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堂食的首個週末 安慶市民外出“解饞”

  疫情爆發以來,餐飲行業從禁止營業

恢復堂食,歷經一個多月。眼下,餐飲行業有序恢復堂食的消息不脛而走,讓吃貨們喜出望外。3月14日正值週末,記者實地走訪市區大小餐飲店瞭解情況。

  城市的“煙火氣”回來了

  3月12日,我市印發《安慶市餐飲業做好疫情防控有序推動復工復業工作指引》,在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對餐飲業復工復業條件、從業人員管理、用餐人員管理、營業場所管理以及採購、加工、廢棄物管理等方面進行了明確要求,進一步優化餐飲業疫情防控措施,加快餐飲業復工復業。

  得知這一消息後,經開區天柱山路某家常菜館的主廚錢葉東內心裡非常欣喜。“我們3月初恢復營業,主要以外帶和外賣生意為主,一直在等待恢復堂食的消息。這些天,店內消毒和清潔工作每天都在做。這次堂食業務恢復,對所有餐飲店都是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錢葉東說。

  一時間,奶茶店、牛肉麵館、火鍋店、燒烤店……街邊的人氣餐飲店陸續開張迎客,吸引著來來往往的市民。3月14日趁著週末,家住迎江區東部新城的陳女士和丈夫專門騎上電瓶車,來到先鋒巷小吃街,買了滷菜、煎餃、米線等好幾家小吃,釋放吃貨的天性,過把癮。“這是疫情發生以來第一次外出就餐,早就饞各種美食了。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天一黑街上都變得空蕩蕩的,已經好久沒有這麼熱鬧過了,看到街上有這麼多人,店面門都開著,心裡有點小激動。”陳女士表示,這段時間大家都憋壞了,終於那個熟悉的城市又回來了。

  3月14日,迎江區華中西路一火鍋店迎來了第一撥回歸的客人。當天12點10分,記者來到這家火鍋店,親身體驗了一回堂食服務。

恢復堂食的首個週末 安慶市民外出“解饞”

  “你好,請問幾位?麻煩先在這裡登記一下個人信息,測量體溫後,工作人員將帶您入座就餐……”記者還未進店,門口一位服務員站在登記桌後,引導記者測量體溫、進行實名登記。在登記完姓名、人數、居住區域、身份證號碼、進門時間和體溫後,服務員帶領記者進入店內。記者看到,所有工作人員均佩戴口罩,整個堂食大廳顯得平靜有秩序,有5、6桌客人在店內就餐,相互間間隔好幾張桌子就座。服務員也為記者安排了座位,離最近的一桌客人有近3米遠的距離。

  每張餐桌上都張貼了點餐用的二維碼,就餐的市民進店都戴著口罩,直到就餐時才會摘下口罩。同在店內就餐的魏先生稱:“好久沒這麼大快朵頤了,餐廳如此嚴格管理,我們消費者才能安心就餐。”

  全方位消毒 分散就座

  “明天就要恢復堂食了,所以我們今天店內的消毒工作要更加細緻、更全面,做好十足的準備。”為了做好第二天恢復堂食首日的準備,3月14日,錢葉東特意提前一小時到店,督促員工打開店內門窗通風,把店堂裡外又清潔、消毒了一遍。所有消毒工作完畢後,員工們才各回崗位,著手當天的工作。

  記者走訪發現,和錢葉東一樣,不少餐飲店恢復堂食前做的第一件事,都是忙著給店內進行全方位清潔和消毒。

  除此之外,用餐人員進入餐飲經營單位必須測量體溫;

  除就餐時間外,用餐人員應全程佩戴口罩;

  不戴口罩不得進入餐飲經營單位;

  每桌至少登記1名用餐人員的真實姓名、有效聯繫方式和就餐時間;

  營業場所要規範座位安排,餐桌間距不小於1米……

  恢復堂食以後,各大餐飲店的“堂食規矩”一個都不能少。

恢復堂食的首個週末 安慶市民外出“解饞”

  為了儘量減少人與人“面對面”接觸,避免人員在店內聚集,錢葉東說,他們特意在點菜方式上做了一些調整。“原先店內設有菜品展臺,每道菜都有對應的菜名和菜價竹籤,顧客直接抽取竹籤點菜,再將竹籤交給服務員。如今,我店決定將菜品展臺撤走,顧客通過掃描桌面二維碼點餐和結賬,實行無接觸式點餐。”錢葉東稱,店內還推出了預約就餐,市民可以提前撥打電話進行預約,以便錯開就餐高峰期,避免人員大量聚集。

  到了晚上9時,路上的人們漸漸退去,街邊的商鋪也陸續打烊。“可以開放堂食,心裡的大石頭總算落地了。”華中西路一火鍋店店長何婷婷告訴記者,他們火鍋店於今年1月份新開張。在這期間,他們受到的衝擊不小。“雖然恢復了堂食,但是現在疫情防控不能完全放鬆,我們會嚴格規範管理,提供安全的就餐環境,也希望顧客也能配合做好登記和測量體溫,儘量避免聚餐和扎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