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线谋发展 白河天麻促贫困户增收致富

“疫”线谋发展 白河天麻促贫困户增收致富

西安新闻网讯 布谷声声催春种。时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期还未过去,天麻移栽的季节已经到来。走进安康市白河县城关镇的大山深处,一筐筐金色的0代天麻种格外吸引眼球,给初春的深山老林增添更多的趣味和生机。

清晨,山脚下的桃花已含苞待放,幸福村黄土岭天麻基地依然薄雾缭绕,正在开挖天麻籽种的村民们正干得火热。大家戴好口罩,蹲下身子,戴着手套,挪开盖在土上的树叶,再刨开上层的细土后,一个个拇指般大小冒着白尖的天麻就呈现在眼前。

“以最保守的方式估算,今年的天麻籽种产量至少有8000斤。”吴丰田把天麻看得和他生命一样重要,因为这些天麻种承载着乡亲们增收致富的希望。

2018年,外出闯荡多年的吴丰田毅然回村种植天麻,在政府全方位的资金、技术支持下,他试种的800平方天麻获得了成功,收获了4000斤的成品麻,虽然产量不高,但是品质好,一经上市就被抢购一空。

身为党员的吴丰田深受鼓舞,2019年他以“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带领本村84户贫困群众发展天麻育种3000平方米,今年,种植面积已扩展到11000平方米。

不同于吴丰田单一的种植模式,白河县君慧坤农业公司则是从人工授粉、育种、培菌到成麻加工、产品销售整个产业链条全面发展。2019年初,君慧坤公司依托境内丰富的林下腐殖土和花栗树资源,引进密环菌培育和天麻蒴果人工授粉技术,天麻育种3万余平方米,生产密环菌10余万瓶。

“之前种天麻,天麻蒴果和密环菌都是在外地购买,成本高,品质还得不到保障,现在我们自己进行人工授粉育种,自已培育密环菌,不仅成本降低了三分之一,而且品质好,天麻产量也得到了大幅提高。”君慧坤公司负责人熊坤清说道。

由于籽种圆润饱满,品质好,君慧公司的天麻种受到了外地种植户的青睐。“7000斤天麻种已发往汉中城固县,销售收入23万元。”不到两年,君慧坤的天麻产业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熊坤清满是自豪,更加坚定了下一步建设天麻加工厂,打造从“两菌一种”到天麻生产、初加工、精深加工和销售全产业链的信心。

据悉,在君慧坤公司的牵头带动下,该镇9个村20万平方米天麻已全面铺开,辐射带动872户贫困户发展天麻产业,人均种植面积20平方米以上,保守估计,年底成品麻产量将达到750吨,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让无根的天麻在白河的山野间“扎根”,得益于白河县城关镇党委、政府敢想、敢闯和对产业发展的决心。

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城关镇地处白河县城,农业基础历来薄弱,加之特殊地理位置环境保护的高标准要求更加限制了该镇的产业发展。全镇11个村有3个属禁养区,8个属限养区,耕地面积不足7000亩,如何选准脱贫产业,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之举。

“临时帮扶解决不了脱贫,靠天吃饭不是长久之计。”为破解发展瓶颈,发展致富产业,该镇党委政府经过考察探索,2017年引进乌红杂交天麻并取得成功,随之天麻种植在全镇铺开。

“经过三年的摸索,我们确定了‘企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销售,在培育壮大主导产业的同时,完成村集体经济原始积累,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城关镇党委书记杨先慧如是说。

发现资源,发挥优势。3年来,白河县城关镇以天麻产业为中心,举全镇之力,以能人带动为载体,以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为目的,以打造地方特色品牌为核心,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打了一场漂亮的产业翻身仗。

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张松 通讯员马运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