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斗彩三秋杯】

龙啸天(学术研究 欢迎交流)

“明代成化斗彩三秋杯”记载着五百多年前明代成化皇帝与万贵妃的伟大爱情传奇,成为了顶级收藏家非常珍视的藏品。今有幸珍藏一件“成化斗彩三秋杯”(茶杯),只见此杯薄胎如蝉翼,施彩淡雅清丽简洁,五百多年的窖藏传承,旧器如新十分难得,底款青花已经深陷胎骨,手握三秋杯迎光微微晃动,鲜活的蛤蜊光在莹润的瓷胎上显得十分的灵动可爱,粉蝶和花草呼之欲出,美妙极了。

这把“成化斗彩三秋杯”把秋季三个月通过活泼生动的黄色粉蝶,在不同的花草小景中翩翩起舞、忽上忽下,栩栩如生的表现出蝶恋花之情,象征着万贵妃与成化皇帝缠缠绵绵的坚贞爱情。花蝶斗彩图案生动活泼,充满童真,可能是皇帝童年谐趣随手涂鸦遗留的记忆,趣味横生灵动无比,想想能博得成化皇帝与万贵妃的欢心,一定记载着两人共同的记忆。龙啸天(学术研究 欢迎交流)

【成化斗彩三秋杯】

“孤蝶小徘徊,翩翾粉翅开”。碟与花的眷恋,述说着“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眷顾之情,品茶饮酒间述说着离别之意,回忆分享着童年的往事,岂能不牵动皇帝脆弱的内心:两人共同面对着残酷的深宫恶斗,让成化皇帝儿时在残酷的宫廷政治斗争岌岌可危,内心处于阴影之中。

回忆着往事,寻找万贵妃依赖的倩影,相依、相靠、相恋,深感生命的脆弱,在充满威胁和磨难回忆里,两人只有相依为命才能化解压力与威胁,这时成化皇帝的性格变得非常的软弱,对万贵妃更是百般的依赖,也渐渐养成孤僻的性格。就在这种环境下,比成化皇帝大17岁的宫女万贞儿从此让皇帝身心有了归宿感,也渐渐成就了万贵妃至高无上的后宫地位。

【成化斗彩三秋杯】

望着小小的“成化斗彩三秋杯”仿佛进入了时光的穿越,在黄色粉蝶的舞动下演义着一段荡气回肠的经典皇家爱情传奇故事。龙啸天(学术研究 欢迎交流)

成化斗彩,因其独树一帜的灵动风格,成为瓷中的传奇、一代的经典。这只“明代成化斗彩三秋杯”,素雅灵动传神,陂塘青花钴料双勾绘出简约的山石、草丛、花菊、蝴蝶的轮廓线,再施透明釉入窑1300℃高温进行烧制成瓷,然后再次青花线内填彩添色,入窑用800℃左右的低温烧制而成色。

成化斗彩历来都是藏家梦寐以求的藏品,在明代已经是非常难得,据记载“至于窑器最贵成化,次则宣德。杯琖之属,初不过数金,……顷来京师,则成窑洒杯每对博银百金,予为吐舌不能下。”(明《万历野获编》),显而易见这只“成化斗彩三秋杯”的名贵。龙啸天(学术研究 欢迎交流)

1956年孙瀛洲老先生向故宫博物院捐赠的3000余件文物中,就有一件“明代成化斗彩三秋杯”(酒杯),这也是老先生一生中最重要的藏品之一,可见其异常珍贵。

龙啸天(学术研究 欢迎交流)

【成化斗彩三秋杯】

从底胎来看沉稳老旧胎骨细润晶莹,微微肉红,灯光内打后有种淡淡牙红肉色,十分灵动。成化瓷官窑“大明成化年制”款字体圆头圆脑,排列不甚整齐,但书写娴熟,大巧若拙,款识外有双圈围框,内一圈紧贴字款。

【成化斗彩三秋杯】

成化斗彩瓷有“鲜红淡抹绿闪黄,姹紫浓厚却无光”的说法”。我们在正常光线看斗彩淡雅清馨,但能感觉到釉水莹润如玉,鉴定成化官窑斗彩,姹紫是关键。姹紫其表面无光,色如赤铁后世皆无,姹(差)紫的鉴定也是成化官窑斗彩的一大因素。

【成化斗彩三秋杯】


【成化斗彩三秋杯】


【成化斗彩三秋杯】


【成化斗彩三秋杯】

成化斗彩的蛤蜊光是活的,在正常光下根本看不到,而在变换角度和光线时,偶尔会出现,可以理解为成化斗彩蛤蜊光是活的,淡淡的十分好看。

【成化斗彩三秋杯】


【成化斗彩三秋杯】


【成化斗彩三秋杯】


【成化斗彩三秋杯】


【成化斗彩三秋杯】

陶瓷鉴定专家孙瀛洲先生曾将成化六字款概括成六句歌诀:“大”字尖圆头非高,“成”字撇硬直倒腰,“化”字人匕平微头,“制”字衣横少越刀,“明”日窄平年应悟,“成”字三点头肩腰。可以说概括得非常到位。

【成化斗彩三秋杯】

大明成化年制青花深陷胎骨,气韵生动。龙啸天(学术研究 欢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