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現在叫得歡,但品牌商家做社交電商真的沒前途!四點原因

品牌商家做自己的社交電商很可能會是一個雷聲大、雨點小、一陣風式的非主流模式!這裡說的社交電商,包括基於各類移動社交、短視頻、直播平臺做電商的。主要有下面幾點原因:

第一:基礎設施標準化低,用戶體驗千差萬別

做社交電商的商家,需要自己構建自己的社交電商平臺,市場上提供社交電商SaaS產品的軟件企業有很多,再加上很多產品支持個性化配置,導致社交電商平臺的用戶體驗千差萬別,對普通消費者來說,學習成本很高。相比之下,傳統電商平臺由於統一向商家提供店鋪,基礎設施是一致的,用戶體驗好、學習成本低。

第二:運營能力參差不齊,商家信用無從保證

做社交電商的商家,基本都是各自為戰,完全憑藉自己對社交電商的理解,在市場裡摸爬滾打,運營能力千差萬別。而大量運營能力低、口碑差的商家,尤其是一些搞一錘子買賣,割一波韭菜就走的無良商家,無形中會拉低整體社交電商的形象。相比之下,傳統電商平臺對商家有比較嚴格的准入制度,會對消費者提供一定的消費保障。

第三:大量行業不適用,獲客效果差成本高

對於一些不具備高頻購買需求或相對小眾的行業,做社交電商時是很難保證穩定的客流的,需要不斷去拓展新客源,成本很高。相比之下,傳統電商平臺由於有統一和穩定的用戶流量入口,以及比較豐富的基於搜索、推薦和促銷活動的流量分發手段,所以幾乎任何行業,整體上都是能夠獲得不錯的用戶流量的。

第四:品牌入口分散,推高用戶選擇成本

普通消費者都是喜歡貨比三家的,除了少數品牌鐵粉,不少人其實並不會在所有的產品上,都有極強的品牌忠誠度。而由品牌商家自己主導的社交電商,一個入口只能買一個品牌,用戶想要貨比三家,就要關注和進入多個品牌商家的社交電商平臺,這會推高用戶的選擇成本。相比之下,傳統電商平臺可以通過商品列表、綜合搜索、分項排序和商品對比等多種方式,讓消費者很方便地在不同品牌的之間進行選擇。

別看現在叫得歡,但品牌商家做社交電商真的沒前途!四點原因

其實,線上商業就是線下商業的一個縮影和映射。品牌商家自己做社交電商,就好比是傳統線下商業,品牌商家不找社會渠道和代理商,自己做直銷一樣。全國範圍內,能把直銷做好的企業能有幾家?這需要構建多龐大的自營銷售網絡啊。而同樣的,想做好自己的社交電商,這需要品牌商家擁有多強大的線上流量聚合能力啊,這恐怕是最頭部的品牌商家,都不敢輕易嘗試的。

不過,這裡只是說品牌商家做社交電商整體上很可能沒前途,但社交電商依然還是有價值的。包括:

1.少數高頻和社區O2O類行業,其重點是可以通過社區群或線下門店獲客,而不依賴線上獲客,社交電商只是起到一個交易工具的作用,如生鮮,最近大家也都看到了;

2.帶有強烈興趣標籤、可以打造小眾高黏性社區的行業,其重點是做好回頭客,通過口碑,人拉人做圈子,同樣也不依賴持續的線上獲客,如文玩珠寶等等;

3.社交導購,如不固定品牌的直播帶貨,相當於做廣告,商家只是廣告主而已。

此外,對於那些目前已經比較成規模的社交電商SaaS軟件企業,如某贊、某盟等,它們已經聚合了非常龐大的商家資源,是否有心強化自己獨立的電商業務呢?除了為品牌商家們提供標準化的社交電商基礎設施外,更進一步,把自己的一些精選電商業務全面升級,開始向具備超級流量入口價值的綜合電商平臺發力,這似乎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吧。

創作不易,歡迎朋友們關注、評論、轉發。如商業轉載或其它,請聯繫:keji5u(科技無憂訂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