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避免"高糖"危害,更要小心"隱形糖''

提起糖,對於血糖高的朋友來說有種談“糖”色變的感覺,會使血糖快速上升,增加胰島負擔。

而健康人如果糖攝入過量,不僅會影響體內脂肪的消耗,而且無法及時消耗的部分會轉化為脂肪,又可促進膽固醇血癥, 易導致肥胖和動脈硬化;糖還會影響人體吸收鈣、維生素類等物質,易造成營養不良、骨質疏鬆等。

一、不要盲目的"限糖"

糖於是變成了萬惡之源,戒糖、抗糖逐漸風行起來,許多人甚至不吃主食、不碰一點糖。專家指出,糖是人類最主要的能量來源,其對人體的重要程度是其他營養物質不能代替的,尤其是大腦幾乎只能利用葡萄糖供能。

“限糖”並不代表不吃糖,“減糖”不代表減主食,而是“會吃糖、管理好該吃多少糖”。

世衛組織建議,人們應該將每日糖分攝取量控制在總攝取量的10%-5%以下,成年人每天添加糖攝入量不超過50g,最好控制在25g(6茶匙)以下。

要避免

因此,日常生活中我們應養成良好習慣,少吃“遊離糖”,小心“隱形糖”,減掉“添加糖”,科學控制糖的攝入量,避免“高糖”危害。

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膳食中的糖有一個專業名字,叫作碳水化合物,因為名字太長又拗口,所以簡稱糖類。

穀類、薯類、部分豆類都是糖類最主要的膳食來源,一些堅果也是糖類的良好來源,蔬菜、水果裡也含有少量糖分;還有一大部分“糖”強調的是“遊離糖”,並不包括新鮮水果和蔬菜中的內源性糖。

“遊離糖”包括由生產商、廚師或消費者在食品中添加的單糖和雙糖以及天然存在於蜂蜜、糖漿、果汁和濃縮果汁中的糖分。大家喝的含糖飲料中的糖,製作糕點時加的糖,烹調時加的糖等,這都屬於遊離糖。

二、可怕的"隱形糖"

很多朋友不知道不甜的食品也隱藏著很多“隱形糖”。也就是說並非甜的食物才含糖。有些無味、酸的、鹹的都可能也存在著大量的“隱形糖”。例如以下食物

01

焙烤食品和麵點:

在市場上買的麵包、甜餅乾中含糖量通常都在15%~20%左右;即便是自己動手焙烤,要想做得好吃,糖也不會少。現在很多中式點心,比如一些小饅頭、小包子、奶黃包之類,也都要加點糖。

02

各種碳酸飲料、果汁、乳酸菌飲料等等:

要避免

一瓶500ml可樂的糖含量在50g左右;一瓶350ml的乳酸菌飲料,含糖量也在50g左右。市售很多果汁飲料,即使是純果汁飲料,含糖量也很高。

女生們喜歡的紅棗漿、蜂蜜柚子茶等所謂的健康飲料,實際上紅棗糖漿加的就是紅糖,紅糖中90%以上都是糖;蜂蜜當中含糖量通常在75%以上,這些可都是糖。

03

避免不了的外出就餐:

在餐館裡工作的內行都知道“糖調百味”這個道理。據有關部門調查;在餐館裡一份蔥燒海參大概加糖15~25克,紅燒排骨、紅燒魚、魚香肉絲大概加25~30克糖,紅燒肉大概加40克~50克糖。九轉大腸要加65克的糖,最高的排骨有的甚至每份加75克糖。

04

加工食品

要避免

還有重要的一部分隱形糖是藏在加工食品裡。膨化食品、核桃粉、芝麻糊等加工食品可以說是隱形糖“典範”。

比如雪餅、鮮貝、蝦條等膨化食品,它們吃起來雖然是鹹的,但裡面含有大量的澱粉,但卻不含任何抑制糖上升的膳食纖維。

核桃粉和芝麻糊同樣如此,廠家在加工過程中一般都加入澱粉精糊等添加劑讓其成糊。這兩種食品進入體內會使我們的血糖迅速上升,升高血糖的速度比糖還快。

在隱形糖中還有土豆、芋頭等高澱粉蔬菜。在加工的肉製品中,也含有糖,比如牛肉乾、肉脯等。

三、要合理的"限糖"

1

、學會看食物配料表

學會了看食物配料表,即使是包裝食物中的隱形糖,也能被我們準確無誤地揪出來。葡萄糖、蔗糖、果糖、乳糖、麥芽糖、蜂蜜和玉米糖漿都屬糖類,越是排在食物配料表前邊的成分,其含量就越高。

2、吃水果注意含糖量

水果甜與含糖多之間並不能絕對畫上等號。像有些水果,可能並不像我們平時認為的那樣。

吃起來很甜,但是它含糖量並不多,這類水果主要有西瓜、杏、甜瓜等。

吃起來不甜,但是含糖分不少的水果,主要有獼猴桃、柑橘類、火龍果等。糖友要少吃香蕉、葡萄、棗這類高糖的水果。

3、做菜少紅燒、糖醋

烹飪也要注意,儘量避免糖醋、紅燒等方法。《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天攝入添加糖不超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像紅燒肉、魚香肉絲、糖醋排骨等都是高糖菜餚,不宜多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