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業為什麼一直在保級?

李永150153170


建業是爭冠之列外球隊現狀的真實寫照!

首先,投入方面,相比恆大上港一線隊動輒一年10億+的規模,建業的投入比較良性,18年投入6億左右的建業,還要兼顧青訓和俱樂部場地建設,在內外援的燒錢上並沒有太顯眼的表現。在金元時代的中超,平民的玩法自然成就了“年年保級”的建業。

其次,年年保級,是從賈秀全下課後給大多數球迷的印象。賈指導下課之後,建業的主帥位置一直是流水的狀態,兩年六帥,亞森張外龍塔拉吉奇等等,戰術層面的變化太多,如果我是一線隊的球員,面對著隨時都會變化的戰術和風格踢法,我也會不知所措,沒有延續性的球隊風格,也成為了建業這隻球隊上限不高的主因。

最後,球隊定位,可能是因為建業國內球員實力不強,賈秀全又敢於善於大膽使用年輕球員的緣故,建業給球迷們留下了善於培養年輕人的好形象。確實,這幾年李曉明、胡靖航、龍成等年輕人都在建業進步明顯,甚至成為球隊主力。但是去掉表象看本質就會發現,河南建業的青訓幼苗其實尚未破土,而河南建業給自己的定位和目標就是深挖青訓,選拔人才。從這個意義上,作為一隻“西班牙人”式定位的球會,建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建業這種球隊是中超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期待建業2019賽季能有好的表現!



俊男說個球


既然是金元中超,缺少資金支持始終會舉步維艱,雖說建業集團對俱樂部的支持可謂不遺餘力,但與諸多金元締造者相比,平民建業也始終是小巫見大巫,在以外援打天下的中超,僅從外援的轉會費支出上,建業便很難逃脫保級的命運。



建業近些年引進的外援質量挺不錯,堪稱小本經營的典範,但轉會市場畢竟還是一分價錢一分貨。雖說中超近些年也出現過申花特維斯那樣中聽不中用的所謂水貨外援,但那畢竟還只是少數,而且與不適應中超無節制的拼搶尺度有關,大部分強力外援的水平還是與引進價格成正比。



僅以本賽季為例,建業核心伊沃體能上明顯呈下降趨勢,以往輕鬆的帶球突進如今已顯吃力,被人和放棄也並非偶然。而另一外援巴索戈,有絕對的速度優勢及衝擊能力,卻是一如既往地獨來獨往,從未與球隊形成一體。兩名外援的現狀正如建業外援一貫的質量,有特點有拼勁,但水平上限在中超也只能算中下游。



建業陣中至今難出國腳級本土球員 ,也是建業一直在保級的縮影,其實縱觀整個中超,除國腳大戶之外,大多數球隊或多或少也會貢獻一兩名國腳,難出國腳的球隊也正是幾支典型的保級球隊,而建業正是其中之一。





當然目前建業陣中也會有個別具備國腳潛質的隊員,比如守門員吳龑,但也正如建業一直以來所面臨的局面,始終有脫離保級圈的希望,也始終在希望的征程中不懈堅持。也只有更多國腳級球員湧現,有更穩定的高水平外援隊伍 ,建業也才能最終擺脫保級宿命,向更高層次發起衝擊。


尼羅河大球場


河南建業也不是一直都在保級,曾經在愛學習的賈指導帶領下,一度還有聯賽第五的高光表現。

但和延邊富德一樣,偶然發揮抵不了球市蕭條,河南也是人口超級大省,但人口流失嚴重,青壯年幾乎被江浙滬一掃而光,各種職業體育就沒什麼資本,同時從上到下也沒什麼人重視。光是建在荒郊野嶺的鄭州南站,就能夠預算180億,可見能夠拿出手的錢還是有的,拿在體育領域的錢是沒的。

所以才會有伊沃和尹鴻博這樣的球員相繼流失,球隊從聯賽第五到聯賽倒數第五都不保,資本投入不足夠,光靠企業老闆的情懷是完全沒用的。而河南建業還能夠保住中超席位,不是實力尚存,而是那些降級的狀況更為悲慘,不論是延邊,還是貴州,遼寧,經濟狀況比河南要差得太多,維持不下去中超這奢侈品是不可能的。

隨著深圳,大連這些經濟強市進入,中超的洗盤還會加劇,像河南建業,武漢卓爾這樣的球隊都會受到巨大壓迫,持續保級是免不了的。


足球新聞翻譯官


大投入爭冠,有鳥用,窩裡鬥再強,出國門就丟人現眼。

小投入保級,是藝術,活得更長久,對自已和球迷負責。

建業的胡總是企業家,也是藝術家!


漢口好聲音


那一年如果不是有人搞事,建業可能是冠軍,而不是北京


qzuser2012382


最簡單的答案,投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