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縣二郎廟鎮酒店村第一書記:防疫扶貧肩上扛 心繫群眾奔小康

面對“疫情阻擊戰”和“脫貧攻堅戰”的疊加考試,方城廣大駐村第一書記成為了中流砥柱。“二郎廟鎮酒店村有湖北返鄉村民二十多名,我們深感責任重大,一定值好班,站好崗,築牢防線,守土盡責。”鬱長峰在方城縣二郎廟鎮防疫工作會上說到。

方城縣二郎廟鎮酒店村第一書記:防疫扶貧肩上扛 心繫群眾奔小康

酒店村第一書記鬱長峰來自方城縣衛生職業中等學校,他發揮藥師職業專長,為村民提供用藥指導及健康扶貧政策宣傳。疫情發生後鬱長峰提前結束假期,第一件事就是解答群眾疑惑。

疫情就是命令,鬱長峰用微信群、廣播、標語橫幅等方式宣傳疫情防控知識,苦口婆心地勸說心存僥倖的群眾,取消和簡辦紅白事5場。同時組織駐村工作隊員在村內進行全方位、無死角、不間斷病毒消殺,對重點監測人員家庭進行消毒。他還建立各類防控臺賬,推進網格管理,打電話告知在外人員做好個人防護,無事不要返鄉。在全村人努力下,酒店村無疫情發生,經過近一個月隔離觀察,返鄉村民陸續解除隔離。雖然如此,鬱長峰的心依然緊繃。“林哥,你這鼻子咋露在口罩外面裡?”2月27日鬱長峰在貧困戶蘇建林家門口問道。“那不是想著沒事了,透透氣。”“戴口罩是對的,更要把鼻子上這個條壓好”鬱長峰提醒說。

鬱長峰堅持扶貧防疫“兩手抓 兩頭硬”。回顧將近兩年來,他帶領村幹部對全村625戶村民進行認真排查和精準幫扶,摸索出了一條困難群眾有增收,鄉親生活有提高的“酒店扶貧模式”:

一是打通扶貧路,修好文化廣場。酒店村有6個自然村,過去巷道全是泥土路,農戶餵養牛羊多,一遇雨天,泥濘難行。鬱長峰藉助上級狠抓農村環境衛生的東風,在村裡做工作自籌資金40萬元,全村率先實現道路硬化,鎮裡組織各村來觀摩這一做法,召開現場會借鑑經驗。2019年,村委又墊資12萬,將村西百年遺留下的汙泥大坑改建成了全鎮數一數二的文化廣場,配備了健身器材及音響,提升了群眾幸福感、獲得感!

二是關心老人健康,助力青少年成長。鬱長峰經常走村入戶瞭解困難家庭和獨居老人身體健康狀況,採用通俗易懂的話語宣講健康扶貧、家庭醫生簽約等惠民政策。小酒店莊有家貧困戶,戶主身患腦出血,生活勉強自理,大兒子18歲患有智力殘疾,其他三個孩子均在上學,妻子在外打工,無力照顧丈夫。針對他們面臨的實際困難,鬱長峰經常前往指導安全用藥,並鼓勵他們一家六口要保持樂觀的心情,積極面對生活。酒店小學有教師十餘名,學生兩百多個,鬱長峰積極對接政策,協調資金維修改造教學樓,修建操場,疫情期間逐戶查看困難家庭的學生學習情況。

三是解決吃水難,築牢黨建基礎。作為第一書記,鬱長峰用實際行動踐行為村民服務、建強黨組織的使命擔當。為解決群眾取水難題,他向上爭取項目在村北建成一座深水山泉井,得到廣大群眾的一致讚譽。黨員是鄉村振興的中堅力量,他以每月8號黨員活動日為契機,積極開展黨員教育活動。建立黨員對村裡貧困戶 “一對一”結對幫扶制度,著力強化黨員作風建設和發展黨員工作,今年在抗疫火線發展入黨積極分子6名。

酒店村是鎮萬畝花海景區的主會場,進入三月,漫山遍野開滿了油菜花。在3月12日的工作手記中,鬱長峰這樣寫道:疫情終將過去,勝利定會到來。嚴寒和危險,都不能阻止我們與疫情戰鬥的腳步,讓我們共奔小康,迎接充滿希望的春天!

通訊員:黃銀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