國庫券,歷時17年,直到1998年發行最後一批國庫券結束。



在建國初期,煙標承擔了很大的宣傳責任。那時候,電視、報紙都不發達,網絡就更沒有了,而菸草本身具有廣泛的流通性,所以煙標就成了“宣傳單”。以前的煙標都是手繪製版,有著特殊的美感,有時候菸廠還會設計各種主題,來紀念大事發生,比如運動會,抗美援朝等。而如今煙標設計都大同小異,樣式沒有什麼特色,收藏的人也逐漸變少了

三、糧票

糧票是上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我國在經濟水平較低時期發放的,一種購糧憑證。中國最早實行的票證種類是糧票、食用油票、布票等。當時物資匱乏,幾乎所有東西都是限量供應的,光有人民幣還不行,所以除了應用最廣泛的糧票布票之外,還有鋼材票、機油票、棉花票等今天看起來十分“奇葩”的種類。糧票作為當時使用最廣泛的有價證券之一,在中國使用達40多年,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它已退出了歷史舞臺



曾經,糧票和郵票一樣,深受大眾的喜歡和收藏。但隨著1999年國家宣佈糧票正式作廢,糧票1955年出現的糧票,終於完成了其歷史使命,悄然退出了歷史舞臺。收藏的人群也逐年下降,時至今日,已經很少人玩糧票了,但幾乎家家戶戶都還能找到一些老糧票。




六、糖紙

糖紙是小女孩比較喜歡收藏的,花花綠綠很好看。這個愛好現在的小孩估計會覺得很奇怪,但對於很多70後,80後來說,集糖紙是件很平常的事。


30年前被人們追捧的收藏品你還記得幾樣

那時候大家生活都不富裕,糖果還是一件很稀罕的東西,只有在過年或者誰家有人結婚時,才有希望吃上幾顆。吃完糖果之後,大家都會把糖紙清洗乾淨,找一本書夾起來壓平,如果誰有大家都沒有的“精品”,也可以在小夥伴面前炫耀上幾天。

收藏總是伴隨著時代在不斷變化,新舊不斷更替!我也有收藏了一些糧票和煙標,想必你也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