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白雲區被列入水利部河長制湖長制全國10個先進縣(區)

近年來,廣州市白雲區在河湖治理工作上真抓實幹、勇於創新,逐步形成河湖治理的“白雲模式”,河湖面貌煥然一新,得到水利部、生態環境部、住建部的充分肯定,今年被列入水利部河長制湖長制全國10個先進縣(區)予以表彰激勵。

廣州白雲區被列入水利部河長制湖長制全國10個先進縣(區)

白雲區白坭河兩岸水田毗鄰,一片水鄉田園風光。


廣州治水看白雲

白雲區土地面積達795平方公里,位於廣州市中心城區北部,扼廣州市東、西、北交通出口要道。緣於地理水文、戰略區位和產業發展等因素,全區治水攻堅面臨較為複雜的客觀環境,“廣州治水看白雲”成為社會普遍共識。

白雲水系在廣州水系中地位凸顯。白雲區是廣州水源地,處於廣州水系的“上風口”,是廣州水生態安全體系的最後一道屏障。

廣州白雲區被列入水利部河長制湖長制全國10個先進縣(區)

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城市內河石井河引來成群白鷺起舞。

白雲模式的主要做法

立規矩以成方圓:河長領治各方聯動

廣州是全國較早探索實施河長制的地區,白雲區作為廣州治水的主戰場,率先推動“河長制”化為“河長治”。先後發佈四道總河長令,重點聚焦黑臭水體剿滅、網格化治水、水岸同治等關鍵環節頒佈軍令狀。

一是創新設置流域河長。深化健全組織體系,由區委常委掛帥擔任五大流域河長,強化流域綜合治理,統籌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的系統治理。

向下延伸設置網格員(長),發揮一線崗哨作用,形成區級(副)總河長、5名流域河長、14名區級河長、187名鎮街級河長、222名村居級河長、3215名網格員(長)完整的治水體系,條塊結合、層層壓實。

二是河長引領高位推動。區總河長、副總河長通盤考慮親自抓,每週研究推進工作,週末不打招呼“飛行”調研,掌握工作的真實情況解決突出問題。各級河長盡心履職,壓在一線。例如白坭河流域河長謝素琪同志每月巡河,把發現的問題整理成清單移交各責任單位限期落實,僅2019年巡查62次,督促落實整改問題66個。

三是健全問題處置機制。各級河長、民間河長及職能部門常態巡河履職查找問題,區河長辦組織督察組在全區組織查找各類水汙染違法線索問題。推行網格化治水,落實“流域為體系、網格為單元”,掛圖作戰,銷號管理,利用“廣州河長APP”“農汙巡檢APP”“排水巡檢APP”等智慧平臺,及時發現上報問題。

清源頭以濯清流:重拳治汙鐵腕拆違

一是清拆違建貫通河岸。人和置業廣場24棟別墅侵佔河道1.1萬平方米,由於歷史成因複雜、利益主體眾多,多年難以解決,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白雲區充分研判法律法規,周密部署整治方案,細緻安排維穩工作,最終全部按計劃清拆。自省開展“清四亂”專項行動以來,全區共拆除河湖管理範圍內違法建(構)築物2587座,面積139萬平方米,近三年拆除侵佔河湖違建250萬平方米。

二是從嚴治理亂採溢挖。白雲區劃定河湖管理範圍,劃定河砂禁採區紅線,249條河道全面嚴禁採挖河砂。從2017年起,組織全面清理、清退河涌管理範圍內的堆砂場、攪拌站,共清理取締違法砂石堆場69個,清理面積44.57萬平方米,清運砂石73萬立方米。通過清理整治,損害河湖的行為得到有效遏制,河湖得以休養生息,調蓄行洪能力得到提高,水質逐步向好。

三是長抓不懈靶向治汙。協同推進“四洗”行動(洗樓、洗管、洗井、洗河),通過這一“手術刀式”治理手段鎖定汙染源,做到“精準打擊、靶向滅源”。自行動實施以來,“洗樓”出動77469人次,摸查291574棟建築物,總面積1.38億平方米。保持每年清理“散亂汙”場所1萬處以上,三年清理39835處。“洗管、洗井”4000多公里,修復9464處管網缺陷,排擠“外水”近20萬噸,相當於新建2座汙水處理廠的規模。在落實河涌日常保潔的基礎上定期組織“洗河”行動,累計出動30865人次,5776船次,清理河涌漂浮垃圾2860噸,河涌實現無垃圾積聚,無大面積漂浮物。

強基建以固根本:立足長遠補強短板

一是做大汙水處理“心臟”。白雲區在現有5座汙水處理廠的基礎上,加大投入加快建設4座汙水處理廠,處理能力將達到150萬噸/日,三年增長近四倍,基本滿足今後的發展需求。

二是做強汙水處理“大動脈”。如果說汙水處理廠是“心臟”,排汙管網就是“大動脈”,城鄉截汙納管則是“毛細血管”。近三年來,全區累計建成汙水管網4989公里,四批80個城中村截汙納管已基本完成,69個城中村和12個農村汙水查漏補缺正在穩步推進,全面推進排水單元達標創建。對現有排水管管網進行“全面體檢、微創修復”,提升現有設施運行效能,以小投入收穫大成效。

三是示範推進碧道建設。在完成河涌沿河違建整治後立即規劃建設碧道,一年內完成建設高標準碧道179公里。沙坑湧大源支流5公里碧道內配套設置兩座文化廣場,打造集河道防洪、休閒娛樂、人文薰陶為一體的親水平臺體系。河涌水清岸綠,碧道上人們流連忘返。

嚴法紀以壯震懾:強化執紀從嚴執法

一是把紀律挺在前面。近三年來,白雲區對179名治水不利的各級河長、工作人員進行了問責。某街道分管領導因未履行請假手續缺席重要會議被通報批評,發現河長在巡河履職中存在形式巡河、假巡河走過場等問題,及時予以提醒、約談,情節嚴重的按相關制度問責。強化對黨員幹部的監管,保持幹部隊伍的純潔性,對充當汙染“保護傘”、以權謀私的公職人員零容忍,堅決予以黨紀政紀處理。

二是推行河湖警長制。率先設置48名河道警長,充分利用民警熟悉社情民意、群眾基礎好威望高的優勢,把基層片區民警納入轄區的河湖管理工作中。河湖警長結合日常警務工作,對違法排汙行為及時予以提醒糾正,協助職能部門開展重點整治行動,對涉及違法犯罪人員無縫對接快速查辦,有力打擊震懾違法行為。

三是違法行為嚴懲不貸。建立多部門聯動工作機制,強化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相銜接的機制措施,暢通了“行刑”銜接。近三年來,全區開展聯合執法行動426次,對3130宗違法行為做出了行政處罰或行政處理,開出罰款8366.61萬元,追繳水資源費20.06萬元。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1619宗,向公安部門移送行政拘留案件10宗,移送涉嫌刑事案件5宗,抓捕犯罪嫌疑人24名,形成“以法護水,依法治水”的新局面。

重改革以強牽引:改革創新注入動力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改革如此,治水亦然。治水攻堅,一方面需要腳踏實地地真抓實幹,另一方面需要不斷創新工作思路、機制、方法,開拓治水新局面。

一是創新河湖水域岸線空間管控。白雲區通過依法劃定河湖管理範圍。將其納入城市規劃,對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的各層級規劃、土地出讓方案等進行控制,夯實依法執政基礎。加強河湖管理,對佔用城鄉水域的必須在同一水系佔補平衡。全區現已完成河道劃界208條計661.47公里,佔全區河道總長的84.39%,其中10條設置省市河長湖長的河湖管理範圍劃界任務已完成並公告,湖泊已劃界1個,完成率100%。

二是用活技術創新手段。推進“掌上治水”,助力“互聯網+河長制”落地生根。廣州市率先推行“掌上治水”模式,開發完成了廣州河長管理信息系統,該系統創新搭建了“PC端、APP端、微信端、電話端、門戶網站”五位一體的監管平臺,構建了“12345”式河長管理架構。河涌管理中心緊密圍繞河長“履職前-履職中-履職後”全程設置學習溝通、履職監管、履職評價工具,實現自動量化河長履職績效評價、預警提示履職薄弱點、直觀展示上下級履職詳情等功效。

三是深化排水管理體制改革。推進排水設施一體化管理,旨在提高公共排水設施管理水平,有效降低城市內澇風險,確保黑臭河涌整治“長治久清”,廣州市大力推進公共排水設施一體化管理工作。通過建立建立公共排水設施一體化管理體系、實施供排水一體化管理、打造信息化營運服務平臺、提升排水應急保障能力。2019年以來,完成了中心城區48個重點區域和195條主幹道周邊排水設施的加強性清疏,有效提升了中心城區排水防澇水平,白雲區率先完成設施移交和實施專業化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