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美团,有餐饮企业选择这样做

3月15日,青海省发布公告称,全省所有餐饮经营单位,即日起可全面恢复营业。随着全国各地对于疫情逐渐控制,我们注意到全国各地许多地方的餐饮正陆续恢复,尽管餐饮业离真正的全面复苏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目前,很多餐饮企业旗下餐厅陆续恢复堂食经营,但受疫情影响,外卖仍是当前餐企的自救重心,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恐怕这种现状还要持续。

外卖对于餐饮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外卖平台的佣金给餐饮企业的压力不小。从疫情开始,餐饮业内希望外卖平台降低佣金的呼声四起,网络上大量的中小餐饮老板都在表达对外卖平台的不满,许多地方的行业协会也公开声援餐饮企业,甚至部分地方还将美团等平台直接向市政府举报。(延伸阅读: )但现在看来,餐饮老板们似乎并未达到预期目的,这些平台依旧霸道、依旧强势、依旧傲慢。

逃离美团,有餐饮企业选择这样做

2月,中国烹饪协会发布《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餐饮业影响报告》, 在报告列举的餐饮企业主要难点中,有一条为"外卖业务难以为继"。报告显示,疫情防控期间,餐饮服务堂食量大幅减少,有的企业寄希望于外卖外送增加收入,23%的受访餐饮企业在春节期间继续提供外卖外送业务,但效果并不明显。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需要向外卖外送平台支付佣金,91%的企业表示平台佣金费率并没有优惠,甚至还有2%的企业表示佣金费率有所提高。

这点从中小餐饮老板给我们的留言中也可以得到证明,他们表示,目前平台对餐饮企业虽然也有一定的帮扶措施,但佣金并没有降低;美团等平台的最新扶持政策,不过是左手倒右手,诚意不足。

逃离美团,有餐饮企业选择这样做

针对平台的这种强势与傲慢,有专家就曾对此进行过分析:这是因为技术带来的自信——在当下堂食"休克"的形势下,外卖平台不说是数百万家餐馆的惟一经营通道,最起码也是餐饮商家最重要的维持经营的通道。这是它们(美团们)自信和傲慢的底气所在。

于是,在主要外卖平台的佣金成本压力下,不少连锁餐饮品牌开始自建渠道之路,一些小规模餐企也意识到了这一举动的重要性。据媒体报道,眉州东坡、龙人居、北京华天、旺顺阁、味千拉面等餐饮企业都在尝试自建渠道。对于很多餐企,这个渠道的载体就是微信小程序。

据媒体报道,北京龙人居水煮三峡鱼连锁酒楼总经理就表示:疫情发生后,龙人居上线了微信外卖小程序,外卖订单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20%~30%,外卖所获得的盈利能够支撑员工的工资支出。

逃离美团,有餐饮企业选择这样做

然而,餐饮企业自建外卖渠道,看起来虽然很美好,但其中面临很大的限制,这个限制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个是流量,另一个是配送。这也是餐饮企业急需解决的,如果它们决定离开现有的外卖平台的话。

基于此,在当下阶段,这种自建渠道模式比较适合于餐饮企业自己拥有流量,同时还能承担配送成本的企业,这也是很多餐企一直还在观望的主要原因。

当然,对于流量与配送方面的限制,也有一些企业给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在配送方面,一些企业鼓励消费者自提,对于小范围内的配送,由店内员工直接负责配送上门;对于一些距离比较远的配送,则选择与外部配送进行合作。在流量方面,一些企业通过社群微信群的方式获取流量,还有一些企业通过短视频、直播等获得流量,另外也有一些企业通过微信朋友圈精准定向广告的形式获取流量。(延伸阅读: )

显而易见的是,通过微信小程序建立渠道的优点,在于可以避开美团等大平台的高额佣金成本。但是也要认识到的是,小程序在餐饮生态方面跟主要外卖平台还存在较大差距,小程序对于餐饮企业存在一定的限制与不足。

不管小程序能否成为一个新的渠道,我们至少看到了餐企的努力、尝试与创新。这次疫情给很多餐饮企业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它们开始重新审视资本、审视流量、审视风险、审视员工、审视业务的多元化。当然,更重要的是,它们开始重新审视外卖、审视平台。这次疫情加快了一些餐饮企业自建外卖渠道的速度,提高了餐饮企业对于私域流量的重视程度。

外卖平台依赖佣金的模式不改变,餐饮商家就不可能真正迎来外卖方面的"减负"。而餐企努力自建渠道,或许能给平台一点点压力,促使平台对自己的业务机构进行优化、升级,打造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外卖生态。

逃离美团,有餐饮企业选择这样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