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活外交手段贏得周天子和諸侯信服,齊國最終實現王圖霸業

齊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諸侯國,齊國太祖姜太公當年在周武王滅商的戰爭中盡心竭力,所以在周朝建國後被封在了齊國。齊國地大物博,有礦山可以鑄造金錢,有海水可以煮出食鹽,經過幾十代國君數百年的治理,齊國已經成為中原地區首屈一指的超級大國。春秋時期禮崩樂壞,在鄭莊公和周桓王的繻葛之戰中,鄭國將軍祝聃射中了周天子的左臂,列國竟然毫無舉兵勤王之意,這標誌著周王室的威嚴徹底掃地,只能保存名義上的共主地位。作為春秋時期中原最為強大的諸侯國之一,齊國始終在觀察著局勢,當諸侯們都忙著興兵作戰、王圖霸業的時候,齊國卻在安心處理內政,以求穩步發展。在擁有了一定實力之後,齊國才開始奉行“遵循周禮、尊王攘夷、和睦邦鄰”的外交政策,最終在齊桓公時期實現了“稱霸中原”的夢想。

靈活外交手段贏得周天子和諸侯信服,齊國最終實現王圖霸業

春秋初期地圖

齊國初期外交政策

  • 和睦鄰國、與人為善

齊國的封地在山東地區,但並不是整個山東都是齊國的地盤,山東被稱為“齊魯大地”就是因為在山東地面上還有一個同周天子有著血緣關係的魯國,他與齊國比鄰而居。正所謂“一山難容二虎”,齊國和魯國之間難免會產生很多矛盾,甚至有時還會劍拔弩張。到了春秋初期,各國為了爭霸都野心勃勃,而和睦邦鄰則可以為自己國家的霸業起到襄助作用,所以齊魯兩國選擇了和解。魯隱公六年夏天,齊魯兩國在艾地會盟,重修舊好,第二年齊國為了表示誠意還派出使者送來聘禮,可見齊國對兩國關係的重視。齊魯重新修好對於兩國來說都是有利無弊,魯國比較弱小,可以依靠強大的齊國撐腰,讓諸侯不敢來犯,而齊國可以藉助魯國宗主國的影響力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在齊僖公和齊襄公時期,齊國與魯國的關係非常親近,甚至結為了姻親,齊國的國家實力和國際影響力也因此迅速提升,並開始向著超級大國行列進軍。

靈活外交手段贏得周天子和諸侯信服,齊國最終實現王圖霸業

春秋時期齊魯地圖

除了與魯國重修舊好外,齊國還拉攏了當時處於霸業巔峰的鄭國,因為鄭國國君也是周天子的近親,與鄭國結盟同樣能夠提高齊國的政治地位。魯隱公三年,齊國就已經和鄭國在石門會盟,加深了兩國的友好關係。魯隱公八年,齊國調停宋國、衛國、鄭國三國之間的矛盾,鄭莊公並沒有到場,而是把自己的意思告訴了主持會盟的齊僖公,讓齊僖公代為轉達,可見鄭莊公非常信任齊僖公。由此也可以看出齊國外交的成功之處。

  • 尊王攘夷

自從犬戎攻陷鎬京,周平王東遷以來,周王室的地位就已經江河日下,因為鄭國輔佐周平王東遷有功,所以深受周平王的信任,鄭國也漸漸不把衰微的周王室放在眼裡。周桓王繼位後對囂張跋扈的鄭莊公極為不滿,於是罷免了他在王室的職務,鄭莊公惱羞成怒,雙方爆發了繻葛之戰。此戰周桓王戰敗,標誌著周王室地位徹底喪失,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國家前去向周天子朝拜。然而齊國卻看到了周天子的優勢,雖然王室衰微,但是周天子仍然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因此齊國舉起了“尊王攘夷”的大旗,通過尊重周天子和提高周王室的地位來提高齊國的影響力,然後再以周天子的名義去討伐諸侯國,讓周天子冊封齊國為中原霸主,一切都顯得合情合理,毫無僭越的痕跡。

除了“尊王攘夷”之外,齊桓公還非常關注周王室的動態,儘自己所能幫助周王室。有一年冬天周王室發生了饑荒,很多國家都不理會周天子的求救,可是與周王室相隔甚遠的齊國卻主動送來了糧食,解決了周王室的困難,這讓周天子更加感激齊國。齊國在齊僖公時期奉行周禮,娶了周天子的女兒為夫人,無論是迎娶的禮節還是整個婚姻的過程,都嚴格遵循周禮的規定,這贏得了周天子和很多諸侯國的一致好評。齊國有效地藉助周天子“天下共主”的權威,提高了自己的影響力,在列國都沒有想到“挾周王以令諸侯”的時候就搶佔了先機。這樣高明的外交手段,為齊國推行霸業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靈活外交手段贏得周天子和諸侯信服,齊國最終實現王圖霸業

齊桓公畫像

齊國霸業時期的外交政策

  • 親鄰安邦,攘除奸兇

安定鄰邦和外攘戎狄都是齊國的國策,齊國對此貫徹得非常到底。與齊國接壤的燕國是一個戎狄環抱的國家,尤其是燕國周邊有一個叫做山戎的部落,經常擄掠燕國物資,殺害燕國百姓。戎狄的破壞力不容小覷,作為長年橫刀立馬的遊牧民族,他們對騎射技藝的運用都非常嫻熟,作戰時的靈活性和殺傷力讓中原民族非常頭痛,西周就是滅亡在犬戎的鐵蹄之下。公元前六百二十三年,山戎侵犯燕國,燕國國力較弱,於是求助於齊國,此次戰役便是《春秋》中記載的:“齊人伐山戎”事件。在這次戰爭中齊桓公率領部隊跋涉千里,深入山戎腹地,從冬天一直打到了春天,這才擊敗了山戎,凱旋而歸。除了幫助燕國擊潰了長期困擾他們的山戎部落外,齊國所做的另一件事也為他日後能夠成為霸主積攢了聲望。

靈活外交手段贏得周天子和諸侯信服,齊國最終實現王圖霸業

山戎短劍

齊國為燕國解除了肘腋之患,燕國國君為了答謝齊國的恩情便護送齊桓公回國,結果不知不覺走出了燕國,到達了齊國境內。按照周禮規定,諸侯只有護送天子時才能出境,燕國國君顯然違背了周禮。齊國一直奉行周禮,怎麼能夠做違背周禮的事情?於是齊桓公把燕國國君所到之地全部劃分給了燕國,這樣燕國就不算違背周禮。此事傳到諸侯們的耳朵裡,大家紛紛讚頌齊國的仁義,心甘情願的臣服於齊國。齊國通過“睦鄰安邦、攘除奸兇”的外交政策,不僅拉攏了周王室,還贏得了諸侯們的讚頌,為日後的霸業的創立積累了名聲。

  • 平定王室內亂,成就霸主地位

齊國除了尊重周天子的地位、遵守周禮外,還幫助周襄王奪回了王位,平定了周王室的內亂,因此齊國也成為了周天子承認的春秋時期第一位霸主,其地位合理合法,與鄭莊公打敗周天子而成就的霸業完全不同。魯莊公二十八年,周王朝發生了子頹之亂,衛國幫助子頹攻打周王朝,周天子向齊國求救。齊國再次貫徹“尊王”的策略,不僅出兵打敗了衛國,還以周天子的名義責難衛國,其“尊王”舉動進一步贏得了周王室的信任,也維護了周王室的穩定。

魯僖公七年,周王室又發生了子帶之亂,子帶是周惠王的兒子,周襄王的弟弟,因為王位繼承問題他一直蠢蠢欲動。周襄王害怕子帶會發動叛亂,於是秘不發喪,並向齊國求救。齊國立即出兵並且召集諸侯擁立周襄王,從而穩定了周朝內部秩序。之後齊國又率兵討伐子帶,打敗了幫助子帶的戎狄,在一切都穩定了後,齊國派管仲問候周王,這期間管仲也堅決奉行齊國“尊王”的國策,不接受周天子的上卿之禮,堅持用臣子所用的下卿之禮,並且言明周禮神聖不可侵犯。

靈活外交手段贏得周天子和諸侯信服,齊國最終實現王圖霸業

一代賢像:管仲畫像

周襄王感念齊國對自己的幫助,派使者給齊國送去祭肉、弓箭和車馬,這是當時周天子對臣子最高的賞賜,實際上也就是承認了齊國的霸主地位。公元前六百五十一年,齊桓公在葵丘會合諸侯,周天子也派代表來參加,會盟成功讓眾諸侯和周天子承認了齊國的霸主地位,這也標誌著“尊王攘夷、遵守周禮”的外交政策完成了霸業,讓齊國的聲望達到了頂峰。

結語

春秋初年,局勢風起雲湧、變化萬千,周天子的威嚴不復存在,各路諸侯蠢蠢欲動。齊國作為當時最為強大的國家之一,採取了靈活的外交手段加以應對。首先與多年的宿敵魯國冰釋前嫌,用魯國的宗主國影響力來提高自己的地位;然後又與鄭國交好,同樣利用其宗主國地位和當時霸主地位為自己日後稱霸“加分”;又奉行“尊王攘夷、遵守周禮”的政策,得到了周天子和諸侯王的信服,創造一個和睦邦鄰、和平穩定的外交環境來發展國內經濟和軍事實力,為日後稱霸打下基礎。在稱霸之後,齊國在原有的外交政策中又增加了“安定鄰國、為鄰國討伐外敵”的外交政策,以此贏得了“親睦邦鄰、仁愛寬厚”的美名。隨後,齊國將“尊王攘夷”的政策貫徹到底,對周王室鼎力相助讓周王感激涕零,最終被正式冊封為中原霸主,實現了歷代齊侯的王圖霸業,齊國也由此達到了頂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