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脂血症」的危害、症狀、治療與預防

淺談「高脂血症」


血脂是血清中的膽固醇、甘油三酯和類脂(如磷脂)等的總稱,與臨床密切相關的血脂主要有: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即我們平時所化驗的“血脂四項”中的內容。


血脂是有害物質嗎?


一定範圍內的血脂無害,是人體所必需的基本物質,在維持人體生理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


淺談「高脂血症」的危害、症狀、治療與預防


什麼是高脂血症?有哪些危害呢?


高脂血症就是指血清中膽固醇和(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二者均具有致動脈硬化的作用。


其中,高甘油三酯血癥易引起脂肪肝、胰腺炎和體重增加等。


高膽固醇血癥可引起多種併發症,如冠心病、腦中風、腎小球病變和眼睛視網膜病變等。


淺談「高脂血症」的危害、症狀、治療與預防

高脂血症有哪些臨床表現?


高脂血症多數沒有明顯的症狀和異常體徵,典型者可出現皮膚黃色瘤和動脈硬化相關的表現:


  • 間斷看東西模糊,這是由於血脂升高,血液變粘稠,流速減慢,使視神經或視網膜暫時性缺血缺氧所致。
  • 腿肚經常抽經,可伴刺痛,這是由於膽固醇聚集到腿部肌肉中所致。
  • 常出現頭昏腦漲或與人講話間隙容易睡著。
  • 眼瞼上出現淡黃色小皮疹,剛開始為米粒大小,略高出皮膚,嚴重時佈滿整個眼瞼。
  • 記憶力及反應力明顯減退。短時間內在面部、手部出現較多黑斑。


淺談「高脂血症」的危害、症狀、治療與預防


發現血脂升高該怎麼辦呢?


16個字:“高度重視,及時就診,遵囑治療,定期複診”。


對於血脂升高,切勿因為沒有明顯的臨床表現,或自我感覺臨床表現不嚴重或不影響日常生活就不重視,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才能早受益,多受益。



有的患者拿著血脂的化驗單就暗暗高興,因為化驗單上各項指標都在正常範圍內,說明血脂不高,就不需要治療。


實則不然,我們化驗單所提示的血脂各項指標的參考範圍只是一個相對大的範圍,如果您合併有下列疾病中的一種或者一種以上,參考範圍就有所不同,即要求更低的血脂水平來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這些疾病包括: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肥胖、慢性腎臟疾病、腦卒中或短暫腦缺血發作。


因此,化驗完血脂要及時拿化驗單就醫,聽從醫生建議,必要時積極開始調脂治療。


淺談「高脂血症」的危害、症狀、治療與預防




血脂異常與飲食和生活方式有密切關係,因此飲食治療和改善生活方式是治療血脂異常最基礎的、成本/效益比最佳的治療措施。無論是否進行藥物治療,都必須堅持控制飲食和改善生活方式。


不同類型的高脂血症,其治療藥物也有所不同。因此,用藥切不可盲目,一定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規律用藥,並定期複診。


淺談「高脂血症」的危害、症狀、治療與預防

高脂血症怎麼預防?


定期檢查血脂是血脂異常和心血管病防治的重要措施。為了及時發現血脂異常,建議:


  • 20~40歲成年人至少每5年檢測1次血脂,包括總膽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即我們平時所化驗的血脂4項。
  • 40歲以上的男性和絕經期後女性每年檢測血脂。
  • 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如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吸菸的人群,應每3~6個月測定1次血脂。


最後特別提醒大家,檢測血脂時要在飯後12~14小時採血,即空腹採血,採血前幾日要維持原來的飲食習慣,這樣測出的血脂水平更準確。


文章:山西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內分泌二科 李娜

配圖: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