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區“六個一體”推進,鄉村振興成效顯著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啟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大觀區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部署實施鄉村振興“十大行動”, 設立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2個1000萬元專項基金,構建了“1+10+N”的實施推進體系,形成了“政府主導、項目整合、招商引資、社會投入”於一體的投入機制,2019年“六個一體”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取得明顯成效。

一是農業全產業鏈建設一體推進。在穩主糧的基礎上,種養加、休閒農業、銷售服務齊頭推進。2019年全年實現一產產值12.7億元,比上年增長2.6%,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10.26萬畝;特色種養規模擴大,瓜蔞、蔬菜、稻漁綜合種養面積3.1萬畝,番鴨年產1200萬套,甲魚、基圍蝦、金蛭、黑斑蛙等特色種養業興起;農產品加工業穩步發展,康利飲料在省第三批“專精特新版”成功掛牌;休閒農業蓬勃興起,新增部級休閒漁業示範場1家、省市級示範合作社2家、家庭農場3家,引進大數據產業園、樂眾博覽園等項目9個;農業銷售體系逐步健全,農村電商服務網點、益農信息社實現了全覆蓋,智慧供應鏈雲倉項目啟動建設,聯譽智慧物流產業園順利簽約。全年實現農業增加值6.9億元,同比增長3.1%;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實現產值16.8億元,同比增長3.9%。

二是農業農村基礎設施一體完善。2019年,大觀區全面啟動水系、排澇、農田、道路、飲水等工程,爭取非標債項目資金8600萬元,創新推出全過程諮詢服務方式,開工建設水系聯通工程;投資1億元的廣成圩北閘站順利開工建設,0.6萬畝高標準農田和0.45萬畝農田水利最後一公里項目順利建成;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完成33公里農村道路建設和養護;啟動實施海口鎮供水設施提升改造工程,解決廣成圩內5個行政村4800餘戶居民的飲水安全問題。

三是農村人居環境一體改善。深入推進農村“三大革命”,全面落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大行動”,2019年完成248戶改廁任務,城鄉環衛一體化實現全覆蓋;打造了6個美麗鄉村中心村,海口鎮保嬰村、鎮江村被評為安徽省第二批美麗鄉村示範村,巨網新民點省級美麗鄉村兩座汙水處理設施已建成;G347綠色長廊工程啟動建設,新增綠化面積1150畝。

四是鄉村治理一體加強。2019年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紮實推進,村(社區)幹部待遇保障機制全面完善。村級集體經濟“培強扶優”工程深入實施,村級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50萬元以上的村3個,30-50萬元村數2個,10-30萬元村數4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深入開展,大觀首創的社區義務鄰里守望工程在全市複製推廣。鄉風文明建設成效明顯,17個鄉鎮行政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全面建成,獲評省級文明村鎮2家、市文明村鎮4家,獲評縣級以上文明村鎮佔比84%。

五是鄉村民生水平一體提升。2019年先後改擴建幼兒園2所,校舍維修3所,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全面落實。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信息年繳費人數25196人,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33.6%。改造提升農村社區服務中心6處,17處農村社區建設“一廳一校十室”,建設達標率達92%以上。農業人口參加醫保52124人,參合率達99.5%,困難人口參合率100%。2019年轄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7518元,高於全市平均水平3171元,排名全市第二。

六是農村改革一體深化。2019年建立完善了農村土地經營確權數據庫,2291個宗地全部完成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全區土地流轉率達60%。全面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和“三變”改革,以優秀等次通過市級驗收。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17個,股本總額1.81億元;村集體參與入股收益629.5萬元;農戶參與入股收益451.7萬元。14家示範家庭農場、9家示範農民專業合作社獲得中央財政現代農業發展資金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