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天天练4

语文练习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吴玠①素服飞②,愿与交欢③,饰名姝④遗之。飞曰:“主上宵旰⑤,岂大将安乐时?”却⑥不受,玠益敬服。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⑦为飞营第⑧,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⑨?”或⑩曰:“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注释】 ①吴玠(jiè):南宋抗金名将。②飞:南宋抗金名将岳飞。③交欢:结为好友。交,结交。欢,友好关系。④姝:美女。⑤主上宵旰:皇帝勤于政事。主上,皇帝。宵旰,“宵衣旰食”的略语。⑥却:推辞。⑦初:当初。⑧第:府第,住宅。⑨何以家为:用什么安家呢?⑩或:有人。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

(1)予尝古仁人之心 求:探求

(2)异二者之为 或: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

(3)吴玠服飞 素:向来

(4)饰名姝遗:赠送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就替君主担忧。

(2)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文官不贪恋钱财,武将不惧惜死亡,那么天下就太平了。

3.【乙】文所写岳飞的事迹,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用【甲】文中的语句回答)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这句话对我们有什么教育意义?

心忧天下(或:忠君爱民,关心百姓疾苦)。教育意义:要建立新时期的忧乐观,提倡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

【乙】文翻译:

吴玠一向敬仰岳飞,愿意与他结为好友,打扮了美女送给他。

岳飞说:“主上终日为国事操劳,怎能是臣子贪图享乐之时?”岳飞没有接受,将美女送回。吴玠就更加的敬仰岳飞了。岳飞嗜酒,皇帝告诫他:“你等到了河朔,才可以这样酗酒。”于是从此不再饮酒。

皇帝曾经想要给岳飞建造一个住宅,岳飞推辞道:“敌人尚未被消灭,怎能谈论家事!”有人问:“天下何时才会太平?”岳飞说:“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怕死,天下就太平了。

※按要求默写古诗文名句

(1)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

(2) 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5)2015年,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实质推进,沿线许多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呈现出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象。(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古代诗文中有许多蕴含哲理的诗句,请你任意写出连续的两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