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30歲了,想當個演員”:沒掙到錢的中年人,不配講情懷

不知道大家對“情懷”一詞,是怎麼看的? 徒步環遊中國,找個安靜的古鎮開青旅,當個作家、攝影師、藝術家啥的。

大概就是,有生之年某些心心念唸的事你沒做,總感覺人生不圓滿,平時一想到這個事,回頭再對比現實中的工作或學業,就會覺得有焦慮感、壓迫感。

反正我是個俗人,從來不會想著“沒讀過四大名著就不配當中國人”、“沒去過西藏心靈就得不到淨化”。

而且我發現,這樣沒理想、沒情懷,腦子裡只剩下“錢錢錢”的,好像也過得挺好的。

1.大多數人的中年悲劇,都源自情懷

在不久前的千聊直播中,就有個粉絲,說自己30歲了幹著文員的活,心裡還藏著演員的夢,當年是因為窮,只能半工半讀搞了個自考表演本科。

“我30歲了,想當個演員”:沒掙到錢的中年人,不配講情懷

這種問題,本質上和想要開個奶茶店、咖啡店、花藝店的文青,沒啥區別,我回答起來特別糾結,畢竟別人有情懷,你上來就讓人放棄也不對。

但從一個最簡單的條件來分析,在中國當女演員顏值那得有吧?真正好看的早就被有錢人看上了,也不會30歲了當個小文員。

這種由於情懷和現實的衝突,產生的悲劇,大部分都是無解的。 我們總能看到,鄂靖文被周星馳挖出來了,王寶強演《士兵突擊》紅了。

但橫店裡,那些不會出現在演員表中的群演,那些草根“分母”,我們是看不到的。這個年代,換行業換職業不稀奇,但很多人分不清“夢想”和“妄想”的區別。

我記得蔡康永有一段話,說得特別到位。 “如果一想到就怨懟、就不甘、就掉進無力感。那只是一個和我們實際人生無關的妄想;

如果一想到就來勁、就迫切感到有事要做、有東西要學、有障礙要排除的,那才叫夢想。”

我不是一杆子打死一船人,同樣開奶茶店,還真有人把“妄想”做成“夢想”的。

我前不久就在知乎,刷到一個神操作,開個奶茶店,加盟裝修租金設備,少則十來萬多則幾十萬。

按照現在的行情,結果大概率就是,幾年攢下的錢,3個月就能全虧得底褲都不剩,知乎的那個女生,觀察調研了一番,鎖定了一家很有潛力的店。

這家店每個月虧個三四千,她跑去應聘店長,神操作來了,她也不要工資,拿出1w塊給老闆,說要幹虧了錢就從這裡面扣,幹賺了錢老闆和她六四分。

這哪個老闆能拒絕?本來這麼開著就得虧,現在來了個不要工錢的店長,還給自己填損失,無論最後賺沒賺,這姑娘以後真自己開店了,也肯定比靠情懷無腦砸幾十萬的文藝青年靠譜。

2.老闆太講情懷,公司走不長遠

別以為被情懷耽誤事的,都是打工的普通人,老闆也不例外,我有個朋友,是銀行的客戶經理,他給下面的人說:

要哪個老闆來貸款,說自己公司要上市,在那天馬行空描繪藍圖的,一律不給批,我以前打工的時候,對他這個觀點是理解不了的。

按理來說,人老闆想做到上市,後面不成你們銀行大客戶了嗎?直到後來我出來,自己創業了,才明白:

當老闆,務實永遠排在第一位。想想咱們“下週回國”的賈布斯同志,用PPT構建樂視7大生態系統,用微博造了好幾年的車。

“我30歲了,想當個演員”:沒掙到錢的中年人,不配講情懷

喬布斯做蘋果細緻到啥程度?連公司的座位都得親自設計,小米的雷布斯雖然差了點,但好歹發佈會上吹過的牛,過後基本都能圓回來。

像賈布斯這樣的老闆,說好聽點是情懷,說難聽點是忽悠,這類人銀行放款的都怕,我之前不是寫過,老鄉雞老闆當網紅的文嗎?

我為什麼沒寫,束從軒的社會責任感、企業家精神啥的? 很簡單,要你是老闆,都被逼到賣房賣車發工資了,想的肯定是該賣店賣店、該裁員裁員。

自己老婆孩子都沒地方住了,怎麼可能還講情懷?唯一的答案,就是這家企業口碑可以,老闆平時靠譜,這一波宣傳,能增加拉來融資、提升信貸額度救急的可能。

如果一個老闆過於理想化,就很容易今天看到個報紙新聞,明天學了個大公司的做法。拍腦袋就轉方向了,很多決策根本經不起推敲。

相反,那些嘴上整天掛著錢的“土老闆”,看似沒啥品味沒啥情懷,這幫人才是腳踏實地做事情的。

真正聰明的人,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利益點在哪,風險邊界在哪。每天都這麼小心翼翼地算計,才可能掙到錢。

3.如果註定活成普通人,不如一開始就庸俗

有個比較拗口的概念,叫現實的理想主義者。就是說,理想可以有,但做事情得務實,這樣理想才會推著你前進,而不是拖你後腿。

但反過來說,理想的現實主義者,就是死路一條。這意味著,你內心還是美女、車子、票子這一套現實的東西,但卻想通過浪漫文藝的方式去實現。

前幾天我的直播間裡,有個小夥伴說,自己剛工作一年,已經辭職了,正在學手辦製作。

“我30歲了,想當個演員”:沒掙到錢的中年人,不配講情懷

這條路我當年還真想過,不過不是為了啥二次元、宅男的愛好,純粹是想著,這個行當競爭少,毛利高。

後來調研一番,發現客戶群太少了,真正愛這個的人不多,感覺掙不到錢,最後就沒去做。我尊重有情懷、有愛好的人,但很明顯,這輩子我已經把這些東西扔掉了。

唯一的情懷,大概就是掙錢。不幸的是,現實中,情懷這個詞,正被當代精神阿Q們開發得淋漓盡致。

很多人在基礎崗位上原地踏步多年,內心總是掛念著大學選錯的專業,兒時未曾拾起的理想。比起辛苦磨練吃飯的技能,比起動腦想想掙錢的方法。

用精神勝利者的姿態,否定眼前的工作,否定掙到錢的人,帶著情懷做白日夢顯然更加輕鬆自在。我發現我的頭條訓練營裡,講情懷的,以前有紙媒功底的,想追求某種文字風格的,沒幾個寫得出來。

反倒是,啥都不會的,就奔著賣專欄和微頭條帶貨的,錢掙得最誇張,天天在群裡發10w+、100w+的爆款。

“我30歲了,想當個演員”:沒掙到錢的中年人,不配講情懷

我們大多數人,終究會活成少年時最討厭的人——普通人,既然如此,不如現在就庸俗些、務實些。

生命中沒那麼多非幹不可的100件小事,當你把情懷降下來,降到最俗套的掙錢。你會發現,你思考問題的角度,做事情的方式,完全就是一種新模式。

最後引用朱一旦的一句經典臺詞,作為收尾:

“有錢人的生活,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枯燥。” 如果情懷和現實,兩者這輩子都沒法統一了,你會怎麼選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