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亮出今年 深改“路線圖”

積極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對標國際全面優化營商環境……近日,廣州市白雲區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白雲區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點》(簡稱《改革要點》)《白雲區2020年創造型引領型改革項目》(下稱《改革項目》)等系列文件,對沖新冠疫情的影響,白雲深化改革“路線圖”正式亮相。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的重要節點,白雲區把今年定為“效率年”。筆者梳理發現,改革“路線圖”涵蓋經濟、營商環境、行政、農村、民主法治、文化、社會治理等11個領域,共提出35項改革任務,其中包括15項創造型引領型改革項目,為全市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白雲貢獻。

南方日報記者 譚超

通訊員 雲宣

強化土地供給▶▷積極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挖掘機轟鳴一片,運輸車來回穿梭,施工員戴著口罩,逐個經過體溫檢測、個人信息登記、消毒雙手後,進入工地……近日,廣州設計之都施工建設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作為廣州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的重大項目,廣州設計之都已全面復工。今年年內,該項目將有甲級寫字樓、創客空間等13棟高樓封頂。

根據《改革要點》,今年白雲區全面深化改革涵蓋經濟、營商環境等11個領域共35項改革任務。其中,“積極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被列為經濟體制改革的首項工作。

3月16日,廣州設計之都以南僅3公里的二號線蕭崗地鐵站旁,白雲新城節後第一宗土地成功掛牌出讓,競得者是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這是白雲區全力推進重大招商引資項目落地的一個縮影。按照白雲區土地出讓工作部署,2020年要完成商業、工業、居住用地出讓“三個100萬平方米”的工作目標。白雲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白雲正在推進“白雲新城”“設計之都”“白雲湖數字科技城”等地塊的出讓工作,以土地出讓推動復工復產,拉動白雲區經濟增長。

土地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有力保障。《改革要點》明確,白雲區將探索工業用地出讓價全區統籌,降低企業用地成本;強化土地供給,保障優質企業用地需求;出臺實施招商引資項目分行業分區域投資准入指引,探索完善村集體建設用地產業導入模式,促進土地集約高效利用,提升招商工作質量

提升治理能力▶▷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貫穿全年

近日,廣州創顯融合雲物聯科技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在白雲區政務服務大廳同時領取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和《不動產權證書》。這是全市“多審合一、多證合一”改革以來廣州市完成的首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和《不動產權證書》“二合一”審批,辦理時限從原來單獨辦理的24個工作日壓縮至5個工作日,收件材料從16件減少到5件。

今年1月1日,廣州開啟營商環境3.0改革,明確提出對標國際先進水平、全面優化營商環境。白雲區緊隨廣州改革步伐,在新冠肺炎疫情這場大戰大考中,結合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進一步擴大企業開辦“一站式”集成服務覆蓋面,全面實行開辦企業“線上一網一界面、線下一窗一表單”,實現商事登記、刻制印章、申領發票0.5天辦結。

在重大民生領域改革方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是重點任務。《改革要點》提出,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提高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水平。同時,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也列入《改革項目》,由區領導組織推動落實。目前,疫情防控慎終如始,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將成為白雲貫穿全年的一大亮點,也是對白雲城市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