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眼睜睜看我父親等死嗎?妻子勸阻丈夫反而暴怒:我去賣血

如果有一種感情讓人一輩子都無法割捨,那就是父母親情了。

也許有人也會說是愛情,可對於愛情,我腦海裡始終是三毛那句:

我們總有一天,拉著別人的手,遺忘曾經的他。

愛情太過虛無,缺乏實實在在的羈絆,特別是當今社會,十幾年的婚姻都可以頃刻間崩塌,更別說最多幾年的愛情了。

而唯獨父母親情,從血液到靈魂,再到“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

這種感情,有血緣也有時間的累積,深入骨髓。

趙本山在小品裡面說:“人生在世屈指算,頂多三萬六千天。”

人生不過百年,有多少人能一生一世陪伴你呢,除了父母,無人能出其右。

父母對子女的感情是真的,像水一樣清澈。同樣,子女對於父母的感情也同樣真摯。

我能眼睜睜看我父親等死嗎?妻子勸阻丈夫反而暴怒:我去賣血


我曾經在一篇報道里面看到,一位兒子為了救身患尿毒症的母親,不惜給母親換腎。

雖然受到全家的阻攔,包括他的母親,可是他依然說:“我的生命都是她給我的,只要她能活下去,沒了一個腎又能怎樣。”

真心感嘆兒子對於母親的愛。

“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這絕非一句無心之言,而是越來越多的子女肺腑之言。

“我能眼睜睜看著父親等死嗎?”丈夫兩眼通紅朝我怒吼。我腦袋幾乎要爆炸,不由得崩潰大哭:“你以為我想啊,錢呢?化療、靶向治療亂七八糟的一天都要七八千,上哪兒弄去?你說?”老公暴跳如雷:我賣血去!

說這些話的是姚靜和冷巖夫妻,姚靜只是一個平凡的女人,也是一個妻子,可也在承受著生活與病痛的折磨,來聽聽她的故事吧。

“老公和我是大學同學,他家是山東農村,母親在他10歲那年一場大病死了,是他的父親把他撫養成人供他上學,其間辛苦不言而喻。

而我是上海普通女孩,父母都是一般職工,只有我一個女兒,家庭條件一般,父母年齡大了,也是一身的毛病。

婚後,老公和我都上班,工資加起來兩萬左右,五年之後,母親給我拿了幾十萬,再加上我們這幾年的一點積蓄,總算交了一個首付,在上海買了一套小房子。老公和我商量要把他父親接上海來住,我沒反對,我明白老公的心。


我能眼睜睜看我父親等死嗎?妻子勸阻丈夫反而暴怒:我去賣血

公公在上海住了不到一星期,說什麼也得走,說比坐監還難受,給他兒子說:打死我也不來了,農民就應該在家種地,我享不了這福!

說實話,公公是一個非常善良慈祥的老人。每次回老家看他,老人家想著法兒讓我和孩子高興,趕集買各種孩子和我喜歡的食物。

老公說,每次回家,父親總是問他孫子喜歡吃啥,你媳婦兒喜歡吃啥,咱去買。

每次回上海走的時候都要給他兒子塞上幾千塊錢。老公不要,他說家裡花不著錢,放著也是放著,你們城裡花錢的地方多。

說心裡話,這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老人,我把他看成自己的親父親對待。

兒子剛上高一那年,不幸還是發生了,老公的父親查出癌症晚期,已經擴散。

老公想都沒想,含淚把公公拉到了上海醫院。老公向公司請了假,沒黑沒白地守著公公。

我下了班就趕緊往醫院跑,好讓老公能休息一下。每次看著老公通紅的雙眼和日漸消瘦的臉龐,我好幾次欲言又止。

隨著病情的深入,放療、化療和靶向藥物治療,費用一天天增多,不到一個月已經花掉20多萬。

每個月一萬多的房貸,孩子上學,一家人的吃喝拉撒,沒有一天不花錢的,花的我眼冒金星。

公公是個明白人,雖然沒給他說得的是癌症,但他也從片言隻語中知道了這是不治之症。有好幾次自已跌下床要偷跑著回家,說這是花錢買罪受,早晚落個人財兩空。


我能眼睜睜看我父親等死嗎?妻子勸阻丈夫反而暴怒:我去賣血

老公大聲訓他,說他是胡說八道:你才六十多歲,怎麼會得那種孬病?

看著老公和我強裝的笑顏,公公有氣無力地給老公說:“孩子,你要是真孝順我,就讓我回家吧,你不知道這一天天的化療有多難受,還不如死了痛快!”

老公握著公公的手直是搖頭。

公公看著痛苦不堪的老公,突然淚如雨下:“孩子,聽我的,咱今天就回家,你不上班還一天天的花錢,一家老小吃啥喝啥?咋著過呀?”

公公越說越激動,眼淚不住地流,幾乎是用盡全力,痛苦地指著兒子說:“你要是把錢都花到我一個死人身上,孫子媳婦他們怎麼辦?你的家沒了我活著有什麼用?你這才是真正的不孝啊!”

老公把頭趴在病床上直是嗚嗚的哭。

公公費力地扭過頭,似笑非笑的看了我一眼,聲音微弱地說:“孩子,苦了你了。你是明白人,去勸勸冷巖吧!”

我把老公輕輕拉起來,走到樓道里。

我痛苦地說:“冷巖,醫生說了,咱爸已經擴散到全身,沒多少時日了。咱們還是保守治療吧!這也是爸爸的意思!”

老公雙眼通紅朝我怒吼:“回家幹什麼?等死嗎?這樣做我還是個人嗎?”

我一聽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大聲說道:“不回家可以,錢呢?錢從哪裡來?”

老公啊啊直叫,隨即拿拳頭咣咣砸牆,吼叫著說:“我就是去賣血,也不能讓父親眼睜睜回家等死!”

我心裡難受,任憑眼淚嘩嘩地流,他是我的老公,我選擇了他,我能說什麼?

我閉著眼睛不再說話。晚上,我去醫院看公公的時候,老公趕緊迎上來,平淡地說:“咱爸明天出院,回家保守治療!”!

我看著老公深陷的雙眼和黑瘦的臉,不由得一下抱住老公嚎啕大哭……

回到家,不到半月公公去世。

晚上,老公抱著我,靜靜地說:老婆,人這一生太短暫,太無奈了!

我不說話,只是抱緊他。”


我能眼睜睜看我父親等死嗎?妻子勸阻丈夫反而暴怒:我去賣血

看到這裡,我也不禁為冷巖的父子情深,以及姚靜這樣孝順又善良的好媳婦所感動。常常聽說“羊有跪乳之情,鴉有反哺之義”。而人的盡孝之念,也是寫在血液中的感情。

做人最大的失敗就是欲盡孝而親不在,終生留下人生遺憾,因此要想將來不後悔,就要從現在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去孝順父母,回報父母。

孟子說:“唯有孝順父母,才能解憂”。

父母為我們付出了畢生的精力和時光,如今兒女們長大成人,也都有了自己的幸福家庭和生活,而父母們卻到了垂暮之年。

因此我們有能力為父母盡孝的時間真的不多,而父母們需要我們盡孝的方式也並不難辦。

陪伴和快樂,是盡孝永遠不變的主題。

記得劉東昇在《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裡寫道:

在我奔波而勞碌的一生中,上帝給我最大的饋贈,便是教我感恩,感恩父母,感恩生活,感恩生命中出現的所有過客。

是的,父母是每個人的第一任朋友,第一任老師,甚至母親是兒子的第一任“愛人”,父親是女兒的第一任“情人”

所以飲水思源,知恩圖報,當我們的父母需要我們的時候,決不能退縮,我們可以成為他們的雙手,成為他們的雙腳,像他們陪伴我們長大一樣,陪伴他們變老,無遺憾地走完一生最後一段旅程。

梅玲在《我們都是上帝的孩子》一文中說:

我們都是上帝的孩子,他把我們寄養在塵世的父母身旁,不是要我們牴觸、抱怨、流淚,而是讓我們學會感恩,接納彼此,真心相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