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氏市值低於萬華化學!道恩攜手恆大一起買下來好不?

本週美股兩次熔斷,載入歷史。截至3月12日收盤,全球化工巨頭——陶氏公司(美股)市值下降至

175.79億美元,相當於1227.77億人民幣。曾經的陶氏是萬華的百倍市值,如今卻被萬華化學以1411.63億元的市值趕超。

陶氏市值低於萬華化學!道恩攜手恆大一起買下來好不?

這一大幅滑坡,除了陶氏杜邦的分拆之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美股的史詩級暴跌。

國際原油價格暴跌,加之連日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擴散的影響,3月9日,美股開盤市值就蒸發了3萬億美元!三大股指開盤迅速下跌超7%,觸發熔斷。這是美股自1997年以來首次觸發熔斷機制。

截至3月12日21:35,標普500指數日內跌7%,觸發本週第二次熔斷,暫停交易15分鐘。美股史上一共只有三次熔斷,本週內出現了兩次。


陶氏市值低於萬華化學!道恩攜手恆大一起買下來好不?

3月9日

陶氏市值低於萬華化學!道恩攜手恆大一起買下來好不?

3月12日


在這一大形勢下,美國化工股迎來全線下跌。

陶氏公司跌幅超過20%,市值不及萬華。這一下跌,對於長期看好它的投資者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機會。市場給了低價入場的機會,也在給“勇敢者們發福利”。


陶氏:見證化工行業的發展史

陶氏市值低於萬華化學!道恩攜手恆大一起買下來好不?

1897年成立於美國的陶氏化學公司,以其一體化、市場驅動型、行業領先的特種化學、高新材料、農業科學和塑料等業務,為全球約180個國家和地區的客戶提供種類繁多的產品及服務,應用於包裝、電子產品、水處理、塗料和農業等高速發展的市場。


公司起初在未成立之前是一家小型電化學公司,擁有從海水中提取溴化物和氯化物的電解技術。在這一技術的基礎上,1897年,赫伯特·道於1897年在美國密歇根州的米德蘭成立陶氏化學公司。經過118年的發展,陶氏逐漸成為位居世界化學工業界第二名的國際跨國化工公司。


目前陶氏主要產品大類分為七大門類,主要產品營收佔比如下圖表所示:

陶氏市值低於萬華化學!道恩攜手恆大一起買下來好不?

縱觀陶氏一百多年的發展史,就是一部聚烯烴發展史,與整個化工行業的發展密不可分。其歷程可分為三個階段:


  • 第一階段:初創期(1897年-上世紀30年代末期)
  • 1897年,赫伯特·道在美國密歇根州的米德蘭成立陶氏化學公司。
  • 1898年,首次進行漂白粉以及腐蝕性的蘇打的商業化生產。
  • 1906-1908年,公司初步涉足農業化學品行業,併成功生產出第一批農藥產品。
  • 1913年,公司開發出了新的氯仿合成工藝並拋棄溴代產品,將產品線延伸至四氯化碳、氯化鎂、氯化鈣等氯化物,在殺蟲劑、農用化學品等領域擁有極高價值。
  • 1920年代,推出二溴化乙烯、苯乙烯等在內的眾多新產品。
  • 1930年代,成為美國國內氯化鈣、氯化鎂以及鎂化合物等產品的領先生產商,並在基礎鎂產品的生產方面取得了近乎壟斷的地位。
  • 1935年,推出乙基纖維樹脂,首次進入塑料業務領域。
  • 30年代末,開始生產聚苯乙烯樹脂,並且已經成為全美國第五大化學公司。

陶氏化學公司在公司創始階段站穩腳跟,並在氯化物以及部分農用化學品領域構築出基本的進入壁壘。

  • 第二階段:海外擴張期(上世紀40年代-上世紀90年代)
  • 1942年,陶氏化學加拿大公司成立,首次向海外發展,並於次年生產苯乙烯;
  • 1943年,陶氏化學和康寧玻璃公司合資成立一家公司,主營硅樹脂產品;
  • 1947年,陶氏在巴西成立石油天然氣公司,主要提供生產所需的石油和天然氣。
  • 1952年,陶氏化學歐洲公司分別在日本、瑞士等地成立多家子公司。
  • 1957年,陶氏化學在荷蘭、瑞典、墨西哥、巴西、中國香港都已經有了生產點或者銷售點,海外銷售額佔到公司總銷售額8%。1966年,比例提高到25%,1974年達到47%。
  • 1980年,銷售額超過100億美元。


陶氏市值低於萬華化學!道恩攜手恆大一起買下來好不?

陶氏市值低於萬華化學!道恩攜手恆大一起買下來好不?

  • 第三階段:併購和轉型發展期(上世紀90年代中期-至今)
  • 1995年,51億出售旗下醫藥公司,退出醫藥業務
  • 1996年,與杜邦合資,進入PET/PTA生產及聚丙烯領域
  • 1197年,成立全資子公司陶氏農業科學公司
  • 1998年,退出鎂金屬業務
  • 2001年,收購聯碳;收購埃尼化學的聚氨酯業務;收購羅門哈斯的農業化學品業務
  • 2003年,收購塞拉尼斯丙烯業務,擁有了完整的丙烯酸業務
  • 2009年,以188億美元收購羅門哈斯,進軍特種化學品高利潤市場領域
  • 2013年,剝離旗下的甲基錫穩定劑和固體潤滑劑業務、聚丙烯許可和催化劑業務、氯及其衍生物業務等
  • 2016年,陶氏和杜邦宣佈合併成立新陶氏杜邦,成為全球第一大化工企業。
  • 2019年,陶氏杜邦分拆為三家公司


下文選取了陶氏化學公司的發展歷程中幾個重要的時間節點


一、第一次世界大戰:涉足有機化學的契機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有機化學領域成為陶氏化學新一代的研究重點,這也是陶氏化學公司創新時代的起點。20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公司的大部分研究成果為其幾十年後公司重要的產品線建立以及市場佔領奠定了基礎。這些產品包括農藥,製藥,水淨化,能源和汽車行業的一系列化學物質


大蕭條期間,很多公司削減了研究開發經費,但陶氏化學繼續擴大研發投資。公司成立了米德蘭物理實驗室,也被稱作陶氏的“創意工廠”,進行包含乙烯、苯乙烯、PVC、離子交換樹脂、聚苯乙烯、乙草胺等一系列有機化學領域的研究和創新。正是這段時間在研發上的大力投入,帶來陶氏在大蕭條期間“創意爆炸”,讓公司研發的StyronTM聚苯乙烯樹脂成為公司在未來50年間首屈一指的核心商品,為塑料時代打開了大門。


二、進軍塑料和石化:原料供應和產品銷售渠道的主導者


公司於20世紀30年代就進入了石油化學產品領域,公司利用之前鎂行業成功積累的經驗與工藝,以及在Freeport建立的工廠,將石油和天然氣中生產出的產品迅速商品化,如苯乙烯單體的商品化、肉桂塑料以及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製造戰機上的輕型部件,美國政府要求陶氏加強鎂的生產,陶氏在Freeport的產能翻了一番,在德克薩斯州的Velasco建造了第二家工廠,並在密歇根湖和休倫湖湖畔增加了兩座新工廠,成為英美戰機最重要的鎂供應商,在基礎鎂產品的生產方面取得了近乎壟斷的地位。


陶氏也是美國合成橡膠的最主要貢獻者。二戰時期,陶氏化學作為美國唯一的苯乙烯供應商,向政府提供專有技術,還為聯邦政府運營多個工廠,滿足美國使用苯乙烯和丁二烯進行合成橡膠的大量生產。


此外,陶氏第一塑料ETHOCEL對戰爭作出了重大貢獻,提供了軍用水壺、防塵眼鏡、控制旋鈕、菸嘴等各種材料;陶氏作為STYROFOAM銷售的另一種塑料泡沫——聚苯乙烯,由於其浮力而被用於筏子和救生艇。

陶氏市值低於萬華化學!道恩攜手恆大一起買下來好不?

二戰後,陶氏在戰後經濟發展的適應上也體現出了極強的能力。公司從石化產品著手,沿著石油化工產業鏈從上往下開始逐步發展和延伸。


整個20世紀50年代,公司集中全力進行基礎石油化學產品的生產,從最初始的烯烴單體、石蠟、芳香烴等石油煉化產品到各種樹脂、聚合塑料產品,在整個石化產業鏈中均維持著高產能的強勁勢頭。


1958年,公司首次實施產業鏈一體化戰略,併購買了位於美國德克薩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的石油和天然氣井,保證了原料的供應。公司在這階段開發出一系列高經濟價值的產品,並迅速佔領市場,其下游延伸的產品線,涵蓋了行業中幾乎所有的化學產品。


陶氏化學是在無機非金屬化學品生產技術工藝的積累的基礎上,入駐有機化學領域,滲入石化領域,然後再借助二戰需求增量急劇加大這一平臺,把握機遇成功佔領市場,構築足夠高的行業壁壘。


三、戰略擴張,進軍專用化學品領域


20世紀70年代期間,由於化學學科和化學工程學科已經發展相當成熟,基礎石油化學品市場已經飽和,未來盈利空間大大縮小,陶氏化學公司在自身戰略邊界內遭遇了增長極限。


與此同時,一些諸如新型材料、信息學、化學生物學、製藥等與化學相關的新興行業迅速發展,並擁有大量高附加值商品。這些領域繼而成為陶氏化學公司尋求下一階段發展的首要目標。


從1985年開始,陶氏化學公司展開大規模收購行動,出售了大量低附加值的日用聚合物類產品和基礎石油化學產品生產線來籌集資金,用於在製藥行業和專用化學品領域的擴張。


1986年組建的馬里昂-默里爾-陶氏製藥公司,由於在5年後市值暴跌五分之四,被以71億美元的價格賣給了德國製藥公司霍切斯特後,公司結束了其在製藥行業的戰略嘗試。


在專用化學品領域,公司在3年的時間裡先後收購9家專業化學品公司以及與3家特種塑料公司合資建立新公司,並將整個集團分為基礎化學品、工業專用化學品、消費化學品三個部門。


陶氏市值低於萬華化學!道恩攜手恆大一起買下來好不?

陶氏市值低於萬華化學!道恩攜手恆大一起買下來好不?

在1986年,公司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熱塑性塑料生產企業。


1987年,陶氏化學公司在基礎石化產品上和塑料上的業務營收已經從之前的85%降低到52%,專用化學品和終端消費品佔比隨之提高。

陶氏市值低於萬華化學!道恩攜手恆大一起買下來好不?

1994年,公司有超過80%的營收和利潤均來自於終端的各種專業化學品,超過50%的營收和利潤均來源於美國本土銷售。


陶氏市值低於萬華化學!道恩攜手恆大一起買下來好不?

陶氏市值低於萬華化學!道恩攜手恆大一起買下來好不?

陶氏化學公司成功在維持自己工業無機化學產品強競爭力的同時,在專用化學品領域成功站穩腳跟,成功轉型成一家專用化學品的多元化公司。


四、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向高附加值轉型


在經歷過戰略轉型的波折後,陶氏化學公司在最初始的石油煉化產品基礎上,不斷維持和強化下游終端化學品產業鏈,並在此基礎上逐步收購其他相關行業公司,進行新興產業的研發與擴張。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來,世界石化工業開始第三次產業結構調整。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陶氏進行了一系列較大規模的兼併、聯合、收購和剝離活動,逐漸向高端業務傾斜,提升了核心競爭優勢。


在2009年,公司以18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競爭對手,特種化學品生產商美國羅門哈斯公司,使得陶氏在基礎化學品利潤大幅下跌的情況下,進軍產業鏈下游的特殊化學品市場,幫助陶氏新增年營業額140億美元,每年節約成本13億美元,在“高端市場”佔據穩固的位置。


2013年,陶氏化學剝離了旗下的全球甲基錫穩定劑和固體潤滑劑業務、聚丙烯許可和催化劑業務、氯及其衍生物業務。通過業務結構調整,陶氏化學退出了現有的成熟業務,投資一些增速超過整體經濟增速的新興業務領域,實現了業務結構的不斷優化。


五、合併與分拆


現在的陶氏,經歷了分——合——分的過程。在2015年的底時候,陶氏與杜邦這兩家全球化工巨頭合併

,不但創下了當時全球規模最大的合併記錄(合併後的陶氏杜邦市值超1500億美元),也超過原化工行業市值最大的德國巴斯夫公司,成為化工企業中新的全球老大。


但三年之後,這場最“昂貴”的婚姻走到了盡頭:2019年,陶氏杜邦宣佈分拆為三家公司:以材料科學為主的新陶氏(Dow)、以特種產品為主的新杜邦(DuPont),以及全新農業公司 (Corteva Agriscience)。


從最近幾年陶氏的經營狀況來看,2015年,陶氏化學公司與杜邦合併,使其資產翻倍增長,但很快由於拆分為三家公司而下降。

陶氏市值低於萬華化學!道恩攜手恆大一起買下來好不?

陶氏市值低於萬華化學!道恩攜手恆大一起買下來好不?

挑戰再度來臨


這次疫情帶來的影響,再加上原油價格暴跌的雪上加霜,推動全球經濟衰退預期升溫。作為化工品價格中樞,油價走弱對大部分化工子行業影響負面,化工品價格短期或承壓,中期來看利好部分需求預期向好或平穩的偏下游子行業,如改性塑料、塗料、助劑等。


反觀恆大與道恩,雖然股價同樣受到波動,有不同程度的下跌,但公司市值總體呈上升走勢。

陶氏市值低於萬華化學!道恩攜手恆大一起買下來好不?

恆大逆市上揚。截至二月末,累計銷售額853億元,暴增108%,總市值達1999.21億港元,約合1796.56億人民幣。

陶氏市值低於萬華化學!道恩攜手恆大一起買下來好不?

防護物資需求短期爆發,是道恩股份的機遇。春節後的25個交易日內,道恩股份(002838)竟有16個交易日股價漲停,其中有一次7連板、一次4連板、一次2連板和正在進行中的3連板。股價從11.46元/股漲到53.64元/股,漲幅高達368.06%,總市值達168.8億人民幣。

陶氏市值低於萬華化學!道恩攜手恆大一起買下來好不?

由此看來,若道恩與恆大聯起手來,倒真有可能將”慘遭滑鐵盧“ 的陶氏拿下。


陶氏公司從初創、發展到壯大,經歷了技術發展、海外擴張和戰略轉型的波折,抓住了兩次世界大戰的機遇,不斷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才達到今天的高度。如今,挑戰再度來臨,陶氏能否再次從危機中窺見機遇,實現進一步的升級?

畢竟,最終能生存下來的人,不一定是最強大或最聰明的人,但一定是最能適應變化的人


素材來源 | 光大證券、興元化工園區研究院等

校對丨江愛群

美工 | 江愛群

技術顧問 | 李德旭

文章審核 | 張娜


聲明:本圖文內容來源於公開資料或者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及用於網絡分享,若您發現圖文內容(包含文字、圖片、表格等)等對您的知識產權或者其他合法權益造成侵犯,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繫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