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不见面送爱心”困难群众心里“暖洋洋”

牡丹江“不见面送爱心”困难群众心里“暖洋洋”

“不见面爱心至”,困难群众心里“暖洋洋”。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民政部门采取超常规措施积极推行“预约”服务、“不见面”服务方式,确保信息及时跟进、对象及时救助、工作有序开展,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大家庭”的温暖。

为解决城乡困难群众遭遇的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进一步保障贫困家庭基本生活不受影响,牡丹江市民政局第一时间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2020年双节期间“救急解难 寒冬送暖”救助活动的通知》和《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社会救助业务实行电话预约办理的通知》,市低保中心制定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社会救助工作的相关要求》和《关于进一步加大对分散特困供养人员照护工作的通知》等。各县(市)区民政部门全面落实了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

牡丹江全市民政系统积极推行“预约”服务、“不见面”服务方式,救助机构实行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业务电话预约办理,杜绝困难群众扎堆集中。对新申请的救助家庭,简化社会救助审核审批工作流程,取消入户调查、民主评议等工作环节,严防入户复查中发生交叉感染。积极协调财政和银行等部门,第一时间将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社会救助资金拨付到位,又给各城区追加了98万元临时救助资金。市低保中心实时监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食品同比指数变化情况,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及时为贫困家庭发放临时物价补贴。在疫情期间对市本级城乡特困供养人员的照料护理补贴进行了加发。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排查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城乡低收入等救助对象156718人次,累计救助困难群众6696人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基本生活用品和疫情防护用品总价值95万余元。同时,市本级开展了双节救助活动,为每户城乡低保和特困供养家庭发放300元救助金,累计发放资金共350余万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